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兩村民因相鄰界址積怨多年,最終這樣解決了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在農村,相鄰權糾紛是常遇之事,

往往可能因土地的使用權產生爭執,

而且處理起來還沒那麼簡單,

糾紛長時間積累著,

但終歸還是要想辦法去解決的。

下面一起來看看

上杭的這起相關案例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近日,上杭縣人民調解中心成功調處一起積怨多年的相鄰糾紛。上杭縣臨城鎮城南村謝某榮與廖某龍自2016年以來,因對位於臨城鎮城南村煙囪窩相鄰界址有分歧,雙方家庭成員在糾紛界址上經常發生言語爭執,情緒激動時還發生過肢體衝突,所幸沒有產生嚴重後果。城南村調委會多次做雙方工作未果,後臨城鎮調委會介入調解,雖組織過多次調解,但均未調解成功。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案情回顧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調查瞭解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2018年4月,臨城鎮調委會將案件移送至上杭縣人民調解中心。中心首席調解員廖養垣首先對案情進行了認真瞭解,對以往調解記錄深入研究,發現糾紛主要難點在於糾紛地因長時間被棄土掩埋,已無法辨別界址。雙方對原地形地貌又各執己見,都不能提供有力證據證明。但要化解糾紛就要給他們劃出界址,如何劃出界址成了解決糾紛的關鍵。為此,調解員聯繫國土、城建等部門,調取原址圖紙,多次到現場進行勘測比對,並走訪周邊群眾核實。經過調解員的不懈努力,終於掌握了糾紛地界原址和現貌情況,確定了原相鄰界址是原煙囪窩的窩底和謝某榮原址魚塘坎為界。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在圖紙上,成功解決糾紛

原界址雖然明確了,但現在地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根本無法找回原界址,以前調解也想了很多辦法,甚至動用了大型機械想挖出原界址,但工程量太大,顯然是殺雞取卵的做法,終究沒有成功。

在總結了以往調解失敗的經驗後,調解員想既然在現場無法確定界址,那麼只能在圖紙上做文章了。於是聯合國土、城建等部門在圖紙上對糾紛界址進行標點劃分,經過多部門努力配合,上杭縣城鄉規劃建設局規劃股採用在規劃圖中繪製8個座標採集點連成界址線,界址線以東屬於廖某龍管理,界址線以西屬於謝某榮管理。因當前地形複雜,暫不打樁劃分,待條件允許後,可通過有關單位按規劃圖中界址線隨時打樁確定。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雙方剛開始對圖紙上的界址線半信半疑,並對界址線又經過多次認證,最終一致同意,並於近日在人民調解中心簽訂協議,協議另約定雙方管理的地塊應保持現狀,若需使用,要按法律程序向政府申請。雙方近三年的相鄰界址糾紛,經過三級調委會的介入,歷時近半年的艱難調解,終於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