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程序員的蛻變:創業是什麼?我用九天找到了答案

一位程序员的蜕变:创业是什么?我用九天找到了答案

張會民

第十一期

真驛站學員

從小接觸編程,保送北航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先後就職於創新工場、百度、小米開發部門。在經歷過小團隊與大公司後,創業這件事讓我熱血沸騰。願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上船,一起做“海盜”!

北京的冬天難得地迎來了好天氣,沒有霧霾籠罩,也沒有那麼寒冷刺骨,甚至有一點初春的感覺。

真格基金的辦公地點在國貿,而我來自西二旗,“距離”沒有硅谷那麼遠,也沒有那麼近......

“高密度”

無疑我是非常幸運的。

當收到了真驛站活動的邀請後,我興奮到不行,好像競賽獲獎一樣,把這個消息馬上就分享給了親密的朋友。

而九天的真驛站活動之後,我也能夠非常踏實地去回顧——真驛站確實是我今年的最大收穫,在 2018 年即將尾聲的時候,讓我感受到了最絢爛的一刻

一位程序员的蜕变:创业是什么?我用九天找到了答案
一位程序员的蜕变:创业是什么?我用九天找到了答案

天賦通創始人兼CEO唐振華(左)

為張會民頒發“最佳提問”獎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描繪這一週左右的真驛站生活,我會用“高密度”這個詞。

#“高密度”的優秀人群#

在這裡,我見到了徐小平老師,見到了王強老師、方愛之女士和張亞哲老師……

在這裡,我現場聆聽到了行業大咖們對當前這個世界、對投資、對不同公司的業務、對“創業”這件事的分析與理解......

在這裡,我結交了一同參加真驛站的同學們,那些來自清北,來自藤校,來自投行,來自硅谷的學術精英和創業者們......

那是一份份會讓人“嫉妒”到眼紅的簡歷裡真實的人,以至於僅僅是聆聽每一個學員過往的故事,就已經收穫滿滿了。

#“高密度”的品質內容#

9 家一線創業公司的分享、4 場創業指導、5 場學員分享——這些內容全被“擠”在 9 天的時間裡。

一下子讓我回到了學校時的備考狀態——覺著每天時間都不夠,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時間消化一下,卻又恨不得能聽到更多新鮮的內容。

王強老師和亞哲老師在每個公司分享之後,還會有更為生動的點評和講解。

其中對於“趨勢”的理解以及提供的那份“Trends -> Demands -> Group -> Tools -> Business”模型,更是令我大開眼界。

#“高密度”地輸出內容#

是的,在真驛站,也是需要交作業的。

我的 ZhenShare 分享,前一天下午接到任務,第二天下午開始分享,實際上也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從選題、找資料、做幻燈片、組織語言,我洋洋灑灑地做了 60 頁的 PPT。

你用最大的真誠與認真去分享你的故事,同樣也會換取其他同學們分享他們更加精彩的故事。

當我看到每一個人的分享都如此的精彩,在感嘆每個人都擁有如此不一樣的生活的同時,也能夠看到大家那一如既往的真誠與認真的態度。這也是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品質。

#“高密度”的體能運動#

真驛站安排了一個週六做 outing。在這裡,我貢獻了大概是半年內最大的一天活動量——幾乎一直在動......

一位程序员的蜕变:创业是什么?我用九天找到了答案

領隊教練把大家分成兩組進行對抗遊戲,更增加了其中的競技性和趣味性。你能想象這些都不想輸甚至沒輸過的人,在這樣的分組對抗中會產生多大的動力!

但我們也能夠在遊戲中體會到和“創業”之間的聯繫——“勇氣”、“擔當”、“汗水”、“團隊”、“分享”......這些也都是創業者的必備素質。

“創業是什麼?”

在真驛站裡,我到底收穫到了什麼呢?

作為真驛站的核心話題,關於創業的討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追根朔源“創業”到底是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真驛站聽到了很多版本的回答:

#有人說......#

創業是不斷給自己新的問題和挑戰,要用一種勇者的姿態去面對用戶,面對市場,面對競品;

創業是具體的,要真實的面對每一天的生活細節,去打磨自己團隊能夠輸出的價值;

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這種生活方式叫做“不確定性”

還有人說,創業是一個孤獨的旅程,尤其是經歷了人生至暗,你需要堅強的走下去......

