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总体稳中偏弱,但结构变化继续——2018年12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总体稳中偏弱,但结构变化继续——2018年12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

张文朗 黄文静 郭永斌 周子彭 邓巧锋

要点

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或微升。新年度转移支付提前下发,城投债和非标净融资改善,基建投资增速或继续回暖。受技改、环保以及高端制造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速或与11月持平。楼市松绑言之过早,资金环境仍紧,拿地“手”软,但施工微升,房地产投资增速续缓。尽管通讯器材销售低基数消退,但“双十一”提前释放需求,石油制品零售承压,汽车消费疲软,社消下行压力仍在,但回落速度或放慢。中美恢复贸易谈判,自美进口回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仍较疲弱。总体利润增速续缓,但上游对下游的挤压缓解。2018年四季度GDP增速或持平于6.5%,全年经济增长或达6.6%。

黑色、有色、能化、动力煤价格同比回落,PPI同比或快速放缓。猪价落,菜价升,非食品消费品价格放缓,CPI同比或微降。实体经济内生动力较弱,信贷需求不足,社融表外仍将下降,人民币贷款或将增加1万亿左右,新口径下社融存量增速或继续回落,受基数影响M2同比增速或略回暖。

正文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微升

基建投资或反弹至1.8%左右(前值1.2 %)。2018年11月中央提前下发了2019年部分转移支付资金约1.7万亿,这对12月份基建投资乃至2019年1季度基建投资都将形成一定支撑作用。同时10月份以来,城投债净融资量开始反弹,10-12月份别为573亿、1261亿和1085亿。从资金端来看,前期专项债和城投的发行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基建投资;另外,社融中非标的净偿还量在逐步缩减,对非标资金的偿还下降。12月建筑业PMI达到62.6%(前值59.3%),这预示基建投资将继续反弹,我们预计2018年全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在1.8%左右。

受前期盈利、技改环保投资以及政策扶持高端制造等因素推动,制造业全年增速有望与11月持平在9.5%左右。此外,虽然12月PMI延续之前下跌势头甚至跌破50%荣枯线,主要体现在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明显回落,但2018年以来投资增速较快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金属制品、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前11月收入增速均有所反弹,支撑以上行业投资。

楼市松绑言之过早,资金环境仍紧,12月开发商或继续拿地“手”软,但开工高增,施工微升,房地产投资续缓至9.2%(前值9.7%)。11月一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继续扩大,房价未跌反升,房地产政策大幅放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不大。开发商资金环境仍紧,从融资看,按揭、信托、发债量紧价升,主体资质更严,传统方式更难。发改委发文支持企业发债,但是禁止将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从销售看,住房贷款条件难显著放松,销售增速或继续放缓。资金趋紧,总体库存仍高,房企拿地“手”软,12月百城土地成交面积增速连续第7个月放缓,土地成交价款增速转负。开发商或继续加紧新开工以回款,新开工增速或仍在高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放缓。

总体看,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名义同比增速或较前月小幅反弹至6%(前值5.9%),实际同比增速或回暖更多。

2、社消下行压力仍在,但回落速度或放慢

1)“双十一”促销力度较大的家电、日用、纺服等消费需求提前释放,12月上述品类的销售增速或有所放缓

,“双十二”虽有部分支撑,但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监测,2018年“双十二”全天揽件量3.22亿件,同比增长32.5%,增速不及2017年同期的38%。2)石油制品零售或进一步放缓,国际油价大幅回落,Brent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50美元/桶,油价同比由正转负,或带动石油及制品零售进一步放缓。3)汽车消费继续疲软,12月前三周乘联会零售和批发同比分别为-35%和-30%,预计再增大对总体消费的拖累。4)但通讯器材销售或有反弹,11月通讯器材的销售额同比大跌部分由于2017年“双十一”基数较高,这一扰动在12月或消退,对社消或有抬振。总体看,12月社消下行趋势难改,但回落速度或有所减慢,预计从11月的8.1%小幅放缓至8.0%。

3、进口或略回暖,出口仍较疲弱

11月中国的进口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但是12月份部分负面的相关因素消失,有可能导致进口同比较11月出现一定回暖。11月中国的进口增速主要受到美国和东盟的拖累。12月中美恢复贸易谈判,已经部分增加美国的进口,进口量边际改善,从东盟的进口的基数因素也在减弱。综合来看,

