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企图密谋操纵朝政的妃子

明代企图密谋操纵朝政的妃子

明光宗朱常洛死后不久,尸骨未寒,又发生了移宫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明光宗驾崩后,本应立年仅16岁的皇长子朱由校为皇帝,但抚育他的李选侍与心腹太监李进忠(即魏忠贤)密谋,企图继续盘据乾清宫,以挟皇长子自重,操纵朝政。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人知道了他们的阴谋后,便入宫拥皇太子登舆,先是到文华殿,然后又转移到慈庆宫。在光宗驾崩两天之后又迫使李选侍从乾清宫搬到哕鸾宫,拥立朱由校继皇帝位。这便是所谓的“移宫案”,并由此引发了种种轩然大波。

明代企图密谋操纵朝政的妃子

李选侍号西李,是明光宗泰昌皇帝的宠妃。色艺双绝。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是东宫中地位最为尊贵的一个,但其与西李有隙,而光宗宠爱李选侍,王才人因此忧伤成疾,临终前留下遗言: “我与西李有仇,负恨难伸。”而对这些,年幼的由校并不知道。李选侍怕他知道前嫌,便对消息进行封锁,不准王才人身边的侍从与他接触。光宗即皇帝位后,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由慈庆宫(太子宫)人居乾清官。当时李选侍是所有后宫妃子中最为光宗宠爱者,光宗死后,她便控制了乾清官,并和心腹太监李进忠密谋挟皇长子以自重。

明代企图密谋操纵朝政的妃子

本来.按明朝宫廷制度,乾清宫只有皇帝和皇后才配住,光宗死后,照规矩她必须搬出去,将乾清宫腾给继承皇帝居住,但是,当朝臣人宫请见皇长子时,朱由校却被李选侍扣在了暖阁里面。皇长子不出来,朝臣们不禁议论纷纷。

内阁大学士刘一联想到光宗去世前,李选侍请求光宗册封其为皇后的事情,于是便大声喊道: “谁敢藏匿新天子?”这声音将乾清宫内的一名老太监王安惊动了。王安是河北雄县人,万历初人宫,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担任东宫伴读,当时光宗处境艰难,多亏其对光宗照顾有加,并为之斡旋。神宗去世后,其被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早就对李选侍恃宠欺凌王才人(熹宗生母)一事忿忿不平,现在听到刘一等朝臣的呼声,便入内廷假装对李选侍说: “皇长子出见大臣后即可回来。”说完便飞快地护送朱由校走出了暖阁,但又被选侍派来的几个太监追上,将朱由校揽衣请回。给事中杨涟忙上前厉声喝斥,几个太监无奈,这才退了回去。这时刘一与英国公张惟贤忙护卫朱由校登车。将他带到附近的文华殿接受群臣的朝见,然后又与群臣一起簇拥朱由校入住慈庆宫。

明代企图密谋操纵朝政的妃子

未久,吏部尚书周嘉谟等便联名上疏,要李选侍移居哕鸾宫(宫妃养老的地方)j李选侍听到消息后,非常气愤,她从住进乾清宫以来,便梦寐以求有朝一日能够登上皇后的宝座。光宗死后,她想挟持皇长子,迫令群臣先册封自己为后,然后才让朱由校即皇帝位。现在不仅朱由校已被王安和朝臣夺去,而且自己还被迫令移宫。

气极败坏之下,她决心赖在乾清官不走。得知选侍拒绝移宫,御史左光斗便慨然上疏: “内廷之有乾清宫,便如外廷之有皇极殿,能在这里面居住的,只有皇帝和皇后。别的妃嫔们,虽然以次进御,但也不能常住,这不但是为了避嫌疑,也是为了别尊卑。今日选侍既不是嫡母,也不是生母,却俨然以正宫娘娘自居,而皇长子却退居慈庆宫,不能行大礼,为光宗守灵。名分倒置,臣实在是迷惑不解。而且殿下仅有十六岁,内廷有忠直老成的大臣辅佐,外廷有各级地方官维护,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辅臣?难道还要奶妈子总背着抱着不成?现在还不早下决心,将来必会借着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那么历史上武则天祸国的罪恶,就会重新在今天出现,这正是臣下所不愿意说出的。臣等诚恳地请殿下速做裁断,再不能拖延时间了!”

明代企图密谋操纵朝政的妃子

奏疏被送入了宫中,李选侍得知此事后,便派李进忠前去邀皇长子来乾清官议事。李进忠奉命前往,但刚出宫门,就在慈庆宫门外被杨涟挡回。杨涟当即就问李选侍到底哪一天移宫,李进忠回答说: “李娘娘正在那里发脾气哩,令我邀请皇长子去乾清官议事,研究处理左光斗御史所说的武氏(武则天)一说,究竟是什么意思?”杨涟故作惊讶地说道:“错了错了!幸亏遇见我。皇长子如今已经比不得从前了,李娘娘如果移宫,他日自会有其封号。你想皇长子年纪越来越大。他难道还没有自己的见解吗?你们应该转告李娘娘。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啊,以免将来后悔。”李进忠听后默然退去,但还是没有李选侍移宫的消息传来,一直到新天子登基的前一日,李选侍还是赖在乾清宫没有离开。

明代企图密谋操纵朝政的妃子

杨涟忍耐不住,便当即挺身上疏说: “先帝驾崩后,朝野都人心不安,人人都说李选侍是要外托保护之名,内行专擅之实,所以臣力请让皇长子(光宗即位不久即死,来不及册立朱由校为太子,故称皇长子)暂在慈庆宫居住.想先拨一座另外的宫室,让李选侍先搬到那里去住.然后再奉驾还宫。最重要的是祖宗的宗庙社稷,宫帏的恩宠又何足道哉?这是臣下的想法。登基大典明天就要举行,岂有天子偏处东宫之礼?臣等坚决请选侍移宫。臣在今日提出这一建议,殿下将之付诸实行,也必须是在今日,时不可殆,请殿下速行!”

杨涟一面封写奏疏,一面催促内阁首辅方从哲.要其速请选侍移宫。方从哲为人老成持重,对此他说:“稍缓几日,亦无妨。”杨涟忙道:“天子明日登极,不应再回慈庆宫,选侍今日不移,也就没了移居的日子了.这事怎么可以稍缓!”阁臣刘一、韩当时在旁边,便从中插话说: “明日是登基日,选侍必须马上移宫。不如我们同去请旨为好。”迫于舆论.方从哲只得同大家一起前往慈庆宫。一内侍出来,在问明情况后,问:“难道不念先帝旧情吗?”

明代企图密谋操纵朝政的妃子

杨涟紧跟在后面,忙上前厉声说:“国家大事,怎能徇私?你们敢来多嘴,想干什么?”杨涟声音很响亮,又加上这时心下焦虑,吵闹声于是便更加激烈,一直传到了宫中,皇长子命令中官出来传旨,说他已经请选侍移宫,在场的大臣官员们这才逐渐安定下来。于是众人拭目以待,直等到司礼监王安急急忙忙地走出来告诉大家说: “选侍娘娘已移居仁寿殿了,改日再搬到哕鸾宫。”

不久.朱由校登基,诏告天下,改元“天启”,他便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庙号熹宗。皇帝即位,选侍移宫,这件事情并没就此了结,没过多久之后,便又风云再起。随着宫廷斗争的激化。这件事情一直持续到天启朝结束,才算是告一段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