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艾滋病新克星CAR-T免疫细胞疗法获专利

艾滋病的一直被医学界称为绝症,一直都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更谈不上治愈,现阶段的药物基本上都是控制病情的发展,并不能很好的治愈。来自武汉科技大学两位教授张同存、顾潮江治疗艾滋病的新方法日前获得了发明专利,给广大的艾滋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重大突破!艾滋病新克星CAR-T免疫细胞疗法获专利

12月2日 据中新网、长江网等媒体报道,武汉科技大学两位教授张同存、顾潮江治疗艾滋病的新方法日前获得了发明专利,这一发明名是“一种治疗HIV(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嵌合抗原受体的重组基因构建及其应用”。

报道称,这是全球首个“应用CAR-T免疫细胞治疗艾滋病”的发明专利。目前,已有两位患者接受了这一方法的治疗,其中一位治疗3个月,HIV病毒指标迅速下降;一例治疗9个月,目前体内没有发现HIV病毒。

对此,张同存教授表示,尽管一位患者治疗9个月后,体内已经没有艾滋病毒;但若要达到“治愈”,必须随访三年不复发。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英语: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征,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征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

艾滋病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约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根据国家卫健委11月底通报的我国艾滋病相关情况,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就报告数来看,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前很多被我们认为不能治愈的疾病都逐渐被攻克。武汉大学的两位教授的新专利为治愈艾滋病带来了新的希望,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