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祝你們一家幸福快樂

我評價電影有兩種標準。

一種是看的時候出一身雞皮疙瘩,一種是看完的時候心裡很暖。

前一種是因為某一個鏡頭、某一處配樂、某一組剪輯,符合這一種的一般電影語言都極為突出。

後一種是身體裡感受一股暖流,符合這一種的可能電影語言並不突出,但它能讓我共情。

昨天上映的《四個春天》就符合後一種。

它讓我很感動。

《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目前《四個春天》的豆瓣評分維持在8.8分。

本片去年曾在FIRST青年電影展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獎,併入圍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與最佳剪輯。

導演陸慶屹並不是科班出身,對電影專業都一無所知。

他在剪輯的時候,花了2000塊錢買電影方面的書籍,一邊看一邊學習剪輯。

由於是個門外漢,之前沒有剪過片子,連用的剪輯軟件都是朋友幫忙裝的,他自己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初剪。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為了專心製作《四個春天》,他每天要剪十幾個小時,那段時間他半年都沒上過網。

作為一個資深的北漂,他在北京已經闖蕩了將近30年的時間。

他學過油畫、當過酒吧駐唱、幹過出版、開過廣告公司,還曾經在貴州羅甸當過半年的礦工。

他的哥哥陸慶松也在北京工作生活,現在是清華大學的一名音樂教師,《四個春天》的配樂就是由他哥哥一手包辦的。

《四個春天》講的其實很簡單,從2013年到2016年,導演用了4年的時候,回到貴州獨山老家記錄他父母的退休生活。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本片始於陸慶屹的一篇日記《我爸》,只用了一個晚上,他的豆瓣就多了7000多的關注。

這篇日記傳播之廣,他本人都感到吃驚,豆友們的關注讓他開始回顧他父母的“日常”。

2013年的春節,他拿著一臺尼康D800,回到老家開始記錄父母的生活,《四個春天》就從這個開始了。

剛開始,他只是拍,並沒有想製作紀錄片的想法。大約拍了兩年之後,他才覺得有必要把之間記錄的點滴片段彙總成為一部紀錄片。

這還多虧他當初她看了一篇侯孝賢的訪談,要不然可能就會有後面的《四個春天》了。

在那片訪談裡,有一段講的是一個電影系的學生問侯導,他學電影,卻不知道如何拍。

侯導回答說想拍就去拍,不拍怎麼知道開始。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用導演自己的話說,他用了4年的時間,呈現了他的老家20年的變化。

不單是他的父母,還有他已故的大姐,同為北漂的二哥和他自己。

他用鏡頭捕捉到了一個平凡家庭獨有的詩意。

他的老家在貴州省獨山縣,父親陸運坤是位退休教師,在學校裡教物理和音樂。

導演說他父親陸運坤會小提琴、二胡、鋸琴、笛子、手風琴,總共算起來有20多種樂器。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陸運坤上大學時候參加過軍樂隊,對於音樂的愛好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除了音樂,陸運坤的愛好極為廣泛,喜歡攝影,一出門就帶著一個小DV。

他們家的家庭錄像都是他父親拍的,不但拍,那些視頻都是他自己製作的。

母親李桂賢也是為退休教師,跟導演的父親一樣,沒事就唱上兩句,跳上兩段。

老兩口的生活有煙火氣卻也很詩意,沒事就去爬爬山,有時父親陸運坤與母親李桂賢還用二胡一起拉一段地方戲。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笑容時常掛在母親李桂賢的臉上,“哉呦”、“安逸”是這老兩口的口頭禪。

他倆一路走過來,什麼苦都吃過,但什麼都難不倒他們。

在陸慶屹寫的《我爸》裡,有這麼一段故事。

他父母當初下鄉的時候,因為所住的鎮子條件不好,平時做飯都成問題。

其他的老師都是愁眉苦臉,他父母揹著柴刀就去上山砍柴,就算要走十來裡的路也不當回事。

後院就挨著山腳,他們就去就去借來兩把大錘,回家就去開山劈石,硬是自己錘出了兩塊地。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自己挖泥,自己屯地,自己種菜,白菜、小蔥,什麼容易種就種什麼,再養上點雞鴨。

