知识付费“乱象丛生”,咨聊坚守“内容为王”信念

近年来,“知识付费”一度成为互联网热门讨论的话题,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而就在近期,喜马拉雅被爆预计明年上半年赴港上市,最新估值36亿美元。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但也乱象丛生,很多用户反馈在使用知识付费产品中发现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线下几千元的培训课居然是“大忽悠”,用户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等。

<strong>用户为什么愿意为知识埋单?

基于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越来越广泛,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由于信息参差不齐,需要我们去“过滤”不必要的信息,所以这个搜索的时间成本很大,而现在用户可以通过知识平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内容,价格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显然,用户是愿意为之付费。

此外,知识付费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人们焦虑的心态,用户可以有效地利用通勤、排队等碎片化时间学习。

<strong>知识变“味”,应多在优质内容下功夫

相信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隔三差五地会出现一些“xxx课程”的海报,有的海报上面会标明,多少人购买课程,价格会上涨多少,如果推荐给朋友购买,可以直接获得高额的现金返利等套路。最终用户变成了平台营销的渠道,关注点也从获取知识内容转移到了获取收益上,甚至有些人抱着获利的心态,把课程卖给身边的朋友,和好友瓜分利益。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今年9月份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一个公众号大V的线下2天集训营的课程,原本以为通过这次学习能够收获干货,想不到课程内容大部分讲的都是那个大V的“成长史”,通篇的“吹牛”故事,学习之后根本不能提升自己,这种没有质量的课程,现场居然高朋满座。

可想而知,如果行业的知名人士或者平台过度追求短期利益,重视营销,不注重在优质内容下功夫,就会让更多优质的内容减少,让真正创作内容的人失去信心和动力。

<strong>做实内容 做优服务

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产品内容无价值、缺营养等问题也相伴而生。咨聊科技深知知识付费不是“割韭菜”的生意,“物有所值”才是每位用户的核心需求。

作为一家营销培训的教育平台,咨聊对入驻的专家进行实名认证,严格审核相关资质;对平台上的课程进行严格把控,杜绝“无价值”、“缺营养”的内容,真正地去解决企业和营销人在市场营销上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营销专业人士在输出优质内容的同时,获得一定经济上的回报,将自身的营销价值快速变现;也让用户在平台上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优质内容,提升工作中的硬技能,增强自己的软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