那麼,我的答案是什麼?

#“創業”是幫助我不斷的去認識自己的過程#

創業是幫助自己認識到自己並不甘心於平凡的生活,認識到自己希望在某些方向奉獻一些價值,認識到自己哪怕放棄掉一些本來能夠獲得的利益也要爭取去做自己想要做事情的決心。

當然,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的過程。“創業”會幫助我不斷地問自己最痛苦,最犀利,最本質的問題,讓我更瞭解自己,保持初心,堅持到底

難忘

#後生可畏的創業者#

在 ZhenVisit 訪問的 9 家公司中,印象最深的是“憶年”的 CEO 黃衍博。

創始人年齡不大,是個 95 後,甚至大學沒讀完,如果是找工作的話,看到這樣的簡歷恐怕都不會有見面的機會。

但是他的厲害之處在於敢想敢幹,以及深諳人性。

他有本事帶領一個大一團隊拿到“挑戰杯”的一等獎,也有本事用實戰經驗總結一套“泡妞攻略”,他有本事總結出當前世界社交產品的分類和創業切入點,也有本事和投資人反覆周旋爭取回公司的利益......

從他身上看到了同齡人不具備的成熟——成熟的思考與成熟的決策能力。

他也是與其他 Visit 的公司創始人相比最特別的一個:沒有漂亮的背景,沒有行業多年的經驗,但這並不影響他取得成功。祝好運。

#多人行,必有我師#

如前面所說,我們真驛站班級的 25 個同學,每一個人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這些天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一起喝酒,一起遊戲,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做最深入的交流。

如果說這些同學中讓我選擇一個印象最深的,我會選擇白晨。

我欣賞他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希望具備的,但卻還沒有辦法做好的素質——非常的穩重、踏實、低調,而又能夠做非常深刻睿智的思考。

當然,這也許和他的經歷有關。

他也許是我們整個班級中僅有的作為合夥人創立公司,並且完成產品,到上線盈利。

同時,又很不幸地經歷了公司的一系列內部鬥爭,要去面對友情、利益、以及自己內心所向往的東西的痛苦的抉擇......

這種可能電影裡才能看到的“狗血”體驗,也給了他足夠的成長和心態上的沉澱。我非常佩服!

自我反思與重新理解

我們的愚蠢很多時候來自於我們的無知,我們站在“愚昧之峰”俯瞰芸芸眾生,自以為是的以為掌握了那些規律和方法。

而真驛站則帶我們去看到那些真實的世界,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並不知道別人是怎麼工作的,我們也並不知道別人是怎麼生活的。

從而讓我們收起那些“傲慢”,重新去做思考。

正如前面所說,真驛站給了我很多對自我的重新思考:

#跳出自己的舒適區#

習慣了一個生活狀態,過得越來越舒服,一定是有哪些地方不對。一個人想要成長,需要不斷的去吸取知識,去看外面的世界,和更多的牛人請教。

尤其是我這樣的技術同學,不應該只盯著不斷出現新技術,更應該對整個行業,對產品,對真實的生活有所感悟。

#勇氣+真誠+堅持 #

這是我這些天來最大的領悟,也是我總結到的創業成功秘訣。那些成功的創業者,大多具備這樣的品質。

特別對於早期而言,我們可能一無所有,但我們要有開始出發的勇氣,要有能夠打動他人的真誠,按照正確的方式不斷堅持下去的耐性,就會驚訝地發現很多東西會來配合,會擁有的越來越多。

#要更加努力#

當你發現身邊的人都如此優秀,但卻又如此努力,並且又如此年輕的時候,這種親臨現場的觸動會讓我有更大的緊迫感。

真驛站的 9 天,我看到了太多的新鮮事物,也看到了太多自己的不足。創業需要自己變成全能選手,要更加努力,做好隨時都在“現場直播”的準備。

最後,感謝真驛站活動,感謝真格基金的工作人員,感謝我們這一期的同學們。我愛你們!❤️

https://zf.mikecrm.com/Oscmv4

進入真驛站滾動申請報名表,瞭解更多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