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智慧故事

三字经智慧故事

【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玉璞,非常的高兴,于是便拿着这块玉璞去献给楚厉王,告诉厉王说这里面有宝玉。

楚厉王不懂得玉璞中含有宝玉的道理,于是就把宫里的玉匠叫来进行鉴定,结果那玉匠看到了卞和献来的宝玉后,对楚厉王说:“这不是玉,这只是块石头。”

听了玉匠的话,楚厉王勃然大怒,于是斥责道:“大胆的卞和,竟然敢用石头冒充宝玉来骗我!推出去,把他的左脚砍了,看他还敢不敢无礼!”就这样,卞和被砍了左脚,拖着残缺的身体回了家。

后来,厉王死了,武王继了位,卞和又拿着这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也不懂得这里面是否有宝玉,于是也叫了一位宫中的玉匠来鉴定,结果这个工匠看过之后,也说了一句:“这不是宝玉,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听了,恼羞成怒,大喝道:“大胆的卞和,你先是骗了先王,现在又来骗我,你难道不怕死吗?推出去,把他的右脚也砍了,看他悔不悔改!”

这一回,卞和又失去了他的右脚,连走路都不行了。

再后来,武王也死了,文王继了位。卞和带着那块玉璞,来到了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哭干了,他还继续哭,最后眼睛里哭得出了血。附近的人和过路的行人见到了,都感到十分的凄惨,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传得尽人皆知,连文王都听说了这件事情。于是,文王派了一个差官到楚山去看个究竟,那差官到了楚山后,果真见到了下和抱着块石头坐在那里哭,于是他走上前问他:“普天之下,有那么多受了砍脚之刑的人,怎么只有你悲伤了这么长时间呢?”

卞和回答说:“你以为我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么伤心的吗?不是的。我伤心的是,这么好的一块宝玉,为什么就没有人认识它,为什么就会被人说成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呢?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忠于我们的大王,我发现了宝物,诚心诚意地想把它奉献给大王,可是我竟然被人说成是一个可耻的骗子,我怎么能不伤心呢?”

差官回宫后向文王汇报了卞和的话,文王觉得非常的诧异,他觉得,应该验证一下卞和所说的话的真假,于是便把卞和叫来,命令宫中的玉匠把玉璞拿去仔细地琢磨,玉匠把玉璞的表层小心地敲掉以后,这块被称为石头的玉璞里果真露出了一块稀世美玉。

文王非常高兴,于是给这块宝玉起了个名字,叫做和氏璧,还给了卞和丰厚的赏赐,用来表彰他的忠诚。

许多许多年以后,秦始呈得到了这块和氏壁,命工匠把它雕刻成了一块传国的玉玺,给这块宝玉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著名的“和氏璧”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块宝玉,如果不经过工匠的精心打造,在别人的眼中,它就只能是一块石头,是不可能显现出它的实际价值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的道理。只有让孩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才会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知道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也会知道做一个人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民族英雄,他就是宋朝的抗金将领名岳飞。岳飞严格律子的故事,已成为千古美谈。

岳飞的一生共有五个儿子,他对五个儿子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以岳飞的身份,孩子们本应理所当然地享受好的吃穿,但是岳飞却要求孩子们只许穿麻布衣,不许穿丝绸的衣服;只能吃普通的饭菜,不许吃酒肉。不仅如此,他还让孩子们都到军营里面去接受训练,掌握实际的本领,教育孩子大丈夫要报效国家将来要为国做尽忠。

他的大儿子岳云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被编入了部将张宪的队伍里,成为了一名小军士,同大人一样,披重铠,跨战马。有一次,岳云在练习骑马下坡的时候,没注意坡度,结果连人带马都翻了过去,岳飞见了,非常生气,坚决将岳云打了一百军棍,目的是让岳云记住,即使是在练习的时候,也要当做是在真的战场上,一丝一毫也不能松懈。在岳飞的严格要求下,岳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苦练本领,成为了一名武功高强的小将。在岳家军的一次北伐中,十六岁的岳云参加了战斗,挥舞着八十斤重的铁锤,勇冠三军,率先登城。

又有一次,岳家军被金兵围困,岳云奉父命突围,临出发前,岳飞严厉地对岳云说:“不取得胜利,就先斩了你。”岳飞不负父望,果真以少胜多,取得胜利。由于岳云作战勇敢,手下土兵士气高涨,所向披靡,令金兵闻风丧胆。

岳飞作为一名将军,历来对部下赏罚分明,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子,他却有功不赏,有过必罚,他深深地知道,作为父亲,他只有严格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才会使孩子将来有所成就,能够为国出力。他用这种严厉的方法,表达着他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大爱和小爱之分。所谓小爱,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受教训,心情舒畅,为所欲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但是这种小爱是无法换来一个懂义理的孩子;相反,在这种小爱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娇横无理,不懂礼数,一事无成。而所谓大爱,就是要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教育,不注重眼前孩子的安乐,为孩子的长远打算,精心地培养他,让他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懂得与人融洽地相处,懂得感恩与报恩,也会懂得学习,懂得认真地对待他所该做的每一件事,这样长大的孩子,将来才会有远大的前程,才会为他人,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种用“大爱”来爱孩子的父母,才是可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