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老子》的逻辑:爱人先爱己,治人先治身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滑动阅读上文

《老子》的逻辑:爱人先爱己,治人先治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受到眷顾或折辱都会警醒,重视大的祸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为什么会重视大的祸患呢?因为自己有这具身体的存在,如果连身体都没有了,还有什么祸患可言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除死无大事”。

所以有些人的理念就是“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因为哪怕是洪水滔天,也不是我的祸患了。

那什么叫宠辱若惊呢?能感受到自己被眷顾,或是被折辱,那是因为自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比较低下的位置。否则的话,高高在上,比天还高,又有谁还能给你眷顾,对你折辱呢?

《老子》的逻辑:爱人先爱己,治人先治身

把自己放在相对低下的位置上,也就是“处下”。而处下,是老子一向提倡的一个处世态度。

只有处下,才能对危险或时机有所敏感。你看兔子,鸟雀,都是看起来毫无攻击力的动物,它们一有风吹草动就很警惕,一有机会就下来啄食食物,然而正是这种警惕,才能保住它们的性命。

所以老子描述的得道之人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小心翼翼,就好像冬天踩过冰河;小心谨慎,就好像四方邻居都要来攻打他。

《老子》的逻辑:爱人先爱己,治人先治身

相反,如果没有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失去了这种小心谨慎的处下态度,而是完全无所畏惧,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那么你会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吗?

他连自己的命也不在乎,又还会在乎谁的命?他连丢命的祸患都不放在眼中,乱了国家,失去天下,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只有重视自己的身体,并知道养护自己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只有爱惜自己的性命,并知道调理自己身体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因为他会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重视天下,像爱惜自己身体一样爱惜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