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影視眾籌的成功案例矇蔽了你的雙眼,為你帶來影投四原則

那麼影視眾籌目前的行業狀況是什麼樣的呢?大家可能都知道《大聖歸來》這部電影就是通過眾籌大獲成功的標杆,當時投資的89位眾籌投資人,合計投入780萬元,最後的收益可以獲得本息約3000萬元,接近4倍,《大聖歸來》眾籌的成功案例,也促使影視眾籌達到了高峰。


別讓影視眾籌的成功案例矇蔽了你的雙眼,為你帶來影投四原則


相信看到這裡很多人都開始對如此高的收益表示激動了,但是我們再看看其他案例:《女漢紙真愛公式》當時眾籌的投資人是以總成本4300萬元進的 ,最後累計票房6327.7萬,按照中國電影成本收益比來算,一部1000萬成本的電影需要3000萬票房才能收回成本,因此這部電影歸結於項目投資人基本虧損達到50%。


別讓影視眾籌的成功案例矇蔽了你的雙眼,為你帶來影投四原則


再舉個例子《喜樂長安》當時眾籌的投資人是以總成本3000萬元進入的,最後這部電影的票房176萬,基本賠的連底褲都不剩了。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說,那麼既然股權的影視眾籌風險這麼大,那我只投債券的不就好了?這種想法看起來似乎是正確的,但是這次《葉問三》的票房造假危機將很多參與債券眾籌的投資人也坑了一把,金鹿財行向投資者出售了以《葉問3》電影內地票房收益權為資產的理財產品後由於母公司涉及票房造假,股價暴跌,金鹿財行也出現了兌付危機


別讓影視眾籌的成功案例矇蔽了你的雙眼,為你帶來影投四原則


因此投資這種事情,自己能準確識別出風險比寄希望於一些保本協議更加靠譜。

關於如何控制風險

隨著越來越多的影視眾籌案例陸續上市,最後我們就能看到哪些是真正賺錢的,哪些是給別人抬轎的,總得把握四個原則:

1、投資方私募份額溢價拆分堅決不碰;

2、片方(非導演主演)沒有知名成功案例堅決不碰;

3、投資預算明顯離譜的堅決不碰;

4;投資構成遮遮掩掩的堅決不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