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不是期中考的目的,及時診斷、發現和改進才是

不少同學期中考已結束,今天唯唯就跟大家談談考後那些事兒。


排名不是期中考的目的,及時診斷、發現和改進才是


考試就像百米賽跑一樣,倘能奪冠,何等榮耀;倘有差距,也有機會迎頭趕上。

通常情況下,每次考試測驗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會比較關注考試的結果。

但事實是:考後及時的反思遠遠比關注考試結果更重要。

畢竟,排名不是期中考的目的,及時診斷、發現和改進才是。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以下6個方面進行自我反思:

1. 反思自己的試卷

尤其是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無論成績如何、排名如何(這些都是暫時的~),都要對每一科試卷進行認真分析。具體走以下三步:

① 分析對錯。細細瀏覽卷子中的每道題。注意,是每道題,不是隻看錯題!重點看錯題、答起來不順的題和憑運氣做對的題,對那些掌握比較熟練的題不必細看,這樣可以迅速找出問題所在。

② 錯題整理。將錯題、難題所對應課本的知識點一一羅列出來,先記錄到筆記本上,分好類。

③ 錯題分析。針對錯題,要細究原因,錯在那裡,為什麼錯?最好再找一些類似的題來做,舉一反三,總結出這類題的系統的方法。

此外,對已經遺忘的基礎知識要及時補上;對還沒有掌握的基礎知識要及時強化;對容易混淆的基礎知識要及時澄清;對常錯的基礎知識要查根問底。

2. 反思自己的考場心態

我們常說,心態決定狀態,狀態決定成敗。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應試心態往往決定成敗。

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過分在乎自己的考試排名;成績中等的學生,通常會相對隨意一點;實力較差的學生,則往往沒有信心。這就是決定考試結果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無論哪一個層次的學生,對過程性的考試都不應該過分關注考試結果,而應該更多關注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把考試過程看作是自我診斷和發現的過程。如前面所說,考試的目的就在於改進和完善,而不是給自己加壓。

3. 反思自己最近的學習狀態

仔細思考,最近一個月的狀態是否好?上課是否認真聽講?作業是否認真按時完成?是否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習慣?是否有自己的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是否能感覺到自己的一點點的進步?針對這次考試,你是否達到了期望?如果成績上升,是因為題目適合你?還是同水平的同學出現了失誤?還是你的水平真正上升了?如果下滑,問題又出在哪裡呢?

回答了每一個問題,你會對自己前面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很細緻的瞭解。

4. 反思考試技巧

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且題目難度不大的情況下,決定取勝的因素就是考場操作規範和細節問題。

比如:

① 這次考試,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先緊後松或先松後緊的現象?

② 有沒有出現填錯答題卡,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級失誤?

③ 具體到每門學科。語文是否時間太緊作文寫得匆忙?數學是否因為專注後面的某道很難的大題而沒有檢查前面的題,導致丟了一些不該丟的分?英語聽力是否因為糾結前面的內容而影響了聽後面的內容?等等

④ 這些考試中出現的問題,下次我應該怎樣杜絕?

注意第四點,甚至應該寫下來,時刻提醒自己。

5. 反思自己的成績、分數

分數也可以細究一下的。

我們可以縱向比較,拿本次考試的成績與上次考試的成績對照,具體到每科,細化到每科的知識點。如語文考試,上一次“基礎知識與運用”失分較多,這次通過努力失分減少了,這就是一種進步。

還可以橫向比較,拿自己的成績跟班、年級各檔次分數線比。幫助自己找到相對處弱勢的學科,及時補救,預防偏科。

同時謹記,成績和名次都只是暫時的,那些數字不是名譽,而是你分析度量自己的尺規。

6. 反思自己的學習計劃

之前是否有學習計劃?是否按學習計劃安排自己的學習?

此外,“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分析了期中考,還要訴諸自己後面的學習計劃。學習計劃是一個很籠統的詞,具體來說,就是根據這次考試出現的問題,給自己設定一些可完成的目標,可以是對薄弱點的重點突擊,可以是方法習慣的養成,可以是考試技巧的磨鍊等等。

希望自己的下次考試,是這次期中考所積累的經驗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