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多彩貴州傳統工藝振興對話(七)在黔東南州舉行

12月13日至14日,“非遺創新設計論壇——2018多彩貴州傳統工藝振興對話(七)”在黔東南州舉行。來自省內外領導專家、學校代表、行業協會負責人、非遺傳承人、企業家等兩百餘人齊聚一堂,共話非遺創新設計,碰撞智慧火花,為貴州傳統手工藝振興發展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建議及對策。

2018多彩貴州傳統工藝振興對話(七)在黔東南州舉行

非遺創新設計論壇——2018多彩貴州傳統工藝振興對話(七)現場

據介紹,黔東南州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53項,是世界苗侗文化遺產保留核心地,是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半壁江山,更是多彩貴州傳統工藝振興的核心力量,打造好當地苗侗文化對推動貴州傳統工藝的創新和振興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陳文祥表示,非遺文化已經“飛”出貴州,“飛”出國門,走向世界,相關院校要積極探索構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多元一體集團化辦學機制,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一體、師傅帶徒”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為各大企業培養現代傳承創新型人才,助推“傳統工藝產品”黔貨出山。

“傳統工藝最寶貴的是興趣和激情,創新最關鍵的是天賦,我們要將貴州富有的民族元素文化利用起來,巧妙地將各種圖案結合到一起,以獨特鮮明的品牌內涵,詮釋每個飾品富有個性化的產品設計理念。”丹寨國春銀飾公司總經理、銀飾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國春介紹,苗族銀飾以其多樣的品種、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藝而聞名。每件作品都有著不同的設計理念,特別要在細節處理上有層次變化,要將傳統工藝品打造成高端的旅遊產品、藝術品和紀念品,創作出更加精湛的銀器產品。

2018多彩貴州傳統工藝振興對話(七)在黔東南州舉行

陶壺上的“非遺文化”

“經過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點綴景泰藍後,我們的產品在許多銀飾店已經變成了爆款,但創新步伐是永不止步的。”王國春對記者說,“要將創新理念根植於每一個匠人心間,讓傳統技藝代代相傳,做到傳統樣式有新意,創新發展有非遺文化因子。”

“振興對話為我們開創了更多新思路和銷售新渠道,現在我們也慢慢開始接觸電商。”在黔苗繡藝繡娘吳曉莉看來,傳統工藝只有不斷創新才會創造出人們喜歡的產品,以前銀飾多是用在在服裝上,現在做成了包、耳環、工藝產品等裝飾物件後,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量上去了,收入也能增加不少。”

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李安鵬認為,對話是大家一種智慧、思維的碰撞,對於傳統工藝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傳統工藝具有歷史傳承和和民族地域特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握和利用好當地的非遺文化資源,有助於促進就業創業,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希望本次對話,對黔東南的傳統工藝發展和創新有所啟迪。

據瞭解,此次活動為期兩天,與會人員共同圍繞非遺保護、弘揚、傳承、創新、發展等方面進行研討交流,同時對提高手工藝產品的設計、製作水平和整體品質,知識產權保護,民族文化圖案傳承創新,銷售渠道方式的轉變,現代學徒制人才培育,弘揚藝術文化精神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2018多彩貴州傳統工藝振興對話(七)在黔東南州舉行

丹寨國春銀飾公司總經理、銀飾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國春接收記者採訪

此外,此次活動還舉行了論壇交流;參觀了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粹傳人眾創空間;開展了以“傳統工藝振興與脫貧攻堅、傳統工藝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非遺與當代生活)、民族文化產業工匠現代學徒制培育模式”等為主題的對話活動。

據悉,本次振興對話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傳統工藝貴州工作站、黔東南州文體廣電局、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貴州黔粹傳人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秦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