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花拾三

大家好,我是看电影不等到黑屏不走的电影控花拾三,今天来大家走进《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


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我们见过很多人,光鲜亮丽,英姿绰约,生来优秀,活得风光。

但是我们总经历过幼小的年华,孤单的像丑小鸭,无助,沉寂,凄凉。

《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说。

郭敬明在很多九零后和九五后的眼中如同言情小说的启蒙家,在非主流占据的年代,郭敬明像是一个时代中大部分年轻女孩儿的“首领”,用带有青春气息的绝望和悲伤,占领一整座“边城”。

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与小说略有不同,不再是一次次的绝望,而是更加跌宕起伏,绝处逢生时剥夺希望,又置之死地而后生。

今天抛开演技不提,带大家从几个角色的角度,谈一谈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


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齐铭·最爱的人,伤得最深

齐铭大概代表着这样一类人,他们优秀而充满光辉,衣食无忧家庭幸福,大抵是因为没见过黑暗,所以觉得那些诽谤,那些欺侮似乎都没有那么严重。

借用郭德纲先生的一句话,“我其实我挺厌恶那种,就是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啊,扎你一刀,你这血还没擦干净呢,他在那,哎,你要勇敢起来,你死不死啊,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因为没经历过绝望,所以旁观起来也只有满腔的悲悯和些许的忧伤。


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唐小米·以暴制暴,欺软怕硬

从外校突然转来的漂亮女生,确是整个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经历过且正在经历着欺凌的人对其他人善良。毋庸置疑,唐小米是有错的,但唐小米也是整部剧里最可怜又最可恨的。

我们不难看出唐小米家境优渥,加诸于她的欺侮若是暴露出来有很大的可能性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但是她没有。

唐小米大概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复制了自己身上的惨剧,就落得如此下场,因为长期以来的欺凌给她带来的,不只是身心成长的扭曲,免不得连价值观都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从她对待易遥和顾森湘的事情上足以看出。

再思索,最先开始欺凌的人,又经历过怎样的童年或人生?


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汪爱钰·遗忘最快的帮凶

类似于大多数参与着欺凌而不自知的人,可能如果易遥没有跳向大海,在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这些人还在笑着说,“是嘛,我有点儿记不清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买单,也不是所有人在想起这些的时候都会清楚的记得自己这颗齿轮曾经多么“尽职尽责”地将整件事一遍遍推向高潮。

我甚至思考过,是否一个“年少”就真的能填平年少时期所有的疯狂?

有些阴影可以向光,但有些人,有些事,永远都不能被原谅,不是“鸡毛蒜皮”和“小肚鸡肠”,而是不管过去多久,梦魇都会是梦魇,有的会远去,有的永远阴霾。


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谷丹·旁观者

谷丹象征着一波正义而怯懦的人,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我们可能充满着正义,但是我们也执着的遵守着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必须心安理得的物种,所以我们用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搪塞过了一次又一次,不伸手,不回头。

谷丹最后时伸出的手,聚结着所有围观者的愤恨,可是如果,再早一点呢?


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顾森西·最后的光明

美好的有些不真实,这大概是我唯一能用来形容顾森西的词。

即使他逃课,捣蛋,成绩差,但是他善良,宽容,心态好。即使是面对亲生姐姐坠楼的疑似“凶手”,依然能坚定信任做朋友。

可是呀,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易遥,又有几个顾森西呢?


不是每一个易遥都能遇到顾森西:悲伤逆流成河


整个电影中最让我感到热血的,竟然是易遥沿河堤奔跑的时候,“如果我活着不会带给你们痛楚,那么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交换所有沉寂的孤独。”要多绝望,才想要用这样的方式给所有活着的人们沉痛一击,我们都知道电影的结局里会有顾森西的奋不顾身,可是现实中呢?

电影最后,易遥的话依然充满着正能量,可是我却始终觉得穿着白毛衣的易遥再也不是当年模样,我们周围可能有很多易遥,但是不是每一个易遥都有一个顾森西,我们不能阻止每一场校园暴力的发生,但是最起码请从“我”做起,让每一个孩子,不管历经多少的千帆,终能归来,仍是少年。

我是想做影评的电影避雷针花拾三,点赞破千就出视频,有什么想看的电影,欢迎留言或私信,每一条都会看。

认认真真,干干净净写字,不做标题党,欢迎点赞留言加关注。

*文中图片摘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