他們家的伙食就慢慢改善了。

有空的時候,就在菜地邊種上李子樹和葡萄,幾年之後,全校師生都能享用。

用導演的話講,他的父母生命力都極旺盛,沒有什麼困難能難得住。

影片一共有四個章節,從2013年開始,到2016年結束。

導演不僅僅用過年回家的時候拍,因為他是個攝影師,工作比較自由,有時會回家一直拍到開春。

光雜七雜八的素材就有250個小時。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影片中的很大一部分,他的父母都是在做飯、唱歌、擺弄樂器,對於生活他們很知足,他們會對著機器,興奮地說著,燕子又在家裡壘窩了,樹上的麻雀又多了。

晚上,父親在房間裡,用他二兒子慶松裝的電腦,聽歌,一邊聽一邊唱;母親就在另外一個房間裡用縫紉機縫衣服。

一起生活了50多年,導演只見過他們吵過一次架,還只是因為洗菜。

看著紀錄片的時候,一直在跟著笑,覺得他們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父母形象。

溫文爾雅、武藝藏身、開明包容。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父親說,每天至少要為家裡做一件事,

母親在燻臘腸的時候,會對著鏡頭跟導演說,人就算再有錢,也要居安思危,不要失去自己生活的能力,處處才能顯出自己的自立自強。

就是有這樣的父母,才有這樣優秀的子女。

大姐慶偉在東北上大學,紮根在了東北。

影片裡有一個故事很逗。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有一次她跟三弟慶屹一起坐火車回老家,在車上跟人聊天。

對方以為她是80後,沒想到她還比人家大了四歲,那個人還以為她和三弟是夫妻,說她倆有夫妻相。

《四個春天》雖然是四個章節,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在“第二個春天”的後半部分,大姐慶偉因病去世,全家遭受了重大打擊。

導演也沒有過多地去展現他們的悲傷,但是卻可以感到,這個家裡突然缺了點什麼。

在大姐住院期間,他們老兩口住在醫院陪護,在外人面前,他倆很堅強。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從前的歡聲笑語變成了愁雲慘淡,甚至可以聽到,在把他大姐的靈位迎回家的時候,導演一邊拍,一邊哭。

大姐的因病離世,對老兩口的打擊非常大。在 “第三個春天”裡,母親的笑容變得很少。

她開始思考,要是自己去世了,誰來照顧自己的丈夫。

他倆外出散步,也總是會去大女兒的墳前轉轉;吃飯的時候,母親會在桌子上多擺出一套碗筷。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父親打開電腦,不再聽音樂,開始看自己以前製作的家庭錄像。

從1997年春節一家團聚時的影像,一直看到2011年他們老兩口帶著大女兒出去玩的影像。

他們沒有把悲傷放在臉上,而是留在心裡。

在“第四個春天” 裡,有一個段落,父親把她叫進廚房,廚房裡多了一臺電視,父親給母親看了一段自己製作的視頻。

視頻裡面配的是慶偉唱的歌,母親在一旁默默地擦眼淚。

兩年過去了,大女兒的離世還是他們刻意迴避的話題。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時間過去了兩年,從前那個樂觀堅強的母親才再次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看《四個春天》讓我想起了去年上映的《狗十三》。

同樣是家庭生活,這兩種家庭確實南轅北轍。

《狗十三》才是當代中國家庭的縮影,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

這才是為什麼看到《四個春天》,才會如此的感動和嚮往。

雖然這個故事還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它的情真意切深深打動了我。

「四個春天」:我在影院看到老淚縱橫

我想起了另外一部私影像《生命的河流》,同樣講的是家庭生活。

借用一下片名,在這條滾滾流淌的生命之河裡,別離與生死交織,安逸與無常交錯。

我們都得坦然面對。

電影什麼最重要,“真”最重要。

不如這個年,我們都回家拍拍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吧。

最後祝陸爸陸媽健康長壽。

- FI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