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隨著電子市場的繁榮,電子產品更迭速度加快,每個人身邊的舊電腦、舊電視、舊手機等,正日益包圍著我們。據統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手機平均18個月更換一部,電腦平均5年更換一臺,大家電一般10年內都會更換一次,4個人組成的家庭平均每月會消耗1節電池……

這些“廢棄電氣電子設備”(WEEE)通常被我們稱為電子垃圾。WEEE論壇負責人帕斯卡·勒瑞瓦說,目前全球只有20%的電子垃圾得到合理回收,並被記錄為電子垃圾。(WEEE論壇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是歐洲電子垃圾生產商和回收者的一個組織。)沒有人清楚其餘80%的電子垃圾的命運如何,在發展中國家,電子垃圾可能被傾倒、交易或以危險方式收回。

電子垃圾——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而有關數據顯示,一節1號電池可以汙染一平方米土地,一個紐扣電池能夠汙染60萬升水,一部舊手機電池的汙染強度是普通乾電池的100倍……

不難想象,未被有效回收的80%的電子垃圾,會對環境造成多麼嚴重的汙染。

而目前全球各國又是如何處理電子垃圾的呢?

儘管相關數據非常粗略,但不少國家早已行動起來。

勒瑞瓦說,實行全球最嚴苛規定的歐盟希望到明年對65%的電子垃圾進行合適的回收和處理,但實際上,目前的回收率只有35%,剩下10%的電子垃圾進入家庭垃圾;40%被拾荒者和未註冊的廢品回收站收集;10%作為還可以用的二手設備運到國外;5%被非法出口。

為提高電子產品的回收利用率,德國於2015年10月開始實施新的《電子電氣設備法》。據悉,目前德國共設立了1500多個公共電子垃圾回收中心。根據《電子電氣設備法》,到2019年,德國的電子垃圾回收率至少應達到65%。

澳大利亞政府“國家電視和電腦回收計劃”的目標是,到2022年前後將電視和電腦的回收率由17%提高到80%。

美國沒有制訂要求回收電子垃圾的聯邦法律,但25個州通過了此類立法。聯合國大學的報告稱,美國有22%的電子垃圾得到了處理,“但剩下的電子垃圾很多都不知所蹤”。

過去,有一定數量的電子垃圾可能被運往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但從今年1月1日開始,中國禁止進口塑料垃圾。由於幾乎所有電子垃圾都被嵌入塑料內,電子垃圾的這條轉運線路已被堵死。

在我國,電子垃圾的處理大概經過了如下圖所示的三個階段。

電子垃圾——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三個階段

2009年之前,電子垃圾主要被個體戶回收,經過簡單維修或外表翻修後進入二手市場,但這些二手產品在使用三五月後就會再次進入廢棄環節。

略有價值的“四機一腦”被翻新再次流入市場,那麼不能翻新的舊手機以及充電器、數據線、電池等電子垃圾何去何從?

不難看出,2011年以前,我國在電子垃圾的回收範圍上仍有較大的侷限,仍然停留在“四機一腦”上,而對於徹底報廢的手機、廢舊電池、報廢數據線等零碎電子廢品則沒有明確的處理措施。

2011年後,電子廢棄物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逐漸完善,與之前相比,擴大了回收範圍,新版目錄在舊目錄“四機一腦”的基礎之上新增9類電器電子產品:吸油煙機、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打印機、複印機、傳真機、監視器、手機和電話單機。同時,也提高了拆解的政策補貼。

電子垃圾——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電廢回收處理行業相關政策

政策的推進也促進了相關企業的發展,除了含業內的龍頭企業,市場上湧現了一批專業回收拆解電子垃圾的小型企業,但這些中小企業的形勢並不樂觀。

從資金角度看,處理企業面臨較大資金運作壓力。補貼收入佔據了整個拆解收益的30%以上。而由於2016年出現的虛假拆解騙補事件,環保廳加大了規範拆解的審核力度與程序,基金補貼到位時間延長到一年半,企業面臨較大的墊資壓力,龍頭企業優勢明顯。

電子垃圾——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拆解補貼申請流程

從技術角度來看,隨著行業利潤持續下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已經由開始以拆解為主,向精細拆解深加工方向發展。精細拆解的收益將比粗放拆解提升近一倍,龍頭企業具備深加工技術優勢,將進一步擠壓小企業生存空間。

我們都知道,電子垃圾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

例如,液晶顯示器含汞,陰極射線管含鉛,半導體和電池含鎘,舊冰箱含破壞臭氧層的氯氟烴。

如果電子垃圾未經處理就傾倒進垃圾填埋場,那些化學物質會滲入土壤和水源內;如果被焚燒,會汙染空氣;如果被運到發展中國家,那些試圖回收有價值零部件的小作坊工人就會接觸到有毒物質。

然而,在環保工作者的眼裡,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資源。雖然電子垃圾含有大量的鉛、鉻、水銀等有毒物質,汙染大、危害廣,但同時電子垃圾又富含金、銀、銅等貴金屬,被稱為“城市礦產”。

一項研究表明,1噸廢棄手機中可提取150克黃金、100公斤銅以及3公斤銀;一噸廢舊線路板,可提取400克黃金、200公斤銅及其他貴金屬。歐盟一的項調查也顯示:每5萬部廢舊手機可以拆解出1公斤黃金、10公斤銀,價值相當於4萬歐元。

電子垃圾——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看到這裡,有人不免要問,如此巨大的利潤空間,為何電子垃圾的回收率卻如此低呢?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

1、回收困難,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

2、拆解成本較大,部分小零件的拆解成本遠大於其利潤。

3、提煉其中的金、銀、鉛等金屬的技術仍處於發展階段,仍未達到利益最大化。

回收問題免不了還是要與垃圾分類放在一起,上篇文章小編已經盤點過我國垃圾分類現狀,(點擊跳轉至 )在這裡就不過多贅述。針對拆解成本過大的問題,我國政策已經在做調整,加大了補貼力度,擴大補貼範圍,同時也加強審核流程,避免有人惡意騙補,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已經成為了客觀原因,我們沒有能力過多的干涉。

最能有所發展的,則是在相關回收技術的空缺上。幾乎所有的電子垃圾內均有可回收的金、銀等貴重金屬,而按照現如今的電子垃圾產量來看,電子垃圾的回收市場材料充足,利潤可觀,唯一的障礙就是提煉技術。

目前普遍採用的工藝是溼法冶金工藝以及一些熔鍊浸出工藝,例如利用磷酸作為浸出和沉澱劑的方法,從鋰電池的陰極材料(LiCoO2)中可將99%以上的Co分離並以Co(PO4)2被分離回收,產物為97.1%的純鈷磷酸鹽(Co3(PO4)2)......

期待更多高回收率低成本的技術問世並被應用在市場中。

----如果您對本篇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頭條號【優瑞卡環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