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大染坊》山东“东元盛”和张氏家族的兴衰传奇

说起“大染坊”,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前几年热播的一部同名电视连续剧《大染坊》,主人公陈寿亭从一个讨饭的乞丐成长为印染业奇才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剧中的“陈六子”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原型,那就是淄博周村东元盛染坊的创始人张启垣。从创业之初的7人手工作坊,发展到2000人左右的大型印染工厂,张氏家族谱写了这个跨越100多年的商业传奇。

“东元盛”张姓原籍河北,祖上也不是搞染织的,而是士大夫阶层。后来张氏一族举家迁徙到了山东,就到了现在淄博的桓台乔家村。

如电视剧《大染坊》中的“陈六子”那样,张启垣老先生生于1877年,幼年家贫吃不上饭,饿晕在周村一户大户人家的门前。有人饿晕在门口,这户人家不肯撒手不管,就救了张启垣。这户人家姓石,在周村开染坊名为“东源盛”,石家见其身材高大,很有把力气,正好染坊里又缺一个杂役,就留下了在染坊做工。电视剧《大染坊》中,染坊的老板还招了陈六子做了上门女婿,事实上张启垣的妻子也是救其性命的石家染坊的女儿。

当时的传统手工作坊式染色,需要将布挑到很高的竿子上晾干,已经上了颜料的布非常重,没有一把子力气,根本无法把布挑到竿子上。张启垣人高力气大,又勤奋好学,干了不久就成为周村东源盛染坊的经理人,因为这家商号的几个股东之间不睦,经营有困难,没过多久就歇业了。张启垣集资制钱五百吊,倒兑了东源盛染坊的所有家具垫底,改名为东元盛染坊。

在创办东元盛染坊创办之初,仅有工人七名,在经营了几年之后,由于染丝线业务不景气,张启垣决定增加布染坊的业务。在添置了几口大瓮、铁锅、几十根杉杆和一个晒布架之后,东元盛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丝线染坊和布染坊的混合作坊。

  当时,染布所用的布料都是由色样布行提供的,染坊仅负责染色,这一加工环节完成后,色样布行再把布料交给踹坊加工平整。因此,染坊和踹坊其实“附属”于色洋布行,工钱也由色洋布行统一发放。为了摆脱色洋布行的压迫和控制,多赚到钱,张启垣产生了自染自销的想法,即染坊独立完成买布、染色、销售的全部环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东元盛染坊带来了转机。由于颜料进口量锐减,致使其价格飞涨。东元盛染坊因存储了少量颜料,在颜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增加了不少本钱。有钱买布料了,东元盛在1916年开始了自染自销。

  1916年4月,吴大洲、薄子明带领山东反袁护国革命军占领周村,给当地工商业带来重创,棉布庄、绸布店纷纷迁到了济南,手工染坊没了加工业务。张启垣经过再三考虑,毅然决定把染坊从周村迁到了济南天桥区制锦市一带。

  东元盛染坊初迁至济南时,只带来了两架风箱、两口铁锅和十来根杉杆,原来存储的少许颜料被运往桓台,资金全部用于租房和购买零星设备,周转起来十分困难。经过各方筹措,张启垣最终从桓台田家庄公义钱铺贷款二百吊铜元,才算暂时解了危机。

  怎样才能增加色布的销量呢?在研究了当时市场上的色布销售情况后,张启垣认为深蓝色布是广大人民喜爱的品种,于是在1917年春开始筹备生产“莱芜染”深蓝布品种,增加了相应的设备,还花重金请来三名师傅。这时的东元盛,成为了本染坊和莱芜染的混合作坊。春夏季主要经营一般染色品种,到了秋冬季节,“莱芜染”则成了主打。当年秋冬季的“莱芜染”深蓝布销量巨大,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染坊年终盈余达到一万吊左右。

  有了足够资金,1918年春,东元盛开始自己买布,自染自销的业务,生意日渐兴隆。张启垣绘制了一个猴子摘桃的“白猿牌”商标,用于佛青深蓝布。随后,他还增加了“群英会牌”浅蓝色布和“登坛拜将牌”红布等品种,各种色布十分畅销,有的还销往徐州、开封、郑州等地。到1926年,东元盛的资金积累已达七万余元。

  在“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下,东元盛染坊决定进行机械化生产。1929年张启垣从天津买了套轧光机,仿照日本“玉莲生香牌”红布生产“爱莲生香牌”红布,生产出来的布料质量和日货相仿,但价格相对便宜,因此销量极好。随着资金不断增加,1930年东元盛添置了烘干机、锅炉、动力发电设备等机器,成了正儿八经的机器染厂。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张启垣召回了在北平读书的三儿子张东木回家经营染厂,当时济南城内人心惶惶,东元盛在遣散部分工人后停产,厂里的技术人员也都回了上海。张东木到工厂后,基于他的化学专业背景,主持技术方面的工作。张东木大胆创新,为了解决传统青布上浆的“浆遮色”问题,于1940年取消了上浆工艺。他的这一想法在当时被看做奇谈怪论,却使青布的色光和手感都大为改进,东元盛的“名驹牌”青布、“双鱼牌”深蓝布成了名牌产品,远销至东南亚。后来,张东木在技术上改进,用国产颜料代替进口颜料,取得了成功。这一技术“攻关”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打破了外商对原料的垄断。

日军占领济南后,日本方面就军管了三个纺纱厂和各大面粉厂。因为战争,棉花和布匹都成为战略物资,对于东元盛染厂这样设备先进、产量巨大的工厂,侵略者自然垂涎三尺。1938年到1942年,先后有东棉洋行、三井洋行、三菱公司和其他株式会社向东元盛提出合作,但张家人坚决不与日本人同流合污。张东木的大哥张伯萱、二哥张让青被抓进了宪兵队,张东木也险些被日军关押。1942年日军实行“经济统制”,规定未与日方合作的企业要将物资折价卖出,东元盛一次卖出了4万匹棉布,损失惨重。

由于日本侵略者想尽办法百般威胁压榨。张启垣因此心情郁闷沉重,虽然衣食无忧,却在1942年早早过世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氏家族本打算安安稳稳地做买卖,可没想到又发生了解放战争。济南一度成为“孤城”,染厂所需白布都用飞机运自青岛,加之染化料不齐全、依靠煤炭的动力用电无法保证,无法进行正常生产,东元盛染厂陷入停顿状态。

  1948年秋,济南宣告解放。解放军进城后,东元盛成为济南最早开工的厂家之一,承担为解放军漂染军布的任务。由于张东木诚实守信,圆满完成了任务,还将漂染过程中多出来的布匹尺数如实汇报,部队领导竖起了大拇指,对其赞赏有加:“你这位掌柜真好,不赚不义之财。”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初,张东木积极筹款买了一架飞机捐献给国家,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随后,成通纱厂老板苗海南和青岛一家纱厂的老板也各自捐了一架飞机。

  1950年,张东木担任济南市副市长,他谢绝了市里给他配的公车,自己出资买了辆美式吉普,并给自己立下规矩,做人民的干部,讲究事事带头。1954年,东元盛染厂成为济南市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

  1957年,张东木被错划成“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回厂参加劳动,东元盛染厂发展停滞。1966年,东元盛染厂成为国有企业“济南第二印染厂”,“东元盛”的名号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张氏家族谱写的传奇落下了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