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五師團鋼軍小傳

在明治維新之後日軍一共設立了六個常備師團,而第五常備師團則是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師團,因為他在臺兒莊,平型關和崑崙關和中國軍隊交過手並且都吃過敗仗。

日本第五師團鋼軍小傳

第五師團

當然第五師團還是勝多敗少的,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從南口到廣西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一直在古老的華夏土地上征戰不休給中國人民和軍隊帶來了慘重的損失,算得上是罪大惡極了。

下面筆者將會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在臺兒莊戰役中第五師團的表現究竟是以如何的姿態來應對這場血戰的,以便供大家觀賞一下歷史。

臺兒莊位於蘇魯交界地帶,棗莊南部,位於徐州東北三十公里大運河的北岸,也正好處於臨城到趙墩的鐵路支線上,北連津浦鐵路線,南接隴海鐵路線,是山地地區的要衝,徐州地區的門戶,一旦臺兒莊失陷,那麼整個徐州將會門戶大開,到那個時候恐怕將會盡數落入日寇之手。

在意識到臺兒莊的重要性之後蔣介石立即命令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管轄整個徐州地區的戰事,然後命令原韓復渠第三集團軍向運河東方推進襲擊濟寧,墳上的日軍據點,以起到牽制敵人的作用。

命令第22集團軍主力向鄒縣運動,一部分在曲阜和鄒縣之間迂迴攻擊日軍,另一部分在臨城和韓莊之間駐紮防禦,命令龐炳勳的第三軍團在臨沂附近的地方部隊的配合下奪取蒙陰和泗水,然後向泰安,大汶口,曲阜的日軍發起進攻,並派出一部分兵力協同海軍陸戰隊的士兵防守日照,沂水。

然後這個時候第12軍81師率部攻入汶上,在2月12日晚上渡過運河,一部由城西北方向攻入汶上城內和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但是因為人數過少的緣故寡不敵眾,然後在得到李宗仁的允許之後向運河的西岸撤退。

1938年2月17日,日軍第二軍命令第十師團擊退汶上和濟寧附近的中國軍隊,第五師團派遣一個支隊進行協同作戰,然後在2月17日到3月5日等一系列作戰過後日軍成功的將中國軍隊驅逐出運河沿岸並且進行追擊。

日本第五師團鋼軍小傳

第十師團部隊

至此,魯南會戰爆發,日軍第十師團和第五師團開始朝臨沂和滕縣進發,最後將會在臺兒莊會師,中國軍隊派出龐炳勳和張自忠的部隊迎敵。

日本第五師團鋼軍小傳

第五師團進犯臨沂

首先李宗仁命令龐炳勳的部隊在臨沂建立防線迎擊日軍,誘敵深入,希望指望龐炳勳的部隊能夠正面抵擋住第五師團的攻擊,然後再由張自忠的部隊馳援臨沂。

當時第五師團是由驕橫的板垣徵四郎帶領,所以有著鋼軍稱號的第五師團高層指揮部門認為遠在淮河流域一帶的張自忠部隊是難以在短時間內來到臨沂的,就算可以抵達也會變成送死的部隊。

但是出身於西北軍的張召忠卻能夠率領59軍進行一天一夜的急行軍,提前趕到臨沂,在第五師團沒有預料的情況下就猛攻第五師團的側翼,如同天降一般令第五師團措手不及。

龐炳勳部隊的士兵們也抓住機會從陣地上開始反攻,在這種裡外夾擊的情況下第五師團不得不後撤,只能夠撤退回到莒縣等待增援抵達,迄今為止第五師團已經被圍困在莒縣動彈不得,這是中國軍隊在魯南會戰的第一次勝利。

至此第五師團在中國品嚐到了屬於它的第二次失敗,第一次失敗是在平型關被八路軍打了埋伏,伏擊了輜重部隊,在以後的日子裡它還會品嚐更多的勝利和失敗,直到在崑崙關戰役之後他才在1940年改編為機械化步兵師。

日本第五師團鋼軍小傳

八路俘獲第五師團輜重部隊

日本第五師團鋼軍小傳

崑崙關大捷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第五師團被配發給山下奉文的第25軍,參加進攻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戰鬥,直至1945年投降為止。

不過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並非是徒有虛名,作為常備甲種師團他還是有拿得出手的戰績的,先前提到過的從南口打到廣西第五師團的征戰可謂是遍及整個中國,而且血戰崑崙關的時候將全部機械化的第五軍打殘,而自己只傷亡五千餘人,這樣的戰損比可謂是理想化了。

和第四師團比較起來,第五師團的戰績可謂是輝煌,能夠打各種硬仗,但是和第四師團的用腦子取巧打仗相比較起來第五師團的表現就乏善可陳了,畢竟魯莽和勇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詞彙。

雖然在戰爭初期板垣徵四郎率領的第五師團能夠橫掃中國幾十個師不費吹灰之力,但是遇到中國人放棄矛盾攜手抗戰的時候即便是有著鋼軍稱號的第五師團也是難以成為真正的“鋼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