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1952年7月22日,埃及军官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俱乐部发动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埃及法鲁克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

在介绍埃及革命之前笔者先为大家介绍纳赛尔这个人,他出生于亚历山大一个穷苦的家庭,从小生活在开罗叔叔家的纳赛尔目睹了英国人对他的祖国犯下的种种暴行,导致纳赛尔对英国人的仇恨,自从12岁起,纳赛尔就投身反对英国人的行伍之中,17岁开始就组织反对英国人的示威游行,他前额上的伤疤便是反对英国人游行的纪念物,1937年纳赛尔进入开罗皇家军事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在军队里当步兵营营长。

他的军事生涯十分顺利,在短短几年从少尉提拔为中尉,不久又提升为大尉,1942年由萨达特组建的埃及第一个秘密自由军官组织遭到破坏,纳赛尔开始着手进行重建工作,因此他成为该组织的领袖之一。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纳赛尔

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纳赛尔参与了战争,获得了两枚军功章然后晋升为少校,巴勒斯坦战争让纳赛尔感觉到埃及政府腐败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因为庸才无能错失战机的事情让他感觉到埃及政府不革命是无法继续延续下去的事情。

就这样纳赛尔先生在1952年7月22日举行革命将埃及法鲁克王朝推翻,这场革命被称之为七月革命。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自由军官组织

在革命结束之后西方世界被埃及的政治变动给深深的震惊到了,西方世界很快发现虽然埃及总统是萨达特,但是纳赛尔却是实际领导人,不仅仅是埃及,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惟纳赛尔马首是瞻。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埃及末代国王

就这样一名新的萨拉丁诞生了,西方世界开始试探纳赛尔是否有意继续成为西方国家的傀儡,很快他们失望了,纳赛尔表示埃及是阿拉伯人的埃及,任何殖民者都无法在这里讨到好处。

于是乎西方国家开始试图对埃及实施经济封锁,试图逼迫纳赛尔和他们妥协,但是冷战时期是美国和苏联较力的时期,苏联不会放过这个拓展自己势力的机会,故此苏联开始援助埃及,使得埃及能够从财政危机中缓过气来,也因此埃及成为了苏联的盟友。

与此同时,为了平衡财政危机,纳赛尔准备从英国和法国手里收回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埃及运河中的黄金水道,它的开通不仅仅是埃及的骄傲,也是人类伟大工程创造力的展示,它全长175公里,很好地将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链接起来,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得东方和西方的航程大大缩短,自开通以来苏伊士运河成为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繁忙的一条航道,是埃及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也是也被称为埃及的生命线。

法国在1856年取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权力,但是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让埃及政府欠下了巨额外债,到1869年的时候苏伊士运河全线贯通,但是埃及政府财政已经无力供给运河运营,然后在1872年的时候埃及政府将运河的44%的股份贱卖给英国政府。

在那个时候法国政府虽然拥有苏伊士运河的52%的股票,但是法国的股票是法国私人所有,所以比较分散,而英国的股票则是政府持有,加上英国在运河内有驻军,所以英国实际上取得了驻军权。

就这样用12万埃及劳工尸骨为代价修建完毕的苏伊士运河落入英法手中,,苏伊士运河成为国中之国,1936年签订的英国埃及同盟条约明确表示英国在苏伊士运河拥有20年驻军权,亚历山大军港是英国人的港口。

就这样苏伊士运河成为英国世界利益的输送点,还成为英国人的重要海外军事基地,同时美国也对苏伊士运河虎视眈眈,故此纳赛尔决定拿苏伊士运河开刀,然后准备将这个盘踞埃及百余年的顽疾彻底给治好。

不管苏伊士运河对其他国家的战略利益是何等的重要,对于埃及而言除了利益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国家主权问题等待着纳赛尔去解决,在七月革命胜利之后并派兵袭击过运河的英国军队,经过一番战斗之后迫使英国在1954年签订废除1936年的英国埃及同盟条约,并且在2年后全部撤离埃及。

不过纳赛尔心里十分清楚,埃及对于苏伊士运河并没有什么话语权,毕竟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仍然在英法殖民者手里,所以纳赛尔决定通过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举措来增强埃及国力(它将会使得埃及的灌溉面积扩大6000平方公里,每年发电100亿度,国民收入增加四分之一)。

