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我坚信,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都留着或多或少的《道德经》血液,只是你没有感觉到而已。什么是无为,什么是不争,什么是上善若水,什么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什么是知雄守雌,什么是虚胜实,柔胜刚?什么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什么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什么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你没看《道德经》之时,以为他不过是一本满口仁义道德的古书,而当你细细揣摩,你会突然间惊醒,原来那本流传几千年的本本,早已非常凶悍的闯入过你的内心,你的思维你的性格你的行动,有多少地方是按此进行的?他凭什么不知不觉地占据了你的世界这么多,这么久,而你完全不知情,完全蒙在鼓里!

年少不懂《道德经》,读懂已是白头人。看看这神奇的《道德经》到底说了什么?她能不能解开我们的事业与生活谜团,她凭什么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却长留在我们心间。

《道德经》从1-37章为道经,38-81为德经部分,德是道之用,道是德之本。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第六十六章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是以于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3、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4、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5、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简译:

1、江海所以能成为天下百川河流的汇纳者,是它善处于低下的本性决定的,所以它能够成为天下的川谷之王。

2、因此要想领导民众,必以谦下的言辞赢得信赖;想要领导民众,必须把自己的利益置之身后。

3、所以圣人,处于民众之上而民并不增加负担,处于民众之前而民也不感到妨害。

4、所以天下百姓乐于拥戴而不感到厌倦。

5、正是因为圣人不与人民争,所以天下自然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小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善处下是老子认为的最好的处世方式,因善处下所以汇聚百川,因善处下而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第六十七章

1、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2、夫唯大,故似不肖。

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6、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7、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8、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9、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简译:

1、天下人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他们看到的任何东西。

2、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看到的任何东西。

3、如果像了,久而久之它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4、我们有三件法宝,抱持而得以保全自己:第一件是慈,第二件是俭,第三件是不敢居人前,也就是甘居人后。

5、有了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朴,所以才大方;

6、不敢居天下人先,所以能够领导万物。

7、现如今舍弃柔慈去追求勇气,舍弃俭朴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力求争先,这是没有出路的。

8、有慈爱之心,征战则必胜,守身则固本。

9、天将庇护谁,必以柔慈来保卫他。

小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谨记在心。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第六十八章

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简译:

1、善于带兵的人不逞强斗狠;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随便与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2、这就是不争的品德,这就是所谓的用人智慧,这就是符合自然的道理了。

小言:不争是什么:是不逞强斗狠,不轻易被激怒,不随便与人正面交锋,对人表示谦下,你是这样的吗?从修自己开始到领导一个团队,一以贯之。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第六十九章

1、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2、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4、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简译:

1、用兵打仗有这样的说法:我不敢成为主动进攻的一方,宁可取守势;不敢向对方的阵地推进一寸,而宁可将自己的阵地让出一尺。

2、这就是将有所行动却让人看不出行迹,看此要奋臂却好像没有臂膀可举,看似有兵器却好像没有兵器在手一样,看似面对强敌,却好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

3、灾祸莫过于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我的“三宝”。

4、所以两军对峙实力相当时,悲伤哀恸的一方必胜无疑。

小言: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哀兵必胜的成语就是来源于此。虽然用兵因素众多,这个只是其中一环而已。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第七十章

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2、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言有宗,事有君。

4、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5、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6、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简译:

1、我的话很容易知晓,很容易践行。

2、而天下却没有谁能知晓,没有谁能践行。

3、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

4、正是由于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

5、能理解我的人少,才更显出取法于我的人的可贵。

6、所以圣人,外表淳朴而内心揣玉。

小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第七十一章

1、知不知,尚也。

2、不知知,病之。

3、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简译:

1、知道自己有未知之处,是很高明的。

2、不懂装懂,就糟糕了。

3、只有把缺点当作缺点对待,才可以说他没有缺点。

4、圣人没有缺点,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所以他没有缺点。

小言:正视自己,完满自己,是以不病。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第七十二章

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3、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4、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5、故去彼取此。

简译:

1、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统治者的危机就会来临。

2、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的生存之路。

3、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自然不会厌恶你。

4、因此圣人,有自知之明却不自以为自我炫耀,有自爱之心却不以为贵人一等。

5、所以去除自见、自贵而取自知、自爱。

小言: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几人能做到?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第七十三章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2、此两者,或利或害。

3、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4、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简译:

1、勇猛果敢会招来杀身之祸,勇于柔弱会活得自如。

2、这两种不同的勇敢,一个有利一个有害。

3、上天所厌恶的,谁能知道其中的缘故?就是圣人也很难说明白。

4、自然的规律是,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言却善于应承,不召唤自动到来,安然而善于谋划。

5、自然界宽广无边,虽然宽疏却不会漏失。

小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大道之行无边无际!

探秘老子《道德经》6:什么样的处世观,才能让你走出人生困境!

以上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指正!

对文化交流有兴趣的朋友可加关注,互相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