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國畫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一枝燦爛的花朵,與詩詞歌賦一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畫有很多門類,如山水畫、人物畫、花卉、工筆花鳥等等。

國畫注重具象、寫意,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一直重視構思,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一。每一幅畫卷都蘊含著畫家對社會人生和藝術的認識。

國畫在歷史上又形成不同的流派,比如以關仝、李成、范寬為宗師的北方山水畫派;以董源、巨然為宗師的南方山水畫派;以宋文同、蘇軾為代表的湖州竹派;還有嶺南派、江西派等等。近代又有由張善子、張大千昆仲共同創建的大千畫派。

每一幅國畫都是一段人文史,每一幅國畫都是一首詩。


——《漢宮春曉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明 仇英 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是一幅人物長卷畫,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圖中宮女形態各異,生動鮮活,如真人真事躍然紙上。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漢宮春曉圖 局部

《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百駿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清 郎世寧 百駿圖

《百駿圖》

是意大利人郎世寧(1688-1766,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的作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郎世寧其人,生於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百駿圖 局部

郎世寧歷康、雍、乾三朝,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在中國從事繪畫50餘年。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百駿圖 局部

郎世寧以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視法及西畫顏料,使物象極富立體感;而如松針、樹皮、草葉等的墨線勾勒,石塊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國傳統手法,即使是馬匹及樹幹上的陰影表現,亦是以中國傳統的渲染方法來完成。


——《富春山居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繪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原是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製完成,後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的“子明卷”曾被清乾隆所得,並被認定是“黃公望真跡”,愛不釋手。每觀賞一次就題詩一首,先後題了48年、50多處,而且仍然意猶未盡,最後在前隔水題有“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的識款。此“子明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富春山居圖 局部

後來被認為是“真跡”的“無用師卷”,傳到吳洪裕手上。

吳洪裕是當時著名的文人雅士。他一生到死最喜兩件寶,一件是《智永千字文真跡》,另一件則是《富春山居圖》。

於是,在他臨終時,他叮囑他兒子把這幅畫燒了“炎殉”,使他在九泉之下仍可持有此畫。

在燒完永智的真跡“千字文”後,他的侄兒吳子文不忍名畫被毀,急從火中搶救出來,可惜畫的前段已被燒壞數處(卷首部分經過修補後,題為《剩山圖》,也保留下來)。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富春山居圖 局部

《富春山居圖》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溼並用,極富於變化。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

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後人將其地位比作書聖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千里江山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是王希孟18歲時所作,為大青綠設色絹本,染天染水,縱51.5釐米,橫1188釐米,氣勢廣闊超凡。

王希孟是宋徽宗的親傳弟子,北宋宮殿畫家。十八歲時在徽宗畫院為生徒,後召入禁中文書庫,得徽宗親授後,這以後不到半年就以《千里江山圖》進獻。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千里江山圖 局部

畫史文獻沒有王希孟的任何記載,《千里江山圖》是他僅有的傳世著作,清宋犖估測他畫完這件著作後“不多死,年二十餘”(《論畫絕句》)。

該圖在長達11.9米的畫卷中,表現千里江山雄壯之景。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千里江山圖 局部

山峰千山萬壑,飛躍崎嶇,江水煙波浩渺,平遠無盡。

山水間有屋舍村落、橋樑渡頭、寺觀塔剎、樓閣亭榭等,並描繪有很多人物活動,有行旅、幽、居、捕魚、觀瀑、玩耍等。

王希孟在創作過程中,承繼併發揚了唐代青綠山水畫的技法,用筆精密,重視在青、綠顏色中尋求改變,古意與發明兼備,實景與幻想並融,是存世青綠山水畫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含義的著作。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千里江山圖 局部

北宋政和三年(1113)徽宗將該圖賜權臣蔡京,後隔水有蔡京題,尾紙有昭文館大學士溥光於元大德七年(1303)題。該圖曾入南宋內府,清梁清標曾收藏該圖,後入清內府,卷首有乾隆帝御題詩。《石渠寶笈》(初編)著其貯御書房。


——《韓熙載夜宴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南唐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顧閎中,約910年生,980年逝世,五代南唐畫家。江南人。元宗、後主時任畫院待詔。工畫人物,用筆圓勁,間以方筆轉折,設色濃麗,善於描摹神情意態。

其存世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韓熙載夜宴圖 局部


此卷以連環長卷的方式繪寫南唐中書侍郎韓熙載夜宴,行樂的場景。分為五段:悉聽琵琶、擊鼓觀舞、欣賞王屋山跳六麼舞、更衣暫歇、清吹合奏、曲終人散。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韓熙載夜宴圖 局部


