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被放在保姆家,16歲時母親來接他,少年說:請你把賬結一下


2歲被放在保姆家,16歲時母親來接他,少年說:請你把賬結一下


世間的事沒有絕對,關於父母親情,有那催人淚下的事,也有令人寒心的事。

小東兩歲那年,因為父親有外遇,父母離婚了,他被判跟母親。不到兩個月,母親給他找了個保姆,保姆姓楊,城郊農村人。楊阿姨家裡有兩個兒子,跟他差不多大,家裡全靠著丈夫一個人的收入,日子過得比較艱難,所以想著多帶一個孩子也是帶,還能給家裡增加一筆收入。

當時說好的,母親因為要出去工作,所以把他放在楊阿姨家中,每個月給一百二十塊保姆費,這是那時他們這裡保姆的平均價。只是,半年後,楊阿姨就收不到錢了,那時候還沒手機,全憑著座機聯繫,她去聯繫小東的母親,卻聯繫不到了。這下子她有點慌了,於是通過電信局查找座機的地址,結果發現那是屬於一家剛註銷的公司的,而負責人正是小東的母親。聽說,她欠了別人一大筆賬跑了。

不得已,楊阿姨又四處尋找小東外婆家,花了大半年時間,總算找到了,但對方卻堅持聲稱女兒沒結婚。戶籍上也確實證明,她沒結過婚,也就是說,她未婚生子才有了小東。那時候又沒親子鑑定,因為他們執意不認,楊阿姨不得不又將他抱了回來。

所以,小東在家裡的身份就很尷尬了,過去帶他有錢拿,楊阿姨的丈夫和兩個兒子對他都不錯,可現在他完全是個外人了,對他的態度也差了很多。這個家本來就貧窮,再繼續養他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楊阿姨的丈夫就很正式地提出來,要將他處理掉。


2歲被放在保姆家,16歲時母親來接他,少年說:請你把賬結一下


處理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報警,這樣他很有可能會被送進孤兒院,二是將他送給需要的人。他是男孩,年紀小,還是有人願意領養的,事實上,已經有好幾個人上門要求領養了。

楊阿姨心裡很是糾結,雖然小東不是她親生的,但養了兩年,已經有感情了。她對丈夫說:“再等等吧,萬一他媽媽只是一時抽不開身呢,哪天她要是回來了,我們交不出孩子可怎麼辦?”丈夫說:“你想多了,時間越久,她就越不會回來的。”她哀求道:“再緩緩吧,我也是當媽媽的,不相信會有人不要自己的親生兒子。”

她那兩個兒子雖然經常被她罵,可要讓她不要他們,那是絕對辦不到的。將心比心,刀子覺得小東的媽媽肯定會回來的。

這一緩又過了三年,丈夫再次提出了此事,他說孩子漸漸大了,再不送走就沒人願意要了。楊阿姨此時更不捨得了,可是她也不能再說緩緩了,只是抱著孩子,一遍遍地說不行。

有一天早上她醒來,發現小東不見了,丈夫也不見了,她意識到了什麼,衝出門去找他們,結果,卻看到丈夫抱著孩子回來了。丈夫沮喪地說:“行了,養著吧,算是我上輩子作的孽。”

丈夫抱著孩子去報警的路上,孩子似乎也猜到他想做什麼了,不哭不鬧,只是安靜地看著他,說了聲:“叔叔,謝謝你。”丈夫的心裡猛地一顫,愣怔了半晌,掉頭回家了。


2歲被放在保姆家,16歲時母親來接他,少年說:請你把賬結一下


此後,再也沒人提到要將小東送走了。一直到他十六歲那年,他的媽媽才回來,她哭訴自己不來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當年她未婚生子,又受了對方欺騙,註冊了公司,結果卻莫名其妙欠了一大筆債,不得不跑路。

後來,她嫁人,又離婚,又嫁人,又離婚,一直顧不上回來找他,但是不知道因為想他而哭了多少回。現在,她終於有錢了,她要將他帶走,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當時,村裡很多人都覺得小東不會跟她走的,因為他很孝順,不會捨得丟下養了他十四年的養父養母,但誰也沒想到,他跟著母親走了。

大家都說他不該這樣,十四年的養育之恩豈是錢可以取代的,但楊阿姨一家卻都說他懂事孝順,因為他對他母親說了一句話:請你把賬結一下。他讓母親按照三萬一年的保姆費,將這筆錢給了楊阿姨。

很快,大家就都明白這對楊阿姨一家意味著什麼,因為她的丈夫馬上住進了醫院,他早已經被確診得了某種疾病,之前沒住院是因為沒錢,現在,錢已經不是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