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之窗|阔别95年之后,我们与你相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018年12月25日早,阔别已久的李峪青铜器,在几经命运的辗转,颠沛流离,终于回归了自己的故乡—大同,并携带着上海博物馆数十件珍贵的文物在大同市博物馆与我们相见。虽然别离95年,早已庭前花谢了,但是家乡人对它们的思念和社会人士对它们的热爱丝毫不减。大同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也终于与它们相见,与数千年的青铜器擦出了曼妙的火花。

志愿者之窗|阔别95年之后,我们与你相遇

上午10点整,主题为“诗中吉金,其华灼灼”的展览拉开帷幕,此次上海博物馆和大同市博物馆共同推出的“青铜器展”就是以《诗经》为切入点,将游客融入《诗经》的意境中,与观展的游客产生共鸣,使其身临其境,更好的通过《诗经》和青铜器物了解到它们背后的故事与渊源。

志愿者之窗|阔别95年之后,我们与你相遇

开幕式之后青年志愿者们分成两批,一批观看了以“鲜卑历史”为主题的5D影片,另外一批指导帮助小学生志愿者们完成对青铜器的临摹。两个活动旨在用先进的技术来宣传历史文化,提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意识。

志愿者之窗|阔别95年之后,我们与你相遇

此次大同市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特展活动,使大同大学青年志愿者们对东周时期的青铜器和《诗经》文化有了一个更深层次地了解,也提高他们在日常志愿服务活动中对文化的宣传、对中国传统的保护的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