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姿勢矯正與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姿勢與體態是影響脊柱側彎矯正的關鍵因素,脊柱側彎的度數是在站姿下測量

,側彎者的站姿、走姿應被重視。大部份的姿勢體態矯正方式仍是以靜態姿勢下,給予鞋墊、穿著支具的方式來矯正,僅僅依靠這些外來的輔具,其實並無法幫助大腦建立正確的姿勢體態的認知。

脊柱側彎:姿勢矯正與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對於脊柱側彎的站姿及步態訓練(不仰賴於支具)有所論述的,是德國的傳統施羅斯方法(Schroth Method)以及意大利SESA方法,皆行之有效,但存在著難以堅持的缺點。

筆者嘗試對姿勢矯正方法進行淺析:

傳統施羅斯方法(Schroth method)認為骨盆前移、前傾,對軀幹上半身的影響是不利的,會使軀幹往後倒、頭部前傾,因此矯正站姿的第一步是骨盆需往後轉,以減少腰椎前凸的曲線。同時,依據不同類型,配合兩側骨盆及髖關節的不同體位,藉助肌肉力量以穩定住骨盆,然後進行上半身的肩胛骨、軀幹解旋轉,最後練習在這樣的矯正姿勢下站、慢慢走路。

脊柱側彎:姿勢矯正與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脊柱側彎:姿勢矯正與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請點擊鏈接觀看視頻: 脊柱側彎--傳統施羅斯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E5MDM0Mw==&mid=2652203545&idx=1&sn=2d02d4f6dbd1968b016e4cf0cdb6ef3d&chksm=8cf7ea31bb8063278d84c9ee7d8e36d9e0f5f430c5472e970b64e6a371acc4962a7c49a2817f#rd

根據筆者的經驗,做出這一動作的最大難度來自於神經中樞對於自我矯正的認知,以及長期在於錯誤體態下較為力弱的腹肌、臀肌,使彎者很難完成生活化的自我矯正練習。

在大量的康復訓練指導中,筆者發現,不少彎者自以為完成了很好的自我矯正,其實並不然,他們存在著自我體位判斷的錯誤認知:動作練習過程中一直把錯誤的體態、偏移中線的脊柱及骨盆認為是正確的體位(簡單理解,並不認知到自己的軀幹、骨盆偏移且無法做出正確的自我矯正動作)。

對於這些彎者,除了強調三維矯正的動作練習之外,更應注重自我認知能力的培養:實則是神經中樞對骨關節系統的控制能力學習,進而在正確的體位下練習脊柱椎旁肌等軀幹核心肌群的力量,從而提高了運動矯正的質量,短期效果常常讓人詫異。

脊柱側彎:姿勢矯正與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自我矯正的練習方法,還應強調側彎度數的矯正及解開軀幹和脊柱的旋轉,要求彎者在站姿下練習軀幹延伸,透過各部位的微調整做出解開側彎姿勢的動作,同時要將凹側打開,藉助呼吸讓凹側可以擴展開來。軸向延伸則是另一被強調的原則,在側彎矯正中,強調脊柱矢狀面的矯正,我們可藉助體操棒的站姿練習,來逐步引導掌握這種方法。反觀當下,大部分青少年伏案學習時間超過8小時,僅靠站姿、走姿的練習是不夠的,應強調坐姿的矯正練習,提高脊柱側彎矯正的療效。

脊柱側彎:姿勢矯正與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脊柱側彎:姿勢矯正與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誠然,無論採用主動還是被動的方法,遠期的療效應是醫者、彎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從實踐考證,這種方法是值得推薦給彎者,特別是生長板已經結束的成人進行練習,以期達到控制進展、改善形體外觀,甚至減少側彎度數的長遠目標。

脊柱側彎:姿勢矯正與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