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每個階段的正常發育水平,如果你不知道,就別怪孩子發育晚!

當媽後,就沒一刻能夠停止為孩子操心。看隔壁家的寶寶半歲時候就會爬了,自己家的娃1歲了還不能獨立走路。再大點,別人家的孩子背古詩詞當啟蒙,可自己家的孩子說話還磕磕絆絆的......

總之,各種明裡暗裡的攀比帶來的壓力經常讓寶媽們喘不過氣來。早慧的孩子,家長就能昂首挺胸;平庸的孩子,家長心裡著急得上火!

有個朋友就和我抱怨:孩子3歲了,吃飯還要喂,不會自己用筷;出門就喊抱,不願下地走。其他的諸如穿衣要幫,遊玩要帶都是必須的,孩子根本獨立不了,可是同齡的孩子,都敢騎小自行車跑出去玩了!這樣子怎麼放心得下讓孩子去幼兒園,真是愁死人!

寶寶每個階段的正常發育水平,如果你不知道,就別怪孩子發育晚!

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都不一樣,發育快不一定就聰明,發育晚也不代表愚笨。但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發育情況,會有一個基本的尺標衡量,只要和標準相差不是太多,都不會有問題。

那麼,3歲的孩子到底該會什麼呢?

1、粗大運動技能:基本能夠自己控制肌肉和身體平衡,所以像自己上下樓梯、玩拋球接球等小運動都應該是不在話下,甚至很多3歲的孩子都可以獨自騎幼兒小車了。

2、精細運動技能:小到摺紙、畫畫、簡單計算等能力,都能體現孩子的發育程度。3歲的孩子,精細的小動作越多,就表示孩子的大腦發育程度越好,可以說智商越高。

寶寶每個階段的正常發育水平,如果你不知道,就別怪孩子發育晚!

我們沒有必要讓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揹負著成長壓力,不必強求他什麼都要比別人家的孩子強,畢竟每個孩子的發育、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大器晚成也未可知。但是,孩子一定不能和同齡人的發育情況差別太大,因為這很有可能表示著孩子的神經系統、大腦發育等身體情況出現了問題,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你的寶寶有一下情況,寶媽就要注意了。

一、新生兒~2個月

2個月大後:寶寶不會自己抬頭,並且身體不能自由的轉動,感覺特別僵直或無力。當大人抱孩子的時候,他總是會把後背和脖子使勁兒往外移動,很不想接觸大人的樣子。

寶寶每個階段的正常發育水平,如果你不知道,就別怪孩子發育晚!

二、3~6個月

4個月大時:不會用手抓東西,感興趣的玩具放在面前也不抓;雙腳觸地時不知道要向下用力,腳硬邦邦的著地。

4個月大後:還經常有受驚反應,像剛出生不久時沒有安全感,一直縮著腿和胳膊常常哭。

6個月大時:不會坐,有靠背支撐也不坐。

6個月大後:存在不對稱頸緊張反射,就像:頭轉向右側,右胳膊就會發直,而左胳膊彎曲。

寶寶每個階段的正常發育水平,如果你不知道,就別怪孩子發育晚!

三、7~9個月

7個月大時:大人抱著坐時也不會抬頭,甚至從來沒有拿東西塞嘴的行為,即孩子不會伸手拿東西,腿部也沒有力氣去支撐一定的重量。

8個月大時:不會獨立坐好。

四:9~12個月

10個月大後:在爬的時候,身體只有一側的手腳用力,另外一側純靠拖著。

12個月大時:不會爬、不會站。

寶寶每個階段的正常發育水平,如果你不知道,就別怪孩子發育晚!

五、13~24個月

18個月大時:仍然不會走路。

不怕幼兒發育晚,只怕孩子跟不上平均水平。如果孩子在這幾個階段出現了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越早解決問題才能越早讓孩子恢復正常,也不至於影響到以後的生長髮育。


椿萱漫談:二胎媽媽在兩個孩子的環境中,摸滾打爬體會到的不同的育兒方式,在這裡與你交流,為你分享促進親子關係的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