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界:雅虎拒絕了微軟,阿里很高興,領英被微軟收購了高興啥?

歐界報道:

13日晚間,微軟宣佈將以262億美元現金收購全球最大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領英)。這場被號稱“

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購之一”的交易可是一下把蘋果WWDC16開發者大會的風頭給搶走了不少。

歐界:雅虎拒絕了微軟,阿里很高興,領英被微軟收購了高興啥?


純現金啊!微軟怎麼這麼壕呢?想當年,在領英IPO之前,微軟嘗試了N次收購領英但都以失敗告終,這一次終於達成心願,曾經5億美元的收購價一下漲到262億美元,微軟太激動了不是?

嗯,確實是該激動,畢竟這筆交易雙方的CEO都十分滿意。從微軟的角度來說,看到其他對手都在社交領域有所佈局的時候,自己啥都沒有就頭疼。創建於2002年的領英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已有超過3億的會員,而且領英還是世界第二大的SaaS廠商,有很好的企業級服務。藉助領英的職業社交關係網絡,微軟的職業雲服務和Office 365,ERP、CRM、Dynamics等企業級產品以及解決方案都可得到推廣普及,獲得業務增長。從領英的角度說,消息一出來,股價馬馬收盤暴漲近47%不說,其創始人一下子就賺了29億美元!另外從該公司發佈的公開信中可以看出,這筆交易並沒有背離領英的使命和理想——科技替代人類工作,文化和價值觀——用戶為先,關係重要;公開、坦誠、有建設性;追求卓越。承擔智能風險;像一個老闆一樣工作。

儘管看起來對雙方都有利,但這筆大收購還是引發不少業界人士的質疑。因為在此之前微軟的幾筆大收購中,被收購的公司幾乎都被微軟給毀了。比如,把將諾基亞逼上絕路後3.5億美元就把業務甩賣給了富士康子公司富智康和芬蘭公司HMD Global。再比如,2011年被微軟以85億美元現金收購的Skype不僅6年來從未盈利,而且現在早已被微信、WhatsApp、Line等社交應用甩出幾條街了。還有當年首個基於網頁的電子郵件提供商Hotmail在被收購之後,成功幫助微軟Outlook整合升級完,就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它們這麼悲催的命運可是前車之鑑吶,難道領英不會重蹈覆轍?還好2008年阿里沒有同意微軟收購雅虎,不然以當時雅虎持有阿里40%的股權的關係,微軟控制了雅虎就間接擁有了阿里,阿里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歐界:雅虎拒絕了微軟,阿里很高興,領英被微軟收購了高興啥?

所以說,領英確實不能高興過頭了,還得從諾基亞、Hotmail、Skype那兒吸取一些經驗。

首先,要堅持自己的目標、文化和價值觀。正如領英現任CEO Jeff Weiner所說,“文化和價值是其它一切的根基,是LinkedIn

最重要的比較優勢。甚至可以說,文化和價值定義了整個LinkedIn。”馬雲叔叔當初拒絕微軟收購雅虎不就是不想被其顛覆阿里的“根基”。這麼明智的決定卻沒有發生在Skype身上,Skype在被收購的日子裡,被微軟的大公司官僚化作風給帶壞了,結果耽誤自己的發展,以至於其聯合創始人塔林在出席牛津大學的一場活動時曾公開表示後悔,“若我們當初追隨的是谷歌,前景會更好”。如果領英因為這次收購把自己的“最重要的比較優勢”給丟了,以後後悔可能就來不及了。

其次,要保護自己的核心人員。因收購導致的人事變動是很尋常的事兒。只是裁員也好、調任也好,裁的是什麼人,換的是什麼人,被收購的一方儘管處於被動地位卻也要謹慎一點,把自己的核心精英裁掉換掉那就太可惜了。公司招攬、培養一個核心精英多不容易啊。諾基亞的手機業務被微軟收購後的第二年,隨諾基亞而來的2.5萬名員工就幾乎都被微軟CEO給裁掉了。之後微軟前高管埃洛普成為了諾基亞的新任CEO,他一上任除了繼續裁員,還做了不少毀滅諾基亞前途的決定,其中一個就是拒絕與谷歌合作開發Android系統而是採用微軟的Windows Phone 7系統。不做Android的諾基亞最後不就是被Android機給K.O了麼?雖說微軟同意讓領英獨立運營,但之後會不會對領英的人才動刀還很說不準。


歐界:雅虎拒絕了微軟,阿里很高興,領英被微軟收購了高興啥?

最後,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資產價值。諾基亞的核心資產是什麼?包括品牌、專利和服務等在內手機資產,但是這些資產在微軟手中卻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按照協議,諾基亞的品牌可以任由微軟使用到2024年,可現在這個品牌使用權卻被微軟轉讓給富士康了。與之殊途同歸的是,Hotmail品牌被Outlook取代的,同樣悲催的結局。Skype的核心資產是社交,但是它跟著微軟一會做聊天機器人,一會兒做全息眼鏡,社交光環都不造戴到哪兒去了。領英的核心資產價值能不能隨著微軟的各種資源整合而保留下來並且得到不斷髮揮和實現變現是需要領英自己好好把握的。

微軟的收購邏輯從來都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領英追隨微軟即便是十分心甘情願的,但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不然,一不小心丟了自己,就可能輸了全世界呢。

歐界傳媒丨JieMedia

專注有深度的互聯網視界逾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