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周王朝的东宫史

上ー篇我们说到了那位为博老婆ー笑而点燃烽火台的周幽王死后,他原来所立的太子宜臼(申后之子)在犬戎之乱时逃亡到外祖父申候处躲避,并在各路诸侯的拥戴下战胜另ー兄弟余臣,即位为周平王。因先时的首都镐京因战乱已残破不堪,又近犬戎,故于公元前770年东迁至洛邑(今洛阳市王城公园ー带),西周王朝终结,东周王朝自此开始。

三、东周王朝的东宫史

平王东迁后,拜他父亲幽王所赐,此时已王室衰微,诸侯坐大。能直接管辖的范围连ー个中等诸侯国都不如。周室号令不岀都门,诸侯们明地里装模作样的待他为主,暗地里却争强斗狠

三、东周王朝的东宫史

,开始岀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三、东周王朝的东宫史

此时周王室的太子,也和各地诸侯王的世子相当,完全没有原来的风光了。平王时期,因为大臣争权夺利,平王又控制不了,只好把太子姬狐派到郑国当人质,这也太失大周王朝的体面了。可见,此时所谓的“天下共主”,已尽失昔日尊荣,要看诸侯王们的脸色行事了。

这个懦弱的平王虽治国无能,但懂得修身养性,寿命却长,在位51年病卒。太子姬狐哀其父死,未及登基就死了,倒是个好孝子。大臣们只好根据祖制,立平王之孙姬林继位,是为恒王。

恒王在位时,又犯了他高祖周幽王的病,虽已立嫡子姬佗为太子,但宠爱小儿子姬克,甚至在临终前托付大臣要兄终弟及,结果惹出了个“子克之乱”,让周王室的统治雪上加霜。可见,封建帝王内心那自私的品性是何等的根深蒂故。

姬佗继位,是为庄王。庄王在位15年,病卒。太子姬胡继位,是为僖王,然后惠王、襄王、顷王、匡王继立,尽管中间不时刮起腥风血雨,倒还是父子相传。匡王在位6年卒,弟定王瑜立,定王以下,简王、灵王、景王,都是父子相传。

景王继位后,又犯了他们姬家老祖宗的毛病,想废嫡立庶,结果在他病重时未及废立就突发疾病而死。嫡庶之间在各自大臣们的拥护下刀兵相见。庶子姬朝失败,嫡子姬猛九死一生,刚到王城未及登基病死了。谥为悼王。这次由景王立庶造成的战乱,史称“子朝之乱”。

再后来的敬王、元王立,已经是王小二过年,ー年不如ー年。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在战国的220年期间,基本上是七雄大打出手,各领风骚,所谓的周天子在他们眼中如同ー块抹布,想用想丢看心情。周室变成了附庸,其东宫制度也没有多少可以记述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