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招生是未來大學的招生趨勢,請家長和考生了解!


大類招生是未來大學的招生趨勢,請家長和考生了解!

近年來,“按類招生、按類培養”的模式越來越火熱,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入大類招生的行列。在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一半多的高校實行了按大類招生,可見大類招生漸成趨勢。

北京大學從2002年就開始實行大類招生,至今已經16年,學生入學後先進行學科大類基礎課學習,一年或兩年後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細分專業學習。

2017年清華大學打破院系壁壘,全面推行大類招生培養,將納入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整合為“建築類,土木類,計算機類,理類,化生類,經濟、金融與管理類,人文與社會類”等16大類。2018年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也開始按大類招生報考,在普通類自主招生中,考生可以從建築類、土木類等15個大類中選擇一個報考。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百餘所高校部分專業也實行大類招生。仔細翻看2018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簡章,會發現很多學校的自主招生都是按照專業大類來報考的。

大類招生越來越火,未來必將有更多高校推行大類招生,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長對大類招生並不瞭解。到底什麼是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有哪些模式?實行大類招生有什麼優勢和弊端?對於大類招生,考生和家長需要注意什麼?為了方便考生和家長更好地理解大類招生,本文將一一為您解答以上這些疑問。

<strong>什麼是大類招生?

大類招生是未來大學的招生趨勢,請家長和考生了解!

大類招生的全稱應該是按學科大類招生,是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後,經過1~2年的基礎培養,再根據興趣和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

大類招生是相對於按專業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實行“通才教育”的一種改革。

為了理解大類招生,我們要先了解學科分類,瞭解專業體系。

我國的學科目錄一共有3級,從上到下分別是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其中的一級學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專業類”,二級學科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業”。

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和藝術學這13大門類。但是2012年頒佈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未設軍事學,所以大學本科只有除軍事學外的12大學科門類,下設92個專業類,共506種專業。需要注意的是,這506種專業分為基本專業(352種)和特設專業(154種),並確定了62種專業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特設專業和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分別在專業代碼後加“T”和“K”表示,以示區分。

每一個學科門類下面有若干個一級學科,每一個一級學科下面又有若干個二級學科。學科門類用兩位碼錶示。一級學科是學科大類,用四位碼錶示。二級學科是其下的學科小類,用六位碼錶示。為方便考生和家長理解,這裡以經濟學類作為示例說明:

大類招生是未來大學的招生趨勢,請家長和考生了解!

長期以來,按專業招生一直是各高校採取的主要模式,隨著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多,高校逐漸開始採取按大類招生,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不同的學科也可以組合在一起進行大類招生。

<strong>大類招生的模式

大類招生有以下幾種模式:

<strong>一、按院系招生

一個學院或者一個系按照一個或者多個大類招生。例如以下是北大2018年自主招生部分招生專業:其中數學科學學院設置了一個“數學類”這一個大類招生,而物理學院設置了“物理學類”和“天文學”這兩個大類進行招生。

大類招生是未來大學的招生趨勢,請家長和考生了解!

<strong>二、按學科招生

由於社會上“複合型”人才需求增加,僅僅在同一個院系內進行大類招生是不夠的,不同的學科間如果有相似的特點或者相同的屬性,也可以把不同的學科組合在一起進行大類招生。一個招生大類有可能覆蓋了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專業。

比如可以看看北京理工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專業目錄,它設置的一些招生大類覆蓋了4、5個學院、10多個專業方向。

大類招生是未來大學的招生趨勢,請家長和考生了解!

<strong>三、按“試驗班”模式招生

很多的高校以“試驗班”的形式進行招生,比如上海交通大學的理科試驗班、復旦大學的自然科學試驗班和技術科學試驗班、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科試驗班(錢學森班)和理科試驗班等。這些試驗班立志於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實驗班都是大類招生的,有些學校是在入學以後再選拔優秀學生進入試驗班。

<strong>四、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新生入校統一進入一個學院不分專業進行通識教育,待大二再分專業。通識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打破專業限制,不分文理先學習基礎課,所有課程重新安排和改造,課程體系進行全面變革等。如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只按文理兩類招生。入學後,主要學習通識教育選修課和學科大類平臺課,實施通識教育。

<strong>大類招生有什麼優點?

