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步驟教你辨識古樹茶

<strong>5個步驟教你辨識古樹茶

在普洱茶界內掀起了一股“古樹潮”,眾商家紛紛言說古樹茶的滋味、口感是如何勝於臺地茶,這也俘獲了很多茶友的心。但是,古樹茶的鑑別是一個較為困難的問題。


5個步驟教你辨識古樹茶


由於不同的品種、山頭、海拔、採摘、加工,甚至施肥情況等均會對茶品本身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目前沒有誰能提供一種適合大眾的100%準確辨識普洱古樹茶的方法。但是還是有一些相對可靠的方法。

1、普洱幹茶外觀

古樹茶的條索更粗大,顏色也更深一些。雖然臺地茶也可以做出類似效果,但仔細觀察,古樹茶的芽頭及一葉二葉,一般呈現烏潤色澤,這點臺地茶一般難以體現。


5個步驟教你辨識古樹茶


2、普洱茶香氣及香韻

一般而言臺地茶香氣飄揚而短暫,古樹茶香氣沉穩而持久。古樹茶在數泡,甚至10幾泡之後,茶水中還是透香的,葉底也還是香的。

另外,古樹茶根系較深,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蜜香及細膩柔滑,冰島的果蜜香冰糖韻,此種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樹齡就越大。臺地茶很難出現此種香韻。


5個步驟教你辨識古樹茶


3、普洱茶湯滋味

回甘生津:臺地茶回甘和生津持久度較差,古樹茶則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有時甚至一兩個小時後還能體會得到。

苦澀度:臺地茶苦澀度較高,且很難劃開。同一山頭同一樹種的普洱茶古樹茶相對苦澀度低且化得快。

茶湯粘稠度:臺地茶或許會有較強口味(刺激性),但多數口感單薄。古樹茶入口較為順滑,且內質豐富(尤其是果膠質),在口感上會出現溫厚稠密感,這種稠密感即是大家所說的“厚”。

耐泡度:在茶葉鬆緊度、投茶量以及沖泡手法等同的條件下,古樹茶普遍更耐泡,一般可以泡10幾泡,甚至20幾泡。臺地茶則底蘊的不足,10泡過後湯質變薄,出現樹葉味和水味。


5個步驟教你辨識古樹茶


4、普洱茶,茶氣及喉韻

茶氣:茶氣反應是指喝古樹普洱之後的體感反應,包括後背發熱、發汗,指尖滲汗,身體的通透感、輕鬆感,氣血通暢,面色紅潤等等。甚至有練過氣或體感敏感者還能感到經脈的疏通與氣血運行。這並非玄虛,確實存在。另外有性繁殖的臺地茶會有較弱茶氣,無性繁殖的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喉韻就是喝完茶後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韻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時這種韻味會隨呼吸帶入口中,此時您會產生錯覺,怎麼我的喉部也能嚐到甘甜,香韻。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時,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

喝完古樹茶後喉韻均能持續10分鐘以上;臺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不能形成喉韻,這種喉韻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


5個步驟教你辨識古樹茶


5、觀普洱茶,葉底

同一山頭、品種和季節的古樹茶,葉底一般顏色更深、葉片更厚實、葉脈更顯,葉子彈性和柔韌度更好。


5個步驟教你辨識古樹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