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峪口鄉秋收和秸稈回收實現了機械化

代縣峪口鄉秋收和秸稈回收實現了機械化

圖為鄉黨委書記孫潤民檢查指導秋收和秸稈回收工作

秋收大忙季節的10月8日上午,筆者走進代縣峪口鄉東章村的田間地頭,只見收割機在豐收的玉米田裡來回穿梭,不一會兒就將黃燦燦的玉米棒子收穫乾淨,讓小四輪拉走。與此同時,另一片地裡的秸稈收穫機正在緊鑼密鼓地作業,將一片片玉米秸稈推倒、切碎、收集,再由飼料打包機打捆、包裝,作為牛羊的冬春飼料統一倉儲、銷售。機械化設備的運用讓全鄉真正實現了秋收和秸稈回收機械化,也為全縣禁燒秸稈、回收利用帶了好頭。

代縣峪口鄉秋收和秸稈回收實現了機械化

圖為玉米收割機作業

據瞭解,玉米收割機每天可收割玉米20餘畝,以每畝110元的價格為村民收割玉米,並負責免費運送到家。按照畝產1150公斤,每公斤幹玉米1.72元的市場價格出售,農民每畝玉米可獲利近2000元,真正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把式”變成了秋收現場的“甩手掌櫃”。機械化作業,僅半月就可完成全鄉22個村的秋收任務,極大地節省了勞動時間和勞動力,農民群眾可利用節省出來的時間外出打工,實現勤勞增收致富。

代縣峪口鄉秋收和秸稈回收實現了機械化

圖為玉米收割機卸載玉米

東章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利樂呵呵地說:“以村集體購買的這臺自走式青飼料收穫機,每天預計可收穫秸稈飼料20噸,按照每噸500元的市場價格出售,每天可收入近萬元,極大地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為全村辦公益事業可有本錢啦”。這種將玉米秸稈變為牛羊飼料的做法,是變廢為寶再利用的生動體現,不但為牛羊提供了乾淨衛生的青儲飼料,而且有效杜絕了秸稈焚燒帶來的大氣汙染,提高了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能力,真正解決了秸稈回收難的問題。

代縣峪口鄉秋收和秸稈回收實現了機械化

圖為秸稈收穫機作業

代縣峪口鄉秋收和秸稈回收實現了機械化

圖為秸稈粉碎打包機作業

峪口鄉是傳統的農業大鄉,全鄉共有耕地面積3.2萬畝。近年來,峪口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現已利用扶貧資金購進農業機械化設備近40臺,實現了耕、播、收一條龍作業,讓全鄉走上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道路。(記者 石俊文 溫琪 陳晉蓉)

代縣峪口鄉秋收和秸稈回收實現了機械化

圖為秸稈粉碎打包儲藏


代縣峪口鄉秋收和秸稈回收實現了機械化

圖為東章村村集體飼養的100頭肉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