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八一九事件,又稱“蘇聯政變”、“八月政變”,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蘇聯發生的一次政變,當時蘇聯中央政府的一些官員企圖廢除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並取得對蘇聯的控制,政變領導人是由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克格勃領導人科留奇科夫等蘇聯共產黨強硬成員和保守派組成。他們相信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計劃太過分,並認為他正商議簽訂的《新聯盟條約》過於分散權力給與眾共和國。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拒不服從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號召舉行政治罷工,抗議亞納耶夫等人發起的行動。20日,莫斯科實行宵禁。21日,戈爾巴喬夫宣佈已完全控制了局勢,並恢復了一度中斷的與全國的聯繫,蘇聯國防部決定撤回部署在實施緊急狀態地區的部隊。蘇聯內閣發表聲明,表示完全執行總統的指示。

此次政變雖然在短短三天內便瓦解,且恢復了戈爾巴喬夫的蘇聯總統權力,但此事件粉碎了戈爾巴喬夫希望使的蘇聯至少在一較鬆散體制下維持一體。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這件事件發生後卻對蘇聯解體起了“催化作用”,10天后,戈爾巴喬夫宣佈蘇G解散,而且停止該黨派的活動,甚至在一些加盟共和國蘇G都成了非法組織,這種“自剪羽毛”式的做法讓人不解,其實中不解中也有背後的原因。“8.19事件”4個月後,戈爾巴喬夫突然宣佈辭去總統職務,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戈爾巴喬夫創造了歷史記錄:第一任蘇聯總統,最後一任蘇聯總統,第一個提出辭職蘇聯領導人。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在蘇聯解體二十年後,曾有人問過戈爾巴喬夫,當初他為什麼突然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任由蘇聯解體呢?戈爾巴喬夫說過樣一句話:“我們當時完全在走向一場內戰,我辭職是為了避免此種結局。”從戈爾巴喬夫的解釋看,他是為了內戰而宣佈辭職,難道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的心理真的是這樣嗎?

從目前解密的蘇聯時期的一些資料分析,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無外乎以下三種心理。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一是無力挽回的心理。

從戈爾巴喬夫出身與他的履歷看,戈爾巴喬夫並不是一開始就想把蘇聯引向解體。甚至有人說,戈爾巴喬夫的祖父因為在蘇聯時期受過關押,使他對三四十年代的蘇聯有種怨恨。但把蘇聯全部解體的責任推到戈爾巴喬夫的身上,確實有些冤枉他。

蘇聯解體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赫魯曉夫的內部講話開始,蘇聯領導人就一代否認一代,使國家發展沒有連續性,領導人思想都迷失了,可想民眾的思想有多迷茫。但戈爾巴喬夫並沒有看到這一點,因為他嚮往西方式的民主,想以西方制度改造蘇聯,於是就推出所謂的“新思維”。“新思維”必然要動蘇聯體制,這種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戈爾巴喬夫沒有看到蘇聯自身優勢,卻天真認為用西方式制度就能使蘇聯發展起來,甚至夢想建立一種鬆散的聯邦體制。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就如打開蘇聯長久壓抑的“魔盒”,迅速在各個加盟國釋放出來。一些加盟共和國本來就受西方勢力的滲透,戈爾巴喬夫這樣一搞,反而使他們更加活躍,更想脫離蘇聯獨立。特別是波羅的海三國民眾恨不能早早脫離蘇聯。不僅在波羅的海三國,其他加盟共和國,比如烏克蘭等加盟國獨立要求也很強烈。

在戈爾巴喬夫認為,靠安撫靠和談就能使這些加盟國與蘇聯的矛盾緩和下來,因此在對待加盟國利益上,戈爾巴喬夫一味退讓,甚至不斷滿足各加盟國的政策。這些對策不僅不管用,反而更加劇了加盟國獨立的傾向。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8.19事件”後,1991年9月6日,波羅的海三國首先宣佈獨立,隨後蘇聯給予確認,這使蘇聯解體打開了缺口。12月1日,烏克蘭全民公投宣佈獨立,12月8日,俄白烏三國領導人簽訂了建立“獨聯體國家協議”,宣佈蘇聯已經不存在。12月21日,11個加盟共和國在阿拉木圖發表了《阿拉木圖宣言》,要求蘇聯停止存在,甚至要求取消蘇聯總統的設置。

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戈爾巴喬夫根本都不可能再進行反擊,他也沒有這個實力,因為各加盟共和國實際權力獨立。

二是屈從被迫的心理。

1991年8月24日,也就是“8.19事件”後的第五天,戈爾巴喬夫宣佈解散蘇G,我們會發現一張照片,當時葉利欽指著正在臺上的戈爾巴喬夫。這個畫面被認為是葉利欽脅迫戈爾巴喬夫所為。其實這是會前,葉利欽塞給戈爾巴喬夫的一份稿件,葉利欽囑咐戈爾巴喬夫,務必按稿子內容去唸。堂堂大國元首被地方領導脅迫,蘇聯能不解體嗎。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其實,“8.19事件”後,葉利欽立即派人去克里米亞把戈爾巴喬夫接來。表面上看,戈爾巴喬夫被葉利欽營救出來,實則是戈爾巴喬夫此時已經沒有多少權力,他是被葉利欽“挾天子”方式帶回,又被葉利欽所控制。

葉利欽等人早就在西方國家的秘密支持下,撇下戈爾巴喬夫,開始加快蘇聯解體的步伐。而戈爾巴喬夫不僅受到葉利欽的壓力,而且西方國家早就與戈爾巴喬夫通話,讓他面對現實,即刻放下權力。這也是來自西方國家的壓力。而西方更傾向於葉利欽執政。所以戈爾巴喬夫以這種脅迫下,他也只能屈從,只不過他不能說而已。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1991年12月25日,是一個特殊日子,這一天,戈爾巴喬夫發表了告人民書,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並把2.9萬核彈彈密碼箱通過國防部長波什尼科夫交給了葉利欽。從此蘇聯國旗從紅場上落下。

三是逃避責任的心理。

戈爾巴喬夫曾說他不辭職,蘇聯必然要迎來一場內亂。這句也不無道理,從當時情況看,如果戈爾巴喬夫不辭職,並阻止蘇聯解體,那麼蘇聯真的可能會迎來一場大的內亂。而戈爾巴喬夫辭職,把避免內亂的話說出來,實際向人們表明,他是通過和平手段,避免民眾遭受戰亂,才不得不辭職。看上去,他會博得民眾的同情,實際也是一種逃避責任的心理。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是防止內戰還是無力迴天?

無論內戰也好,還是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在當時他辭職的事來說,他既無力挽回用“新思維”搞亂蘇聯的局面,用“避免內戰”來“逃避責任”,也是一種最好的辦法。

但戈爾巴喬夫雖然逃避了一時的責任,但蘇聯解體二十年後,清醒的俄羅斯民眾發現,戈爾巴喬夫責任很大。2014年4月10日,俄羅斯國家杜馬3個黨派議員請求俄羅斯總檢察院對蘇聯解體事件進行調查。2016年3月15日,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又向杜馬提議案,要求把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的政策定罪。戈爾巴喬夫逃避蘇聯解體的責任,俄羅斯民眾將會追討下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