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曹操最後為什麼沒有稱帝?

我們知道,曹操白手起家,縱橫馳騁於亂世,征討四方,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打遍中原諸侯無敵手,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外族入侵,草創了魏國的政治版圖,成為那個時代最耀眼的大咖,開啟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英雄時代。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曹操最後為什麼沒有稱帝?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位極人臣,功高蓋世的曹操,有沒有代漢自立之心,曹操本人沒人作出交待,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我們當然更無法找當事人對質。但翻閱歷史,從曹操的詩文及言行中,我們也不難窺測出曹操的真實內心。可以肯定的說,代漢自立的心思,曹操肯定想過,但在做周公,還是當王莽的歷史選擇中,他最終選擇了前者,至死也沒有越過雷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是曹操《短歌行》裡的詩句。關於這首詩的創作時間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但可以肯定應該是在統一北方,揮師南下之際,曹操以周公自喻,詩以明志,表明自己的政治報負。

那麼周公是個什麼梗? 周公也稱作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中國古代第一個聖人,孔子做夢都思念的偶像。周公旦臨危受命,攝政輔佐年幼的侄子周成王,攝政期間倍受篡位質疑,但周公即便被誤解也不改初衷,七年後還政於周成王,成為後世忠臣的典範,被後世景仰。

曹操自比周公旦,只想當一個大漢的忠臣,那怕只是個權臣,是真的嗎?有人覺得這正體現了曹操的虛偽奸詐,但在我看來,這也許正是曹操的本心。

說曹操的奸詐狡猾等等,這要怎麼去看。兵者詭道也,在那樣一個亂世,成大事者沒有些手腕,權術,而只是一個謙謙君子,估計真撐不過兩集,劉備是想當謙謙君子來著,最後不也得在裝模作樣中,陰謀和陽謀地,佔了徐州,覬覦荊州,奪了益州,成為十足的梟雄。

所以在“代漢”這事上,曹操真沒必要去虛偽奸詐,漢獻帝代表的漢室,在明白人眼裡,已經成了緬懷歷史的符號。曹操雖是漢臣,他的功績,他的地盤、他的軍事,他手下的一干人等,都是他自己白手起家拼出來的,和大漢王朝沒有多大關係,曹操只需要登高一呼,甚至一個眼神,登基是分分鐘的事。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曹操最後為什麼沒有稱帝?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他沒有正面回答。但當孫權勸他稱帝,他大罵孫權,說這小子想把老子放在爐火上烤。他的手下勸他稱帝,他嘆了一口氣說,我老了,此生只想當週公,等我死了以後,你們和我兒子去做這些事情吧。

孫權勸他稱帝,只不過是想讓曹操帶個頭,搞個破窗效應,孫權好跟著上,這鍋,曹丞相堅決不背。至於手下的大臣要求他稱帝,曹操更是明白大臣的用心,不僅僅是為他曹操,也是為自己謀福利,因為只有曹操稱帝,大臣們才能獲得更高的爵位。這事也好辦,皇帝的印章不是掌在自己手上麼,批幾頂官帽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曹操不稱帝,他需要有是青史留名,就象坐上了世界首富這個位子,考慮的肯定不再是錢的事,世界走一遭,名聲最重要,一般到了首富級,這個覺悟自然也就上去了。

而且就在曹操同時一個朝代的東漢,眼前就有一個活生生的反面典型——“王莽篡漢”,當時名望如日中天,被捧為周公再世的王莽,在一連串表演後,剎不住車,假戲真做奪了人家皇位,結果走上了不歸路,聲敗名裂,成了反而典型。

前車之鑑,後世之師,不得吸取教訓呀,才學過人的曹操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曹操曾感嘆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可見曹操是非常遠大政治抱負的人,他把周公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去治國安邦平天下,在大漢天下里建立自己的小魏國,安安靜靜地做一名大漢王朝力挽狂瀾的大忠臣吧。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曹操最後為什麼沒有稱帝?

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大道至簡。曹操的臨終更是真性情一把,他的遺言讓人大跌眼鏡:我一輩子做了一些事,有做的對也有做錯的,隨便後人怎麼評說吧,我不在乎,我只害怕在九泉之下見到我的大兒子,他找我要媽媽,我不知道怎麼辦!還有我的妻妾,可將一些餘香分給她們以補貼生計,同時也要學會做鞋這類的針線活,到時也可討個生計,不至於餓死。

人到臨終,沒有豪言壯語,惦記的竟然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世豪傑,一代雄才,至死都活得那麼清醒,那麼通透,那麼大徹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