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陵畫派:長征路上的神來之筆

新金陵畫派:長征路上的神來之筆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對藝術創作流派而言,也可套用為,一方水土養一方畫派。

比如,談及當下拍賣圈兒,收藏圈兒最流行也大有行情的畫派,“京津畫派”、“長安畫派”、“海上畫派”、“嶺南畫派”等等,它們最初的緣起,就多是長期生活在一個地域的作家群體,因當地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文化傳承以及相互交遊等,在創作上表現出一定的共通性,最後被外界以地域打包,整體歸納為一種藝術派別。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簡單聊聊其中之一,一個被稱為“新金陵畫派“前後三百年的興起淵源和輝煌續寫。

01

先來說說它的前身:金陵畫派

金陵,為南京別稱,當然,時至今日,它也是南京最富盛名也最雅緻古老的稱呼了。因其崇文重教,且多世家望族,所以還享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

要說“金陵畫派”的誕生,我們還可以放寬了講:金陵所在的江蘇,首先地理位置不能再優越,滾滾長江自此東入海,從上游一路帶來的各種富饒、營養在此沉澱,所以,何朝何代它都是經濟發展最快之地,地域經濟的活躍,不僅僅給藝術家們提供了物質之基和大視野,更多是心靈的自由和寬鬆。所以,江蘇從南宋以來,一直都是中國繪畫藝術的中心與藝術市場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到大清康乾時期,這一地區的活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用當時著名畫師龔賢的話說就是,“今日畫家以江南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都(南京)為盛,郡中著名者且數十輩,但能吮筆者奚啻千人”。

而任何時代都一樣,混圈子的人多了,最喜歡的就是拉幫結派,文人的圈子,當然不只是飯桌酒局,還有附庸風雅,吟詩作畫。這其中就形成了一支最引人注目的門派——金陵畫派,他們以龔賢為首,還有其他七個藝術大師,他們是樊圻、高岑、鄒喆、蔡澤、李又李、武丹、吳宏。

要了解這個八人組的整體畫風,有必要先來說說畫派的袖龔賢這位牛人大咖 ↓

龔賢 (1618-1689) 明末清初

可以說,古今中外,任何在創作上能夠留名青史的,多半也曾有著跌宕起伏的不凡人生。龔賢也沒例外。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也即努爾哈赤在興京誓師,發佈討明檄文的同年,龔賢出生在了晚明江浙的一戶官宦世家,其祖輩父輩都在朝為官。可以想見的是,如果沒有後來努爾哈赤的鐵蹄長驅直入,頻頻進擊中原,憑龔賢的官二代身份,以及他13歲學畫,師從董其昌的堅實畫功,當然還有21歲在秦淮河畔參加復社組織,即以一身正氣和滿腹才學贏得的無上讚許,龔賢以後的人生之路,不能確定說會官運亨通,玉食錦衣,但終不至於落得個無家可歸,20年漂泊無所依。

讓他遭受最沉重打擊和引起畫風突變的是,1644年前後,他的故園南京原本已是戰亂浩劫,卻偏偏還有雪上加霜,他的母親、妻子等8個至親至愛的故人相繼離去,悲憤苦悶,不得化解,他只得提筆寫下慷慨悲歌:“登眺傷心處,臺城與石城。。。橐駝為何物,驅入漢家營”。

山河破碎,國已不國,家已不家,在寫詩之外,最終他在揮灑丹青中,找到了心靈解脫。他默默畫他的金陵山水,畫他的離恨家國。最終因為數十年筆耕不輟,

他創作出了前代任何山水畫家都不曾有過的蒼黑、深沉、豐鬱而富有奇趣的畫作,特別是他晚期獨創的“黑龔”作品,已達畫山不只是山,畫水已不只是水的物象層面,其中的寧靜淡泊,致高致遠的人格,以及渾淪蒼潤的美學思想,真正將明清山水畫獨特的精神境界大為拓展,實現了自然山川與自我精神的完美融合。大家有想體味一番的嗎?

