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報告會,為什麼讓我心酸?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師德標兵?

師德報告會,為什麼讓我心酸?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師德標兵?

昨天,區裡組織了一次師德師風先進事例報告會,共有六位師德標兵給我們作報告,這些優秀的教師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舍小家為大家,有的在生活中很不幸,有的自己有病堅守崗位,有的家人去世,不放下手裡的教學工作去奔喪。最後,教育局局長給我們講話,他要求大家都向這些標兵學習,要無私奉獻,要不求索取,要團結,包容,要心胸開闊,不要斤斤計較。說句實話,作為教師我,最怕聽的報告是師德報告。因為每次報告聽完,沒有自豪,只有心酸。為臺上的“優秀教師”心酸!更為我們這個群體心酸!也為扭曲的師德評價標準心酸!他們催人淚下的報告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有家不回,有病不看,有孩子不管,有父母不要。”我們不禁要問: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要提倡的教師的工作方式、生活狀態和專業發展方向嗎? 老師首先是一個人,古人有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管好自己家裡的事是每個成年人的責任!

師德報告會,為什麼讓我心酸?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師德標兵?

這些師德標兵有的以校為家,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一天到晚泡在學校裡,總之,每天上下班是隻見星星不見太陽。一句話概括就是,“比雞起得還早,比狗睡得還晚”。而有些做得更“優秀”的教師,甚至常年住在學校不回家。平日裡忙碌不說,節假日還要給學生補課。一心撲在工作上,精神固然可嘉,但沒有了正常的生活,卻很難讓人覺得這是一種值得提倡和稱道的生活方式。難道我們兢兢業業的工作不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而只是為了證明教育工作的崇高和偉大嗎?事實上無論站在哪個角度分析,我們都不難發現生活和工作這兩者對任何一個人都必不可少,都不可偏廢。可為什麼這個問題出現在教師身上時,我們就可以視為理所當然,甚至理直氣壯呢?

師德報告會,為什麼讓我心酸?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師德標兵?

還有的老師在報告中稱,自己為了帶好畢業班,拋下自己幾個月大的孩子,甚至病了也不管,一心撲在教學上。我認為,現在有一句誤導教師的名言特別流行,那就是“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的是神”。這句話出自何人之口,不得而知。但是為什麼我們非得把愛自己的孩子和愛別人的孩子對立起來?都是孩子,為什麼我們對待他們就不能統一起來,一個標準呢?再之,我們憑什麼要求教師都做“神”呢?我們反思一下,如果一個教師連身心健康的“人”都達不到,又何談“神”呢?真正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培育好每一個孩子(當然包括自己的孩子)。

師德典型大多身體不好,患有多種疾病,尤其是腰椎,頸椎,咽炎等職業病,卻長期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天天抱著殘病的軀體在學校裡穿行。拋開帶病工作的效果不談,單是這種行為本身都讓人難以接受。身體是工作的本錢,依靠透支健康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無疑是殺雞取卵的做法。如此程度的獻身精神委實令人敬佩,卻實在不該是廣大教師效仿和學習的榜樣。我們的社會培養教師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長久地在教育崗位上做出貢獻,而不是讓他們正當盛年就一部部快速老化的汽車超負荷地在公路上疾馳。我們常常提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不是也應該重視一下教師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呢?有病休息是每一個人的權力。在理想和現實中,教師首先要選擇生存,只有好好的活下來,才能讓理想之花處處綻放。一個連自己的身體和生命都不珍惜的教師,是不配做教師和談教育的。因為教育更多是讓我們的孩子學會生存、珍惜生命。人的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也屬於家庭、集體和社會。為了追求一時的成功而透支生命甚至糟蹋生命,是一種心靈殘疾的表現,是對自己、家庭、集體、社會極大的不負責任。我們推他們為“師德標兵”,真不知意欲何為?我們宣傳中忽視了一個教師健康的活著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更為關鍵的是對下一代的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具有多麼大的現實意義!我真的再也不希望聽到:教師悲慘地站在神聖的講臺上拖垮早已患病的疲憊身軀,而僅僅充當學生含淚學習的崇高榜樣。

師德報告會,為什麼讓我心酸?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師德標兵?

也有的師德標兵為了工作置親情於不顧,“有的公婆臥病在床,卻不能侍奉左右;有的父親病逝,卻不能趕回去見最後一面。”我們究竟想通過這些老師讓人錐心泣血的故事張揚什麼?標榜什麼?再回想這些被譽為道德楷模的教師一面在講臺上告訴學生要愛他們的父母,一面卻對自己的親人的冷暖安危置之不理,這無疑是絕妙的諷刺。我們的教育給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我們的教師好象不是在教書育人,而是在演戲。難道一名教師的工作重要到無人替代的程度了嗎?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在痛苦中掙扎,而無法在病床前流下一滴慚悔的眼淚。

為什麼教師只有犧牲了健康、家庭、親情這些每一個人都不願意失去的東西之後才能得到上級領導、社會和大眾的承認?

教師不是純粹的道德化身,教師首先是普通的人。既然是人,就有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只有當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其職業所賦予的各種條款才會被作為職業主體的教師所逐步接受。當今,深度轉型的中國社會,每個普通教師都面臨著許多誘惑和挑戰。 無論何種職業,無論何人,追求幸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追求幸福是人生命意義的重要元素。那麼,關心教師的切身利益,解決教師生活與工作中的各種困難,讓教師擁有健康的身體,幫助教師構建幸福生活,是師德教育的前提,也可以說是師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師德報告會,為什麼讓我心酸?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師德標兵?

在師德建設方面,始終伴隨著一個關於師德的評價標準。現行的一些師德評價標準,存在諸多問題,其核心問題是對教師的尊重與關懷不夠。其一,高高在上的禁令。嚴禁體罰學生,嚴禁不備而教,嚴禁接受家長的吃請,嚴禁上課接打手機,嚴禁賭博抹牌…..其表述冰冷無情。其二,盲目量化。管理者基於評價的方便,往往將評價指標量化,忽視了教師道德表現的個性與區別,忽視了道德表現的複雜性,使評價表象化、膚淺化,誘使教師道德發展的異化。其三,標準制定不民主。少數幾個人閉門造車,拿出條款,不討論,不廣泛徵求意見,匆匆拋出,以行政的力量強制執行,教師認同感差。其四,評價不透明。管理層的幾個人,將教師的所謂“師德”進行專制型地評價,缺乏科學依據,缺乏群眾基礎。其五,評價結果運用不合理。我認為,師德評價標準的確立,應充分尊重教師;應在理解教師、關懷教師的基礎上,來研製標準,實施評價。通過科學的評價,讓教師逐步成為一個受人愛戴的職業,讓我們的師德典型迴歸溫暖的人性,沒有那麼多的滄桑,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