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小额免密免签支付盗刷频繁,银联闪付升级需谨慎

目前,国内的移动支付市场目前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支付宝、微信、银联和其它小众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移动支付安全一直都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支付宝作为阿里生态重要的一环,做的非常不错,安全可靠、受到了用户的信赖。

银联小额免密免签支付盗刷频繁,银联闪付升级需谨慎

微信是用户社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支付对于小额资金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银联,也就是我们经常用的银行卡,配合银联推出的云闪付,构成了第三大移动支付,其他小众各式各样的支付工具我们就不用去理会了,重点来说下银联云闪付的安全问题。

在此之前,业内已曝出多起用户因免密支付而导致资金受损的事件,支付宝、微信都会有此相关的功能,当然平台都及时进行了相应的提示,让用户保护好自己资金的安全。而近日出现的大量用户的银行卡被盗刷事件,再度使得免密支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通报的消息称,自上月中旬以来,便陆续接到多起群众报案,称自身的银行卡明明放在自己包里,但是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

后经警方调查发现,凡出现资金受损情况的用户持有的银行卡均开通了闪付功能的银联芯片卡。据民警介绍,如今的银联芯片卡均会默认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即用户进行小额支付时不需要输入密码和签名,只要POS机感应到卡片,就会自动从用户账户上划走一定金额。

这个小编也是知道的,偶尔去商场买衣服,把信用卡或者银行卡递给收银员之后,原本打算等着收银员让自己输密码,结果一回头已经自动扣掉了,让小编很是懵逼,登录手机上的手机银行app才发现,免密功能竟然是开启的,赶紧就关闭了。

<strong>针对银联闪付的这一特点,有犯罪分子将设置好的POS机,装进比较薄的钱包里,再将钱包靠近消费者装在包中的银联卡,从而顺利将用户账户里的资金盗刷走。

银联芯片卡存在的账户资金安全隐患由来已久。自今年6月1日起,中国银联便与各成员机构联合对闪付功能进行优化升级,银联芯片借记卡、信用卡的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由此前的300元提升至1000元,单卡单日累计消费金额不超过3000元。

对于银联而言,闪付“免密免签支付”的推出多少存在对标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嫌疑,毕竟支付宝和微信的发展在前期就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业务发展。银联在满足用户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在加大对支付行业规范化。和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时还需要选择打开相应的APP不同,银联卡是一个实体介质,“免密免签”功能意味着用户完全跳过了支付的确认过程。由此看来,银联卡在竭力追赶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用户资金安全的防护。

银联小额免密免签支付盗刷频繁,银联闪付升级需谨慎

毋庸置疑,免密支付功能可极大地提高交易的效率,但有效的风险管控绝对不能忽视,对于用户因免密支付造成资金损失的情况,法律要明确用户和平台之间的责任。

按道理来说,开启免密支付的要求是由哪一方来提出,那么这一方将需要对用户的资金亏损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你们觉得呢?

银联在升级闪付功能时,单方面将免密免签单笔限额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且默认开通免密支付的做法明显不妥当然了,小编认为对于“免密免签”支付功能默认开通的形式,银行还是应该提前告诉用户比较好,由用户自己决定是否开启此功能。


来一波小广告大家不要介意哟,小编还是要吃饭滴!

前宝通公司主要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的支付解决方案,<strong>目前已获得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大支付boss的支付技术服务授权,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集移动支付与营销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有意向的boss可<strong>私信或<strong>留言

咨询哟,么么哒!微信可关注:unipoc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