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丨孫中山

文人書法大家旭宇先生詩書之外,常年徜徉於傳統文化的經典閱讀。其有感於偉大復興的時代,通過以點帶面,探賾鉤深,選取代表性歷史人物和事件,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文人札稿形式開啟與歷史經典的對話。奉獻出其對民族歷史傳統文化的現代解讀。

《寄給歷史之書札》凡30則,其所對話歷史人物既有帝王、聖哲、忠臣、武將,又有詩人、書家等,涉及歷史傳統文化各個方面。其語言既莊重,又詼諧幽默,具有豐富的思想性、學術性、可讀性。讀後給人以啟發、思考和回味。旭宇先生是中國書協原副主席、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中國楷書研究院院長等多個頭銜。但他最認可的是自己永遠是農民的兒子,是一位終身向學的學人。他同時又屬於兩個族,一個是草根族,一個是追星族。他所追之星,不是娛樂圈明星,而是歷代先賢聖哲。先生把與這些歷史人物的對話看作是接受民族優秀文化的洗禮和再教育。其中既透露著歷史沉澱傳承的厚重,又體現著時代精神的鮮活。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2017年春連續在《書法報》發表後,引起書界及社會巨大反響。《書札草稿》也被收藏家攜去珍藏。書法評論家李庶民、西中文、張瑞田、胡湛、陳智、邱世鴻等,認真閱讀,仔細剖析。認為《旭宇寄給歷史之手札》以簡明的語言,批判或肯定諸歷史人物。其既具經典傳統性,又具有時代的文化審美屬性。其既是當代的,也是屬於歷史的。

自本期始,我們將逐則分期轉載發佈,並附我們不成熟的闡釋。讓我們一起再次分享文人書法大家旭宇先生的歷史穿越之旅。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丨孫中山


丨寫在前面丨

我是草根族出身,一介書生。雖所學不深,但終身向學,並且認為生在中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是我人生一大幸事。在度過的幾十年間,接受華夏先賢聖德的洗禮,接受他們的教育,成為他們的粉絲,明瞭一些事端,“滌穢濁兮存正靈”,該是何等的自豪和快樂。

中庸之道,是人間正道。環顧世界,唯有我華夏文明有此盛德,並且自古至今發揚光大,永不斷流。這是天道,以人為本,國強不霸,惠澤四鄰。天之道上善若水,有百利而無一害,行之正而彌之遠,是以華夏文明數千年永放光芒。雖然曾遭外來之侵,但我國文明總是使那些外來江河融匯一起歸於華夏之大海。因之,我們文化自信!

細數自己走過近八十載路程,唯孔子教我以正,唯老子啟我以清,唯釋家示我以和。五十年前,我開始讀老子的《道德經》,那時迷濛不知所言,但一直讀著,近晚年才有些感悟。得知“修德於身其德乃真”,從自身做起,常思己過,消除穢濁,以存正靈,並以“正靈”聆聽聖賢教誨,悉心感知,以此察史觀人,於是有了些想法隨時記錄下來,並於去年拈筆成文,題曰《寄給歷史之書札》,計三十通,獲《書法報》之支持,闢版刊發。其草稿雖書寫狼藉,亦被一藏家索走,也交給另一家出版社付梓。一份書札,兩家出版,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只是喜歡讀些古書。在偉大時代的今天,有領袖的號召,感知前賢的心音,在躁動的年代能使自己的情懷安靜下來,享受一下清福,得到一些啟示和惠澤。尤其是老子之學讓我畢生追尋,那樣的一種大智慧常使我拍案稱絕,天門頓開。讀著,讀著,有時夜間坐起來領會深奧,冥想兩千多年前聖賢的音容厚貌,句句真言,心神嚮往之。

於是開始寫些手札。此後,我又與好友郗吉堂合作,撰寫了三十篇《老子與書畫》短文,擬於二〇一八年歲始在《書法報·書畫天地》刊出,算是我學習老子心得之點滴。感恩先賢,感恩偉大時代,感恩天心清若水。

“好讀書不求甚解,鼓瑟足以自娛”,此語應是寫照於我,才疏學淺,筆墨不精。媳婦再醜總是要見公婆的,深望各大方家不吝賜教,在此致以深深的謝意!

