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广岛原子弹事件

1945年8月6日为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代号为“小男孩”,重约4.1吨,威力小于20000吨。

历史上的今天——广岛原子弹事件

广岛原子弹爆炸观测图

1945年夏天,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

美军开进的距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行为就变得越疯狂。塞班岛战役:美军阵亡3400人,伤1.31万人;硫黄岛战役:美军阵亡6821人,伤21865人;冲绳岛战役:美军阵亡13000余人,伤38000余人。所谓“神风敢死队”,驾驶装载炸弹的飞机撞击美国军舰。

日本用声明,只要一个美国人踏上日本本土,他们就处决所有的盟军战俘,并付诸行动。日本为屠杀战俘作了大量准备,包括强迫盟军战俘为自己挖掘坟墓(日本投降后,日军仍然处决了一部分战俘)。

此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日本九州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在关东登陆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硫磺岛和冲绳战役的结果使得美军对日军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伤亡重新做出评估,预计盟军方面伤亡在100万人以上,这是盟军难以承受的;出于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尽快迫使日本投降,并以此抑制苏联,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军方高层人员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加速战争进程。

前因,日本政府拒绝接受《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17日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首脑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本最后通牒式公告: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要求日本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

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岛、四国岛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1945年7月27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不管美、英、中三国《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如何,都将予以不理,始终根据既定的根本方针,坚决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而迈进。29日,铃木首相发表声明,称美、英、中三国宣言无异于开罗会议,日本政府毫无关心的必要,拒绝投降。

广岛原子弹投掷过程

1945年8月6日早晨,3架B-29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这时很多广岛市民并未进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机。在此以前,B-29已连续数天飞临日本领空进行训练,但这一次的3架飞机中,有一架已经装上了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此时正奉命来轰炸广岛。

7时50分,美机编队在四国岛室户岬上空飞入日本领空,23分钟后从东北方向进入广岛市区上空。8时12分17秒,原子弹载机B-29(44-86292)“恩诺拉·盖伊”号机长蒂贝茨通知机组人员戴上护目镜。8时13分47秒,投弹手法雷比少校开始用诺顿瞄准镜搜索目视轰炸目标——太田川和元安川分流处T字形的相生桥,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了;

8时15分17秒,“恩诺拉·盖伊”号炸弹舱门打开,原子弹“小男孩”从9600米的高空中笔直地落了下去,仅仅比预期时间晚了17秒;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

8时16分整,“小男孩”内的气压引爆器发出脉冲信号,引爆雷管,将重约25公斤的铀块“子弹”迅速射入35公斤重的铀块“靶心”里,两块铀235合而为一,“小男孩”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具体地点为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爆心投影点在相生桥以东约100米的细工町19番地岛病院上空。据1969年的综合评价,爆炸高度为(580士15)米;

历史上的今天——广岛原子弹事件

蘑菇云

爆炸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广岛原子弹轰炸后续——长崎原子弹轰炸

广岛原子弹轰炸,其实并未完全达成美军的既定战略目标,只是单纯完成了一次轰炸,原子弹实战效果得到了验证;因为广岛被核平之后,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最后通牒,即无条件投降。在8月6日之后,日本有3天的时间来选择投降,但是日本政府对于投降一事“毫无反应”,但是日本政府竭力掩盖广岛事实真相,对外宣称是有一枚陨石陨落在广岛市;并且日本军方认为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一方寄希望于苏联的调停,然后日本有条件的投降,另一方面又积极调动军队,试图抵抗到底,在这三天里每天仍有超过1000名盟军死亡。

为了进一步摧毁日军的顽抗之心;8月9日上午美军准备对第二目标小仓投弹,并将长崎作为备选,但小仓的天气十分不利,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博克之车”在云层上空穿梭了3次仍未找到缺口,最后向第二目标长崎飞去;

11时30分,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日本投降

两颗原子弹的轰炸,并未完全摧毁日本负隅顽抗之心;8月9日下午,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内阁会议,由外相东乡茂德报告了苏联参战及原子弹爆炸后各方面的反映,提出日本应投降,会场展开了争论

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说道:“要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一、日本自行处理战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装;三、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

陆相阿南惟几打断丰田副武的话,起身说到:“与其无条件投降,不如实行本土决战!我们在本土决战,虽然不能确定胜利,但还可一战,打得好还可以击退登陆敌军。所以,我坚决反对无条件投降!”

是战是降争执不下,铃木征询各大臣是否应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结果六人赞成,三人反对,五人没有表态。铃木无可奈何地说:“内阁既然不能决定,只好上奏天皇了……”

随后的御前会议上,裕仁与大臣们达成共识,只要维持天皇制度,日本就可以接受《波茨坦公告》

“此时此刻,只能提出一条,就是维护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复兴之日。”——东乡茂德

8月10日,日本通过中立国瑞士和瑞典,照会美、英、中、苏四国,表示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附以一项谅解:上述公告并不包含有损天皇陛下为最高统治者的权利的任何要求”,“日本政府竭诚希望这一谅解能获保证,并切望迅速对这种保证予以明确表示”;随后同盟国各国同意,保留天皇制换取日方投降。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历史上的今天——广岛原子弹事件

裕仁讲话广播,所谓“玉音放送”

《终战诏书》中文翻译: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

,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宁、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损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以为万世开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

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尔等臣民其克体朕意。

御名御玺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

(裕仁对于日军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毫无悔恨之意,还号召臣民建设国家,坚定志操,发扬“国体精华”;真是狼子野心,死不悔改!)

关于投掷原子弹的争议

原子弹是否结束了战争?

是的。

它们是必须的吗?

对此存在争议。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原子弹结束了战争,这就足够了,原子弹下无冤魂,相对于享受战争红利的日本人,正真无辜的是至少伤亡3500万的中国人民!

历史上的今天——广岛原子弹事件

南京大屠杀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