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個由“鎮”升格為“地級市”的城市,人口超200萬!

安徽省東部的馬鞍山市是安徽16個地級市之一,總人口229萬,總面積4042平方公里,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馬鞍山的前身是當塗縣的馬鞍山鎮,1956年被批准為省轄馬鞍山市。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

安徽一個由“鎮”升格為“地級市”的城市,人口超200萬!

馬鞍山的名字相傳源於楚漢戰爭時期。秦朝末年,劉邦項羽聯手滅掉秦朝後,為爭奪天下,發生了楚漢戰爭,戰爭後期,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安徽一個由“鎮”升格為“地級市”的城市,人口超200萬!

馬鞍山歷史悠久,境地西周時期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治所在今當塗縣丹陽鎮。隋文帝楊堅開皇九年(589 年),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徙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

北宋時期,宋太宗趙匡義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朝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朝末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代《太平府志·輿地志》: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這是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的記載。

安徽一個由“鎮”升格為“地級市”的城市,人口超200萬!

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 年8 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經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