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一个人福报太薄,你这个念佛很危险

净界法师:一个人福报太薄,你这个念佛很危险​ 学员提问 :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说,他往生的品位是五品弟子位,这是因为领众的关系,假设没有领众可以更高。但是弟子又听过一种说法,要断我执最好的方法是一切为众生着想,一点不为自己着想。请法师慈悲开示。

师父答疑: 我想我们生命的规划有很多的阶段。智者大师已经到了资粮位的尾端了,即将进入加行位,他只要有一点禅定的力量,就能够产生很大的突破。所以他变成面临抉择:他如果到山中去修禅定,他会从五品观行位转成六根清净位,增加一位;如果他选择领众,会让天台宗的法门更加地利益后世的众生。后来他放弃了自利,选择了利他。

当然后来,莲池大师的评论是认为,智者大师的选择是对的。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有明确的说明,他认为智者大师的选择是对的,就是在成佛之道他这样子做是最快成佛的。虽然眼前是受伤了,但是长远来说是得利益。莲池大师的评论是这样。

那到底我们应该不应该领众?应不应该做执事?如果你即将成就禅定,那你就不是资粮位的菩萨,那你不要领众,人家一定护持你;如果你打坐的时候也是胡思乱想,你倒不如做一点事情。我的看法是这样。

就是说,每一阶位有它每一阶位的重点。反正你是资粮位,你打坐,你说修禅定,你今生也不可能修成禅定嘛!那你不是两头空吗?禅定也没有得到,福德资粮也没有得到。


所以说到底应该做执事好,还是先成就禅定?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如果你有成就禅定的善根,你今天有成就禅定的因缘,我相信很多人会护持你,你也不一定要做执事。但是如果你禅定不能成就,那么为众修福德。我们要知道,我们刚刚修这个六波罗蜜,你修习福德会创造一种寂静的力量。

所以我们看这个往生净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刚开始读《阿弥陀经》一直很奇怪,念佛法门,信愿念佛完全是心地法门,我对阿弥陀佛产生信心,我发愿求生净土,我忆念阿弥陀佛,完全是善根,没有一点是福德,佛陀为什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我以前一直是一个问号。后来我知道,福德可以帮助善根,善根能够带动福德,善根跟福德我们不能把它切成两半的,不可以这样,它们两个是互含互摄。

本论前面讲得很清楚:一个人福报修得大,他念佛的时候非常安稳,因为他善业力能够资持他的佛号。


一个人福报修得好,他临终容易保持正念;一个人福报太薄,你这个念佛,只有一句佛号单薄的存在,旁边没有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力资持你,你这个佛号风吹雨打日晒,很危险的,很危险的。

所以你好好地体会佛陀说的话,“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福德你说它重不重要呢?

我们每一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你应该作好你的规划,当然你一定要先有目标。你的目标在哪里?然后你从这个地方到你的目标,中间有什么资粮要成就的,你要赶快成就。如果你是求生净土,那临终的正念是你的重点。而成就临终的正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这两个资粮你要如何准备?你认为禅定是重点吗?我们一定先有目标,才能够去抉择过程。我怎么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

过程,对你来说是对的,对他可能是错,因为你跟他目标不一样。过程是要配合目标,你们两个目标不同,当然过程会不同。你是有志于今生成就圣道,那禅定对你非常重要;你是有志于成就临终正念,那么善根福德资粮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佛号的皈依又更重要。


所以我总是觉得,你要经常反省自己:你的目标在哪里?你生命存在的价值在哪里?你为什么要拜这一拜佛?你为什么要持咒?如果你没有目标,这个善法是一个散漫的善法,那是非常危险,你很难抗拒你的业力。我们不能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才想到净土,这个是太晚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求生净土,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但是你要很清楚你想要干什么,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有目标,你才能够在这么多的经论当中找到你要的东西。

你说这一本《摄大乘论》,每一个人都把它读通吗?未必!学佛法跟学世间法不同。世间法你一本书全部都要读通的,而这是一个功德法聚,这是一个法宝,每一个人要他自己的东西。

无着菩萨是把所有的宝都展现出来,红宝石、蓝宝石、黄金、白银,但是你要去要你的东西。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功德是无量的。古人讲过,我生也有涯,智慧是无涯。你这个有涯的生命,追求无量的功德,你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什么都一事无成。所以生命的规划很重要。


佛陀把所有的功德都展现出来,很多的工具、很多的法宝。但是你到底要什么,你要很清楚。你要什么,跟你的目标有关系。你今生要达到什么目标,你才知道你要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