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曾經的一個“地級市”,GDP全國第四,現在成為一個市轄區

在湖北省的中南部地區,有一個地方叫做沙市區,它現在是荊州市的一個市轄區,而原來的沙市曾經是湖北省的一個省轄市,屬於地級市。現在的沙市區總面積大概五百平方千米,總人口六十多萬。

湖北省曾經的一個“地級市”,GDP全國第四,現在成為一個市轄區

說起沙市這個地方的歷史,距今大概已經有三千多年了,自古以來,這裡就有“三楚名鎮”的叫法,在這個地方曾經經歷了二十多位楚王,當年的楚都紀南古城曾經在這裡存在了四百多年。

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地方曾經被命名為“津”或“江津”“夏首”,隸屬於當時的荊州南國楚郢管轄。到了秦代,這時候開始實行郡縣制,當時這個地方叫做“津鄉”,隸屬於臨江郡的郢縣管轄。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叫做“江津”,是當時梁都的外港,隸屬於荊州南郡的江陵縣。在隋朝的時候,這裡隸屬於荊州總管的江陵縣管轄。

湖北省曾經的一個“地級市”,GDP全國第四,現在成為一個市轄區

到了唐朝,這個地方開始有了“沙頭”、“沙市”的叫法,隸屬於當時的山南東道南郡江陵府管轄。五代十國時期,開始在這裡設置了沙頭鎮,隸屬於當時的南平國的江陵縣管轄。到了宋代,開始在這裡設置了監鎮,修築了沙市城,並命名為“沙市鎮”,屬於當時的荊湖北路,荊南府的江陵縣管理。這也就是“沙市”這個地名的起源。

湖北省曾經的一個“地級市”,GDP全國第四,現在成為一個市轄區

到了元代,開始設置了沙市司,隸屬於當時的山南江北道、中興路江陵縣管轄。到了明朝,這裡叫做沙市鎮,並且設置了沙市設巡檢司,隸屬於當時的湖廣省荊州府江陵縣管轄。到了清朝,開始在這裡設置了沙市巡橋司署等行政機構。民國時期,沙市先後隸屬於荊南道、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江陵縣第二區、江陵一區管轄。

湖北省曾經的一個“地級市”,GDP全國第四,現在成為一個市轄區

1949年,沙市解放以後,這裡成為了

省轄市。1956年的時候,沙市被改為了荊州的地轄市。1979年,重新恢復了省轄市的建制。1994年的時候,當時的荊州地區和沙市市被撤銷,設立了當時的荊沙市,兩年之後又改名為荊州市,原來的沙市管轄區域成立了沙市區。

湖北省曾經的一個“地級市”,GDP全國第四,現在成為一個市轄區

說起沙市這個地方,雖然現在看上去有些默默無聞,但在我國上世紀的八十、九十年代,這裡是個很有名的地方。當年的沙市是我國有名的工業城市,主要產業是輕紡織業,在以前沙市的地位在湖北省並不亞於現在的武漢。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沙市的GDP就達到了將近一百六十億,這在全國能排在第四名,排在了上海、北京、武漢之後。而現在的沙市已經沒落成了三線城市。

湖北省曾經的一個“地級市”,GDP全國第四,現在成為一個市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