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商业繁荣下的蹴鞠运动,有明星,有联赛

北宋的商业在历朝历代中是最繁荣的,这得益于北宋政权的国策偏重于文治而非武功。这种政策既促使了文化繁荣,同时也对商业繁荣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除此之外,它的另一个促进作用却意外地体现到了体育运动中,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在北宋大行其道的全民蹴鞠运动。

北宋商业繁荣下的蹴鞠运动,有明星,有联赛

蹴鞠运动

蹴鞠,起源于战国时期,到了汉朝之后从一项表演项目演变成兵家的练兵之法。汉朝有人曾经撰写了《蹴鞠二十五篇》,班固在修《汉书》的时候把它列为了兵书。可见,蹴鞠运动与兵家练兵有很大的关系。

蹴鞠在北宋并不用来练兵,而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大力发展。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成为了蹴鞠运动的拥趸。

北宋商业繁荣下的蹴鞠运动,有明星,有联赛

现存的蹴鞠实物

北宋蹴鞠所使用的球与前朝都不同,球外壳用十二片皮制成,密砌缝制,不露线角;球壳内部用动物尿泡充气而成。这样既保证了球的圆形又保证了球的弹性。可见北宋人对于蹴鞠球的制作着实耗费了心思。

北宋的蹴鞠比赛每队各十六人,在球场中心设置一屏障,上面有一个略大于球体的孔,名曰:风流眼。踢球的时候先由"球头"发球,依次传给"跷球"、"正挟"、"头挟"、"左竿"、"右竿"、"散立"等等。这样传遍一圈之后才射进中间的"风流眼"。如果没有射中,则再次传一圈;如果射中,则由对方球队继续上述动作。比赛结果以规定时间内射中"风流眼"次数多的为胜。

北宋商业繁荣下的蹴鞠运动,有明星,有联赛

蹴鞠表演

除此正规比赛之外,蹴鞠还有多种多样的玩法,比如纯粹以表演性质的花式蹴鞠,这种蹴鞠叫"白打"。这种表演项目类似于现代的足球表演,要求表演者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来触球而不落地。

蹴鞠运动在北宋得到了大力发展,元代钱选所画的《宋太祖蹴鞠图》就是描述宋太祖赵匡胤和大臣门蹴鞠的场景。可见,北宋皇帝大多都是蹴鞠的爱好者。

北宋商业繁荣下的蹴鞠运动,有明星,有联赛

宋太祖蹴鞠图

同时,蹴鞠运动也流传到了民间。不论是楼堂馆所内的蹴鞠表演,还是贩夫走卒干完活后都要来几把蹴鞠运动,蹴鞠运动在民间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因此,北宋的民间也顺势而为建立起了类似于现代足球协会的组织。更有甚者,民间还组建起了类似于现代俱乐部的团体组织。史料记载,北宋最具影响力的就数叫"齐云社"的蹴鞠团体。

蹴鞠在北宋的大力发展还衍生出了许多行业。比如以蹴鞠为生的蹴鞠运动员,他们靠到处比赛和表演为生。他们不仅可以登上皇宫宴会,还可以在闹市的楼堂馆所表演,而且他们的"身价"还很不菲。

北宋商业繁荣下的蹴鞠运动,有明星,有联赛

赌坊

不仅如此,蹴鞠还促生了赌博行业的兴起,赌坊的另外一个经营项目就是赌球。赌球也讲究压盘、开盘,这大概是历史上最繁荣的博彩行业吧。

我们现代人对于北宋蹴鞠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其中有一个人物叫高俅,他就是靠高潮的蹴鞠技艺进入官场,后来陪宋徽宗踢球被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可以算做那个时代的球星了。虽然高俅是小说里的人物,但在北宋时期,靠蹴鞠成名并且转行的大有人在。有的幸运进入了官场,有的幸运进入了商界,而且功成名就的不在少数,而那些不怎么幸运的也可以靠着自身的技艺赚取丰厚的报酬。

北宋商业繁荣下的蹴鞠运动,有明星,有联赛

蹴鞠在北宋民间的兴盛

蹴鞠在北宋的大力发展既有商业繁荣的原因,也有历史发展的原因。但是全民对一项体育运动的狂热也反映出那个时期北宋在政治上的平稳和商业上的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