<strong>1.減少盲目性

高中生對專業瞭解較少,填報志願時可能並不太清楚某個專業到底是幹什麼的、發展或就業前景如何,一旦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或者並不適合自己的專業,大學的幾年會過得很痛苦,畢業後的升學就業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大類招生延遲了你選擇專業的時間,在學校先學習一段時間的基礎知識,在這期間有更多的機會深入理解各專業,一至兩年後再進行專業選擇,這時候的選擇就比較理性了。所以大類招生減少了考生選擇專業的盲目性,同時也極大地避免了“一選定終身”的現象。

<strong>2.增加錄取機會

採用大類招生後,考生在填志願的時候選擇的是大類而不是專業,一個大類往往涵蓋多個多個專業,這樣一來就大大增加了考生的選擇範圍,也為考生的專業選擇提供了更多的空間。按大類填報志願,一個大類內部的專業級差消失,專業招生人數也相應增加,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錄取的概率。對於壓線填報志願的考生來說,降低了因幾分的差距而和自己心儀的專業失之交臂的風險。

<strong>3.激發學生興趣

大類招生政策給考生一個機會先進大類,再通過自己的努力選擇自己喜愛感興趣的專業。學生們在學習1~2年的時間後再根據成績和表現選擇專業,為了讓自己上喜愛的專業必須要努力學習,這樣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激情。

<strong>4.平衡冷熱專業。

大類招生有利於使“冷熱”專業趨向平衡。能夠為培養社會需要的各類專業人才。過去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由於對專業不瞭解,經常造成的“冷、熱”專業分化嚴重現象,也相應地引起高校冷熱專業教學資源投入的不平衡,這種惡性循環使冷熱分化日益嚴重。大類招生在招生過程中不分專業,而一個大類中通常包含著“冷、熱”專業,這就無疑相對提高了“冷門”專業學生的質量,淡化了因過分強調專業而造成的種種矛盾。

<strong>5.培養高素質人才。

大類招生打破了學科界限,有利於交叉型、複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按照大類招生培養人才,就可以打破專業界限,尤其在低年級打基礎階段,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組合班級,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確定目標,因材施教。這樣,不僅解決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數學、外語水平差距較大的問題,而且有利於優秀拔尖人才的脫穎而出,為學生的個性養成和提高創新能力創造合適的條件。

<strong>大類招生有什麼弊端?

<strong>1、專業分流時,可能難以選到目標專業。

大類招生暫時延遲了學生的專業選擇時間,但未來還是要面臨如何選專業。按大類招生進入學校後,經過1~2年的學習,將進行大類分流(分專業)培養。大多高校的做法都是按照入學後的1~2年的學習成績(學分績點)排名,設定一定比例進行分流。這樣做的結果是,成績排名靠前的“優秀學生”聚集到“熱門專業”,其他學生分流到“冷門專業”。有些學生可能是為了某個專業才選擇大類專業,可在選專業時,受成績排名等影響,難以選到目標專業;有些學生對某個專業有濃厚的興趣,但因為成績原因,也無法選到自己的目標專業。

<strong>2、加劇了“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就財經類高校而言,在按學科大類招生後進行專業分流時,幾乎所有學生都熱衷於會計學、財務管理、金融學、審計學等少數優勢專業,而這些專業的師資力量、教育教學資源與設施等都與“蜂擁而至”的學生不相匹配,教學質量難免“偷工減料”。難怪有些財經類高校的熱門院系本科生人數多達五六千人之多,而一些冷門院系則“門庭冷落”,如此景象也讓一些高校“受不了了,不得不緊急剎車。

<strong>3、存在暗箱操作風險。

按大類招生以後,很多大學在專業分流的時候都會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壓力,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廣東某高校的招生就業處處長介紹說,“一些學生家長能量很大,他們的孩子入學後學習不算努力、‘成績’卻很優秀,就是為了能夠轉入理想的專業”,正因為此,這位處長從當初按學科大類招生的“最早支持者”變成現在“最大的反對者。

<strong>大類招生需要注意什麼?

1.填報大類招生專業志願前,考生要考慮清楚自己的興趣與專業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就業前景是否一致,同時考慮到大類招生未來仍要進行專業分流,存在分配到非心儀專業方向的可能,以及因此產生的一些後續問題。

2.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仔細閱讀學校招生簡章,瞭解每個招生大類包含哪些專業。各校專業設置及培養方案不同,同一招生大類包含的專業及未來深造、就業的領域可能是不同的,考生要仔細研究,加以區分。

3.考生還要了解各校大類分流的時間及方式。專業分流時,部分高校直接滿足學生報考意願,部分高校根據學生報名擇優錄取。不同的分流方式決定了學生未來進入某個專業的難易程度。

4.部分院校在大類招生時沒提出具體要求,但專業分流時對身體條件會有限制。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對照相關體檢標準,瞭解自己的志願專業是否有身體條件要求,如不符合要避開報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