龔氏山水,不染塵火色

正如前面所說,要見金陵畫派的整體風格,龔賢的畫作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最好的樣板。到此,我們從他的人品畫格,大致也可總結出這一畫派的基本特質了:

首先,皆為遺民之思想志趣發於繪畫,有較強的民族主義精神;其次,在藝術上追求純粹,屬於文人畫系統;再就是重視師造化,多畫金陵一帶的真山真水。當然,這種創作路數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有目共睹,比如近現代許多名家,包括黃賓虹、李可染等,皆從中得益,也因為這些名家的推崇效法,金陵畫風得以二次傳播和廣被知曉。

而在這還值得一提的是,“金陵畫派”的風格並不完全是這種整齊劃一,我們從它另一個稱呼——“金陵八家”可知其一。之所以冠以“金陵”,還是如上所說,他們在氣質上有著極為相似的諸點。而後面又有用“八家”區分,是說這八大家其實還各有不同的專長和麵貌,各行其是,各有千秋,且互不相牟。

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既有群體的精神氣量,又不乏個體的筆底生氣,所以,金陵畫派數百年來保持了旺盛的活力,而且越活越新鮮。下面,我們來看看脫胎於新時代下的“新金陵畫派”從何而來,又是“新”在了哪裡?

新金陵畫派:長征路上的神來之筆

上世紀20年代,古城金陵的畫壇上又起波瀾,包括呂鳳子、徐悲鴻、張大千、陳之佛、高劍父等畫壇名流齊聚南京,在此留下諸多鉅製名篇。

至五、六十年代,一批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甚為活躍的藝術家們,這其中以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餘彤甫、丁士青、張晉等為代表,他們深受上述近現代大家影響,共同組織成立了"江蘇國畫工作團"。在這之後,他們在傳承金陵畫派的同時又對其更為發展創新,繼而開創了“新金陵畫派”。

儘管“新金陵畫派”大家雲集,而且誕生在60年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新時代,但真正讓這一畫派聲名大噪的是後來的一次“長征”。

那是在1960年9月15日,由傅抱石率領,錢松喦、宋文治、魏紫熙、亞明等一行13人,在三個月的時間裡行程二萬三千里,歷經河南、陝西、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廣東等地,在這樣一次自發組織的史上最長的一次寫生創作中,他們踏著古人的足跡走遍千山萬水,也創作出他們心中的壯麗河山,為中國美術史留下了許多重要理論,也為國家博物館創作出大量傳世藝術瑰寶。

因為這一次開宗立派的長征,此後,“新金陵畫派”開始在美術界叫響,併成為中國畫壇又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畫派之一,金陵畫壇在三百年後再次迎來新徵程,新的燦爛。

和“金陵畫派”有一位核心人物一樣,“新金陵畫派”也有他的領軍人物,傅抱石

我們還記得去年大保利春拍上這幅《茅山雄姿》,最終以1.87億元天價落槌,讓拍場內外再次見識傅家山水的段位。

關於傅抱石的山水畫,業界多以如此評價:由於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傅抱石的山水畫不僅畫意深邃,章法新穎,而且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鬱淋漓,氣勢磅礴的最佳效果。

而這種爐火純青,當然也是多年修煉。一是傅抱石早年遊日,在師古人、師造化的基礎上,對日本畫技法瞭如指掌並融會貫通;二是,中年時期,傅抱石入蜀八年,受到蜀地雄奇蒼秀山水的不盡薰染和啟發,他大膽進行了藝術變革,用散鋒亂筆表現山石結構,最終形成獨特的"抱石皴"。這種筆法以氣取勢,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最終確立了傅抱石山水畫獨有的格局素養和萬千氣象。

而除傅抱石外, “新金陵畫派”旗下名家多多,比如其中就有並稱“金陵四家”的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他們在藝術史上按其不同成就和當時的影響力有著“錢、亞、宋、魏”的排序,各人風格鮮明,錢古拙蒼渾、亞痛快淋漓、宋清秀靈動、魏渾厚朴質,可謂各有風骨,縱情恣肆的書寫著祖國大好河山的激盪魂魄。關於他們的作品,文後我們謹貼出幾幀,喜歡的親們可以細琢磨。

關於更多金陵名家在這就不一一例舉了。最後我們總結說,從金陵畫派,到新金陵畫派,前後三百年,時代地覆天翻,城頭大王變幻,而金陵畫壇上,卻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神來之筆,守護與發揚著傳統筆墨,保持著對文化歷史的摯愛和堅貞,當然,他們一脈相承的並不僅僅是金陵風骨,更有對祖國山川湖海史書般的描摹,以及對至善至美的不倦熱忱和無盡探索。

新金陵畫派:長征路上的神來之筆

錢松喦 具區勝境

46×34cm

估價:RMB 12萬-18萬

新金陵畫派:長征路上的神來之筆

亞明 唐人詩意

68×45cm

估價:RMB 6萬- 9萬

新金陵畫派:長征路上的神來之筆

魏紫熙 雲山松風

34×34cm

估價:RMB 5千- 8千

新金陵畫派:長征路上的神來之筆

魏紫熙 黃山氣象站

50×33cm

估價:RMB 8千-1.5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