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激發新物流 共享快遞盒和無人車等漸流行

新零售激發新物流 共享快遞盒和無人車等漸流行

當下正火的新零售正在激發物流業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可重複使用千次的共享快遞盒、為城市中那些“骨灰級”懶人送貨上門的無人車、在農村上空空投包裹彌合物流“最後一公里”的工業級無人機等22日在南京亮相。

當日,“2018中國國際物流科技博覽會”在南京舉行,來自13個國家及地區的260家知名物流企業和機構參會,展現綠色物流、智慧物流的新“玩法”。

展廳中亮黃色、大小不一的共享快遞盒吸引了眾人注意。這個取名為“漂流箱”的共享快遞盒,正是為了嘗試快遞包裝循環使用的可能性而“誕生”。

據統計,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為313.5億件,共耗用編織袋約32億條、塑料袋約68億個、包裝箱37億個、膠帶3.3億卷。在電商日益發展、快遞迅速增長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快遞包裝浪費、汙染環境等問題。有機構數據顯示,在中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則為85%至90%。

新零售激發新物流 共享快遞盒和無人車等漸流行

蘇寧物流集團物流研究院研究員王小剛告訴記者,他們設計的共享快遞盒,是可降解塑料材質,極限壽命為重複使用1000次,“肚量”可容納3C、母嬰、易碎品等快速消費品。電商自營商品出庫後,可通過共享快遞盒抵達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取出所購商品後,可將共享快遞盒還給快遞小哥,或送到代收點進行回收,如此達到循環使用的效果,減少包裝浪費和環境汙染。

王小剛說,目前,共享快遞盒已在全國13個一、二線城市投放了20多萬個,受到崇尚環保方式的年輕人的歡迎。

無人車、無人機早已不新鮮。而一些長相另類、定製版的無人車、無人機,成為新零售的“好幫手”。

城市中的新零售,以“社區生活圈”“下單30分鐘送貨上門”等為重要標誌之一。記者在展廳中看到一款“臥龍一號”無人車。這種車“身材”敦實,可根據送貨地點,自行規劃路線行駛,還會“搭乘”電梯。據介紹,這種無人車專為足不出戶的“骨灰級”懶人送貨,已在南京、杭州交通情況相對簡單的工業園區、大型企業、高檔小區中投用。

在農村推行新零售,環境更加複雜,其中一個方面就體現在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的成本高、難度大。“如果鎮到村的距離在10~20公里,貨又不多,單獨配送一趟就很不划算”,王小剛解釋說。他們研發的工業級無人機,可載重7kg貨物,在農村進行空中投遞。目前,這種無人機已在江蘇高淳、浙江安吉、安徽懷遠等地擁有了4條固定航線。

傳統物流行業也在形勢“倒逼”下,不斷升級“變身”。臺資企業金鋒馥輸送機械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葉何富對此很有感觸。以他們製造的物流輸送設備為例,在他印象中,10年前的貨品分揀,主要是依靠“半自動化設備+人工”來完成;如今,用於電商的快遞分揀機,每小時可分揀1.5萬件快遞,效率不可同日而語。“我們的大客戶主要是電商、快遞公司。他們要求設備不斷升級換代,也使得我們的業務額也水漲船高,去年產值為3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今年產值將達5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