预计12月份中国的进口增速为6%到8%(前值3%)。而中国的出口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对中国的商品需求。越南、韩国12月的出口增速较11月均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开始注意拓展新兴国家市场,中国对非洲和印度等国家的市场拓展会部分支撑中国12月份出口。我们预计12月份中国出口增速为3%到5%(前值5.4%)。

4、工业生产和利润或将继续下滑

预计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左右(前值5.4%,2017年同期6.2%)。高频数据显示,6大发电集团耗煤量同比仍是负增长,高炉开工率也从11月的66%下滑到12月的64%,整体来看工业生产继续走弱。

总体利润增速大概率继续放缓,但上游对下游的挤压或继续缓解。当前对煤炭、钢铁等行的供给侧改革趋缓,未来主要是防止不规范产能恢复生产,煤炭、钢铁价格或趋于理性,在需求弱化情况下,上游利润增长大概率继续放缓,将进一步拖累总体利润增长,预计2018全年工业利润增速约10%左右。上游原材料成本对下游利润的挤压或将有所好转,纺织服装、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利润或将继续改善。

5、PPI通胀回落,CPI通胀继续放缓

黑色、有色、能化、动力煤价格同比快速回落,12月PPI同比或进一步放缓至1.5%(前值2.7%),环比或下滑至-0.5%(前值-0.2%)。1)黑色金属方面:采暖季限产方案更灵活,高炉开工率高于2017年同期。受天气转冷和节假日等因素影响,下游需求走弱,库存去化速度低于2017年同期,钢铁出厂均价环比负增、同比跌幅扩大。2)能化方面,近期国际油价下跌继续拖累国内能源和化工价格环比负增,同比转负或降幅扩大。3)有色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下,有色(铜铝铅锌)价格继续环比下跌,同比负增。4)煤炭方面,受寒潮天气影响电厂耗煤改善,但动力煤库存仍然高于之前五年最大值,动力煤环比、同比继续走弱。钢厂加快生产,焦煤需求旺盛,焦煤价格同比继续升高。5)建材方面,受前期华东超预期限产的影响,水泥行业供给收缩强于2017年,价格继续延续超季节性上涨的趋势。春节提早使下游提前进入赶工阶段,需求端支撑玻璃价格小幅上升。

猪价落,菜价升,非食品消费品价格放缓,CPI同比或继续回落至2.1%(前值2.2%)。1)菜价上涨。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12月寿光、山东、前海三大蔬菜价格指数环比上涨3%—14%,但在前期洪灾补种、产量丰收带来的充足供应下,菜价同比仅小幅升高。2)猪价回落。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销区接连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加剧当地猪肉供应紧张;但12月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数量小幅回落,随着疫区解封以及农业农村部宣布放开种猪、商品仔猪跨省调运和省内出栏肥猪“点对点”调运,猪肉供应紧张局面或得到缓解,12月猪肉价格环比微跌,同比降幅扩大。3)粮价微涨。随着春节消费旺季的临近以及托市收购的进行,稻谷价格环比回升,小麦价格企稳。但库存压力下粮食上涨空间有限。4)非食品消费品价格或随PPI放缓继续放缓,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继续拖累交通和通信分项。年初淡季房租或保持平稳,服务价格通胀或仍在高位。

6、社融数据仍弱

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依然较浓,全球股市动荡,A股市场信心依然低迷,不利于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整体会拖累12月中国社融增速。分项来看,企业债券发行稍有好转,预计将有3000亿至4000亿左右规模,而地方专项债余额减少对社融增长支撑进一步减弱。12月份,社融表外部分仍可能有2000亿左右的下降幅度,而社融口径下人民币贷款部分可能有1万亿左右的增加,新社融口径下12月社融存量增速可能落至9.8%左右(前值9.9%)。受到基数影响,2018年12月M2增速略有回暖,预计或为8.2%(前值8.0%)。

与2018年三季度相比,四季度基建投资回暖,总体FAI增速改善,但消费弱化;净出口对经济影响或与三季度持平。总体来看,预计2018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同比或为6.5%,全年经济增长或达6.6%左右。

相关报告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定收益 15120034181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郑宇驰 实体经济和产业研究 17621950127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