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轶事|冬天很冷,老丁很暖

帮扶轶事|冬天很冷,老丁很暖

杨凯和丁立培一家人聊天,鼓励其继续努力,靠双手早日富起来。(本报记者史琴摄)

隆冬的雪,如约而至。

山乡大地,被寒冷包围,可对于鹤城区黄金坳镇黄金坳村的丁立培一家人来说,这个冬天,却格外温暖。

“老丁,今天生意好吗?这两天天气冷,我来看看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助的。”2018年12月29日早上,怀化市第四中学的老师杨凯提着牛奶、水果等食品,携带风雪,风风火火地出现在了帮扶对象丁立培家中。“杨老师,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来啦?家里好着呢,劳烦你记挂啊。”正在给人理发的丁立培,赶紧拍拍身上的碎发,搬来凳子给杨凯坐。“天气冷,来看看你,顺便问问你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杨凯笑着说。

这是一间位于黄金坳集镇上的小小理发店,一面大镜子加一张凳子,还有理发剪、电吹风、刮胡刀等工具,便成了丁立培家的主要收入来源。被隔断的房间后面,是卧室和厨房。门面虽小,却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此时,丁立培的爱人尹早兰刚从外面做完卫生回家,忙着给老公孩子做早餐。蒸腾的热气里,是一个普通家庭冬日里最温暖的写照。

这样温暖的家庭生活,是丁立培最幸福的生活。

今年49岁的丁立培因小儿麻痹症,右腿残疾。由于家境贫寒,丁立培十多岁便辍学在家。前些年,因为残疾,加之家里困难,丁立培一直比较自卑,直到四十多岁都未娶妻生子,平日里靠在村里给人理发维持生活。

后来,经人介绍,丁立培认识了凉亭坳乡的尹早兰。“跟你在一起可以,但是,你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没有目标,不肯努力。我们要齐心协力,下功夫把日子过好。”尹早兰看中了丁立培忠厚老实的人品,愿意和他在一起。但是,尹早兰还是希望,他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两口子可以用勤劳的双手,一起努力奔小康。

“说实话,以前我家里穷,又身体残疾。总觉得生活没什么希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丁立培性格直爽,他抬起裤腿,给我们看看他那变形的右腿后,又一拐一拐地走了起来。

“我一直以为会打一辈子光棍。没想到会遇到尹早兰,还生了一个儿子。”丁立培说,哪里能想得到,人生到了四十多岁,竟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更重要的是,还能有位亲人一样的帮扶责任人,关心他,照顾他,帮助他。

采访间隙,不断有老熟客进来理发。

“老丁这两年变化大,心态好起来了。”“老丁啊,手艺好,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多亏了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老丁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说起老丁的变化,乡亲们都对杨凯的扶贫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忙完手头的活后,丁立培又和我们聊了起来。这些年,考虑到他身体残疾,家境贫寒,当地政府和残联等部门积极帮扶,为他筹措资金、办理执照等,开起了一家小小的理发店。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杨凯成了他的帮扶责任人。

很快,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隔三岔五,杨凯都会提着东西上门来,帮他出谋划策,制定脱贫计划。最重要的是,杨凯会经常打电话鼓励他,要他树立信心,早日脱贫。

另外,尹早兰此前生的女儿在黄金坳中学读初二,作为老师的杨凯,更是对其进行学业上的帮扶辅导,引导孩子如何更好地成长。2018 年,在杨凯的争取下,丁立培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家里又养了200多只鸡鸭,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有了好政策,又有人鼓劲加油,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丁立培一改往日得过且过的心态,一家起早贪黑,忙活在理发店和屋前屋后。2018年底,丁立培家顺利脱贫。

“日子越过越好啊,冬天再冷啊,我都不觉得冷啦。”看着屋外薄薄的积雪,丁立培笑着说:“快要过春节了,这个新年啊,我们家一定热热闹闹的。“(记者 史琴)

◆【记者手记】

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在鹤城区黄金坳村,村民们只要勤快,就能鼓足腰包赚到钱。

然而,像丁立培这样的残疾人因为残疾,缺乏脱贫的志气,看不到致富的希望,日子得过且过。当扶贫的好政策洒遍五溪大地,当一个耐心、细致的帮扶责任人给他鼓劲、加油,让他重新树立生活的希望,他的生活也随之悄然发生着变化。

扶贫要扶志。脱贫攻坚最大的困难在于人的思想,只有扶贫先扶志,才能真正让脱贫不会产生“拉着手能站着,撒开手就瘫下”的现象。在丁立培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全市广大帮扶责任人对扶贫对象进行思想上的帮扶,焕发其脱贫积极性,提高自身发展动力,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我们希望,这样的扶贫样本,越来越多。这样的温暖故事,也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