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殘害手足,為什麼卻不敢動父親李淵

當我們提到唐朝,第一個映入腦海裡的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名氣為何如此大,這不僅因為他當了皇帝后,使整個唐朝處於盛世,還在於有很多話題都是出自他的身上。什麼他的皇后,他的女兒,他的兄弟,他的父親。只要是和他相關,都能演變成一部長篇小說了。我們知道李世民這個皇帝和清朝的雍正皇帝一樣身上都留下了一個詬病。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不正。他們能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不是因為皇恩浩蕩從太子之位順理成章的當上皇帝,而是靠著自己爭取而來。這個爭取並不是一致對外,而是和有血緣關係的兄弟互相殘殺的。說到唐太宗,除了和他哥哥之間的恩怨,他和他的父親—李淵之間的關係也是經歷了好幾次的變動。

李世民殘害手足,為什麼卻不敢動父親李淵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幾個兄弟都在這場政變中失敗而亡。很多人都對這些人感到同情,其實作為後代的人,我們回顧歷史不必為了這些打打殺殺而傷懷不已,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是定局,並且就算我們該傷懷也不應該是對這些失敗的謀劃者,也不應該是成功的號角者。我們最應該傷懷的是唐高宗。為什麼是他呢?

李世民殘害手足,為什麼卻不敢動父親李淵

一個父親用盡了自己的一生辛辛苦苦為自己的兒子打拼的江山,本意是為了安享晚年、卻到了最後淪落到兄弟殘殺,骨肉分離的地步。所以作為一名局外人,你是該對引起老父親傷心的不孝者贈上慶賀他榮登寶座的鮮花呢?還是對痛失家人的悲傷者獻上寬慰他要想開的花圈?就算你要獻上花圈,也沒有接花圈的人了,他們的家眷也都被扣上罪名,處死。所以在皇族沒有血緣關係,只有利益關係,沒有閤家歡樂的團圓,只有萬人朝拜的虛榮。

李世民殘害手足,為什麼卻不敢動父親李淵

唐太宗能把沒有熱性的毒酒和冰冷的砍刀送給他的兄弟們,為什麼不結束一直不贊成自己登上寶座父親的生命呢?關於父子關係,現在和如今也是不同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觀念也發生著變化。在如今只要是生的兒子,大家都對他投來同情的眼光,如若是女兒,大家都會拍手稱快。這在古代來說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很普遍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養個兒子壓力太大,其實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而男孩卻除了吃喝玩樂,連個暖心的話也不會說。對於這個家庭中的父親來說,現在都特別喜歡女孩,而父子關係則是非常緊張的。在古代,因為隔著等級森嚴的儒家思想,父子之間即使再有什麼矛盾,也不會挑明,李世民和李淵之間就是如此。

李世民殘害手足,為什麼卻不敢動父親李淵

在唐朝建立之前,一直都是李世民幫襯著父親李淵東征西伐,很多開國的功臣也都是出自李世民的手下。李淵也對這個兒子充滿了很高的期望,也有這個意願讓他登上太子之位。可是當時的李世民並沒有這個想法,拒絕了父親的安排,而他的哥哥李建成認為他的拒絕其實是另有圖謀,於是處處挑這個弟弟的毛病,一直到引起了李淵對李世民的猜忌之後,兄弟倆個的關係徹底決裂了。一個人對權勢的貪戀遠遠超過了皇室中的兄弟之情和父子之情。

李世民殘害手足,為什麼卻不敢動父親李淵

李淵最是忌諱自己的兒子對皇位有其他心思,就算是太子也是如此,更何況李世民在當時還只是個王爺。其實李淵對這個兒子並不是一如既往的厭棄,而是經過了小人的挑唆,中間有了隔閡。所以當唐太宗把這些冰冷的毒酒,弓箭賜給自己兄弟的時候,他對自己的父親也不全是怨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古代的君臣關係大於一切。他揹負殺兄弒弟的罪名,是因為他背後還有很多拿自己一家人的性命和他賭一把的人。他的目的達到了,就算自己的父親恨他,他也不想再揹負弒父的罪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