旭宇寫於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太行東麓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丨孫中山


書影

丨簡介丨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生於廣東省香山縣(即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二千年帝制”。孫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丨孫中山


草稿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丨孫中山


正本

丨釋文丨

中山先生大駕尊前:

吾以為先生乃近代之聖賢,再至堯舜之上也。推翻二千年帝制而弗居還權於民。崇高之舉何能為之,然先生積勞成疾英年早去,華夏失去一大變革也。

崇拜先生之後生 白陽再拜

丨解讀丨

本札立意高遠,謀篇謹嚴,以宏大氣勢,開闊視野,胸懷,寫歷史人物,敘歷史事件,發深深的歷史感嘆,堪稱散文小品佳作。

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地位,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推動,對中華民族精神建設的引領,史述史論皆有讚辭讚頌。但旭宇先生此處再度提及這位歷史偉人,深湛的歷史目光所注意到的是孫中山於帝制被推翻,聲震中華,名重舉國之際,毅然一展政治素懷,還權於民。國是在前,重任在肩,行南北和談,臨時約法,只為策數,唯掛印去官,不圖威權,不戀舊棧,方盡顯偉大的先行者的高風亮節,如日有光輝輝耀千古,溫暖人間。中山先生政治風範之高尚,當凸顯其政治道德之偉岸。中國古代社會制度,自始皇以來,帝制二千年,自禹以降,家天下四千年,人間行事,一曰為欲,再曰為私。是中山先生摒去帝制,終結家天下,以承續堯帝、舜帝時代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之世風,以揚盛世政風本盛德之風。中山先生功德蓋世,赫赫然,亦煌煌然。旭宇先生文貫千古,以民族文化之在與民族精神之在,品鑑古往今來,稱頌中山先生在那樣一個特定的文化與社會態勢下“弗居”大位而“還權於民”是“高尚之舉”,“當齊堯舜”。僅此,旭宇先生之清識,自有其深,是別於諸史家,亦為一史家。

旭宇先生在札中對孫中山還權於民之業未竟而去深為痛惜,這是一聲歷史之嘆。歷史自有軌跡,時光隧道中的時與世總要前行。當中山先生的壯舉與清舉作為文化精神與民族精神被感知時,還權於民必有的題中之義“天下為公”,也就會重新呈現在歷史面前。

在中山先生身後一拜再拜的旭宇先生,自稱“後生”而非後學,也是紮實有趣。

丨藝評丨

《書札草稿》所展現的原創意義和文獻價值是值得推崇的。從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來看,此件旭宇先生七十歲後具有典範意義的精心創作,對於書家個體顯然可以稱得上是代表性作品;而從旭宇先生的藝術水準和在當代書壇的影響來看,此件作品對於當代書法界也堪稱代表這個時代的一件重要作品;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原創性、文獻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特徵也必將會越來越顯現其價值所在。

——陳智,安徽省書協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丨作品丨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丨孫中山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丨孫中山


丨藝術家丨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丨孫中山


旭宇,號白陽,著名詩人、當代文人書法大家、一級作家、編審。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屆副主席,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名譽主席、河北省政協文史館名譽館長、河北省政府參事等職務。其大半生從事編輯、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工作。

他繼承了中國文人的優秀傳統,將書法與中國文化結合起來。旭宇先生以其數十年不懈的耕耘,在詩、書、學諸方面都多有建樹,並取得了突出成就,享有極高的聲望和榮譽,是當代詩壇和書壇的領軍人物。他的詩,關注時代,正氣高亢,剛健清新,自成一格,在詩壇影響深遠。他的書法,楷、行、草皆善,彰顯出全面大家風範。行書宗法晉韻宋意,飄逸勁健,富有書卷之氣。楷書化魏融唐,率意和自然,是其今楷理念實踐的全新範式。草書創作,達到了飛揚暢達,連綿貫通的高妙藝術境界。

他在學術上獨具創見,體現了他豐富的學養,他倡導詩書互化的學術思想和適應時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揚“蘭亭精神”等,都為詩壇、書壇所重。旭宇先生詩書學兼修,德藝雙馨、品格高尚為社會所稱譽,是當之無愧的全國藝術大家,在當代文壇具有典型的範式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