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修建阿斯旺水坝需要13亿美元的资金,为此纳赛尔向英国和美国两国以及世界银行申请贷款,通过外交交涉英国和美国同意提供给埃及2亿美元的贷款金额,而世界银行业也答应放款2.5亿美元,不过这还是不够修建大坝的资金,于是埃及政府向苏联求援,苏联痛快的答应了埃及人的请求,给埃及政府贷款11亿美元。

只是事情不会如此简单发展,1955年7月19日美国突然宣布埃及经济破产,然后宣布停止资助埃及修建阿斯坝,随后英国和世界银行业相继撤消了贷款,让埃及政府难堪的是苏联也无法兑换自己的承诺。

就这样阿斯旺大坝面临流产的现状,而这一切的发展背后都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在此之前埃及一直极力反对英国和美国所利用的巴格达条约,在纳赛尔眼中巴格达条约对团结毫无益处,反倒是给西方国家干涉阿拉伯国家事务大开方便之门。

为了对抗巴格达条约埃及和叙利亚,沙特,也门这些国家分别签订了双边和多边防御条约,同时埃及还鼓动约旦不参与巴格达协约,在埃及的煽动下约旦让本国的英国参谋滚蛋回家,因此英国在约旦的影响力受挫,英国和埃及的矛盾加深了。

另外在1955年2月的时候以色列军队向埃及的兵营发动了进攻,摧毁了加沙地带的埃及陆军司令部,这是巴勒斯坦渣渣呢之后埃及和以色列之间发生的冲突,这让埃及意识到了自己军事薄弱的缺点,于是埃及向苏联求援,然后从苏联那里获取了大量的战斗机,轰炸机,坦克,大炮,潜艇,驱逐舰等价值2亿元的武器,代价是埃及用12年产量的棉花支付。

埃及和苏联走得越近让美国和英国愈发痛恨埃及,这也是英国和美国阻止埃及修建阿斯旺大坝的原因。

1956年5月底,美国希望埃及不再购买苏联军火,被埃及解决,恼羞成怒的美国索性退出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工作,美国希望给纳赛尔施加压力来迫使纳赛尔向自己屈服,英国也十分赞同这种做法,而纳赛尔的回复是夺回苏伊士运河,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然后将运河所有的收入归纳到埃及政府当中。

这一举措对于西方世界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西方世界被纳赛尔的举措震惊到了,对于英国和法国而言同样财政困难的他们纳赛尔收回运河的举措无疑是让他们雪上加霜。

除了埃及苏伊士运河被埃及国有化导致收入不再归英法所有以外,如果埃及和英国法国为敌,切断苏伊士运河和英国法国的联系,对两国而言无疑是一记重创。

恼羞成怒的英国本来想要使用武力迫使埃及屈服,但是英国军队自从二战结束之后就彻底衰弱,石油只能够供应三周作战需求,法国亦是如此,于是他们准备勾结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战争。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苏伊士运河战争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苏伊士运河战争

在经过一番筹划之后,一个名为火枪手的计划被拉开序幕,英国,法国,以色列计划于1956年9年6月开始作战,但是却未能如期开战,照计划此次战争部署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意图摧毁埃及空军夺取制空权,第二阶段则是计划对埃及的战略要地进行轰炸,第三阶段则是陆军发动进攻。

只是战争形势发展超出了以色列以及英国和法国的预料,以色列的空降部队被埃及部队反击差点导致全军覆没,然后埃及军队打了一场伏击战,让以色列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随后一埃及军队在战略要地阿布奥格拉成功守住了阵地,直到10月31日英国和法国加入到战争来为止。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行进的埃及部队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被俘虏的埃及士兵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正在运输部队的英法联军运输船

雄狮怒吼——埃及革命

联合国设立非交火地带

但是英国和法国的进攻力量仅仅限于空袭,除了派出陆军进攻塞得港之外英法联军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更何况塞得港的进攻还被击退了。

不过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美国早就把英法在中东的势力欲除之后快,随着英法入侵埃及尝到挫折美国大喜过望的通过联合国督促英法以三国停战,然后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划分给埃及,就这样纳赛尔成功的从英法手里夺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为埃及革命增添了最后的果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