該畫構圖嚴謹,人物造型秀逸生動,線條遒勁準確流暢,色彩明麗典雅,工細靈動,充滿表現力。在技巧和風格上比較完整地體現了五代人物畫的風貌。堪稱中國畫史上的名作。




——《五牛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唐 韓滉 五牛圖紙本

韓滉(公元723年--公元787年間),字太沖,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名相韓休之子。德宗貞元初年,累官至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晉國公。卒贈太傅,諡忠肅。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五牛圖 局部


韓滉自幼聰明,精勤不懈,於藝文諸事皆有所好,尤在公暇之餘,喜丹青書畫,兼通音律,善鼓琴。因認為書畫非急務,深自隱晦,秘不示人。

書畫格調高逸,時人稱"自僧繇、子云之上"。畫宗南朝畫家陸探微,書法師同時代著名書法家張旭,尤擅長人物、畜獸、田家風俗等畫。《五牛圖》是其截止今天存世的唯一作品。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五牛圖 局部


韓滉五牛圖的畫中五隻牛或行或立,或正或側,或俯或仰,姿態生動,將牛憨態可掬的模樣描繪得惟妙惟肖。

畫作繪於白麻紙上,紙質較為粗糙。牛以較粗的墨線勾勒輪廓,賦色清淡卻不失沉著,尤其對牛的眼睛、鼻子、蹄趾、毛須等部位作了著意渲染,凸顯出牛強勁有力的筋骨和逼真的皮毛質感。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五牛圖 局部


最值得稱道的是韓滉對牛的結構比例以及透視關係的準確把握。無論是牛的正面站立,還是回首顧盼,他都處理得生動巧妙,絲毫沒有生硬之感。

全圖除了一叢荊棘之外,不設任何背景,著重突出牛的既倔強又溫順的性格。韓滉以赭、黃、青、白等色彩表現五牛毛色的不同,且根據牛體的凹凸施以不同顏色,具有立體感。




——《唐宮仕女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唐 張萱 虢國夫人遊春圖

《唐宮仕女圖》作者是唐代張萱、周昉,該畫描述唐代美女眾生像。主要表現唐代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徵。“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虢國夫人遊春圖》,縱51.8釐米,橫148釐米,遼寧省博物館。

此圖描繪的是天寶十一年,再現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出遊,“道路為(之)恥駭”的典型環境。

此圖為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猶存盛唐風貌。此圖原作曾藏宣和內府,由畫院高手摹裝。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唐 張萱 搗練圖

《搗練圖》縱51.8釐米,橫140.8釐米,系宋徽宗摹本,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搗練圖》是唐代畫家張萱之作。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製勞動操作時的情景。畫中人物動作凝神自然、細節刻畫生動,使人看出扯絹時用力的微微後退後仰,表現出作者的觀察入微。其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絹本、重彩,縱49釐米、橫180釐米;遼寧省博物館藏。用筆樸實,氣韻古雅。

此圖沒有花園庭院的背景,只繪了5位仕女和一名侍者。她們那高髻簪花、暈淡眉目,露胸披紗、豐頤厚體的風貌,突出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的時代特徵。

全圖以簡潔有力的線條,準確地表現各種不同手勢。人物髮髻和鬢絲,精細過於毫毛。敷色雖然複雜,但層次清晰,絲綢間的疊壓關係清楚。薄紗輕軟透明、皮膚光潔細潤的質感十分逼真。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唐 宮樂圖

《宮樂圖》縱48.7釐米,橫69.5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作品並沒有畫家的款印,曾有人說出自宋人所摹,但相形之下,「宮樂圖」所見,反倒更切近於畫史對張、週二氏的風格記述:「衣裳勁簡,彩色柔麗。」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唐 周昉 揮扇仕女圖

《揮扇仕女圖》,無作者款印。傳為唐周昉繪,絹本,設色,縱33.7cm,橫204.8cm,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了13位頭挽高髻、細目圓面、長裙曳地的妃嬪和宮女形象,執扇慵坐、解囊抽琴、對鏡理妝、繡案做工、揮扇閒憩等。畫面結構井然有序,色彩豐富,以紅色為主,兼有青、灰、紫、綠等各色。冷暖色調相互映襯,顯現出人物肌膚的細嫩和衣料的華貴。


——《步輦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詔 閻立本 步輦圖

《步輦圖》,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一幅最早反映中國漢、藏團結和睦的歷史畫卷,展示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1年接見吐蕃松贊干布使者祿東贊到長安迎接文成公主入藏時的情景。

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清明上河圖》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北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中國畫到底有多美:任何讚美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主圖無限放大

清明上河圖 局部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