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唤醒了美国这头沉睡的雄狮,使其从中立转换成二战参与者?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美国参与了许多军事冲突,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注意到战争的后果,尤其是对那些未构成直接威胁的战争。“一战”时,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决定美国维持中立,使得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当时的国务卿威廉姆·詹宁斯·布莱恩以及许多其他政府官员和公共意见都十分支持他的决定。但1915年5月7日,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U型潜艇在爱尔兰外海击沉,造成将近1 200人死亡,超过10%遇难者是美国人。全世界人民都表达了强烈愤慨,除了英国和美国。虽然威尔逊总统向德国发送了一系列半威胁性质的信函,但他试图保持平静,不鼓励美国参战。尽管德国取消了其U型潜艇战政策,但最终却是美国的商业利益避免了对德国开战。

是什么唤醒了美国这头沉睡的雄狮,使其从中立转换成二战参与者?

一战

1917年,美国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几乎没有做任何战争努力。但1918年春天,由于动员措施颇有成效,成百上千的美国人应征入伍,当年早秋便有100万人奔赴法国。德国先于美国参战,但其士兵人数却远不如美国多;因此,德国撤退了,1918年11月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标志着战争结束。尽管美国在20世纪前半叶仅仅是一个懵懂起步的超级大国,但她表现出了强大的灵活性与独特的军事才能,改变了全世界关于美国是一个孤立国家的观点,从而改变了全球权力分布的动态。

是什么唤醒了美国这头沉睡的雄狮,使其从中立转换成二战参与者?

美军

“二战”后,由于战争带来的巨大经济刺激,美国工商业蓬勃发展,制造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势头。美国与全球工商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却丝毫没有参与国际地缘争端的诉求。当欧洲、亚洲与非洲出现了政治紧张局势时,国内孤立主义者的思考方式却再一次盛行。尽管亚洲与欧洲已经爆发大规模冲突,美国的军事准备工作却逐渐减少。决心重新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德国于1936年同日本达成协议,为轴心国打下基础。随着各类全球冲突加剧,政治中立的美国向战争提供了军事、工业与给养,极大地充盈了国库。

是什么唤醒了美国这头沉睡的雄狮,使其从中立转换成二战参与者?

二战

但是并没有任何协议说明美国不应参战,而且这场战争已经实际卷入了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富兰克林·罗斯福希望参战,尤其是鉴于他与温斯顿·丘吉尔的友谊,可是美国的孤立主义者派系过于强大。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造成超过2 000名美军士兵牺牲。4天后,德国宣布对美国开战,此时发生的事情令人惊异。美国人民受到统一精神的感染,美国一夜之间从中立国变成了盟军忠实的一分子。

是什么唤醒了美国这头沉睡的雄狮,使其从中立转换成二战参与者?

富兰克林·罗斯福

在美国加入“二战”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向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在了残暴的轴心国面前。但日本却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唤醒了美国这头沉睡的雄狮。美国有能力将年轻人从城市、郊区与乡村派往世界各地战斗,将年轻女士召入工厂制造飞机、坦克与迫击炮,这种能力任何国家都难以想象。通过美国的工业实力与决心,美国改变了历史进程,将残暴的独裁者赶出了世界。

美国与苏联是“二战”中崛起的两个超级大国,拥有不同的自由、经济、地缘策略等观点,这最终导致战略僵局的出现,即“冷战”。尽管事实上有许多国家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才实现自由,但18世纪晚期,若不是法国与其他国家的帮助,美国也不可能赶走英国而获得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