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是如何断定1944年日本已军力枯竭的?

用户63973701258


在二战时期,不论英美,还是日俄,又或是我们自己,都是非常的注重情报收集工作,还有谍战工作的。在战争时期,有时候通过截获一些情报,在大战到来之时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日本至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准备长达半个世纪要侵略中国,不论是在军事,还是物资上,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发动了侵华战争,九一八侵占了东三省,七七事变之后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最开始由于日本装备精良,并且日本当时连高中生都有军事课程,射击课程,所以在战争初期,侵华日军的军事素养是很高的,这也就导致了最开始的中国军队吃了个哑巴亏,节节败退,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全盘西化,并且工业化开始高速发展,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军工行业早已远远的和中国拉开了差距。

战争必然少不了物资的供给,在战争初期每个鬼子,每天的物资有米:640克,麦:200克,罐头肉:150克,乾菜:110克,泡菜:40克,酱油:20克,盐:12克,糖:15克,茶:3克,通常作战时要带五天口粮,但是到了战争后期,日军除了在休整的时候能得到补给,其他大多说的时候,主要就是靠抢夺占领区老百姓们的粮食获得补给,甚至日寇在后期粮食短缺的时候,他们甚至丧心病狂的吃人肉填补粮食的不足,简直泯灭人性。在中国战场日寇还有能虐夺到一些物资,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主要是海岛攻防战,日寇的作战就只能通过空运或者轮船的补给得到物资。

在二战期间美国的情报部门,一直都在收集着纳粹方面的情报,在中途岛海战之前,美军得到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本,也由此得到了掌握了之后一系列的日军动向,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就开始像太平洋诸岛开始调兵,在即没有打通中国战场大陆交通线的情况下,反而将一部分的主力部队向东南亚和太平洋方向抽调,这就说明了日本在兵力的补充上已经出现了不足,通过珊瑚海战役和瓜岛战役日军的惨败,也让美军确定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兵力不足防御薄弱,并且后勤补给已出现严重空缺。

在这后美国在菲律宾海战大获全胜,日军甚至连防空的能力都没有,这就更加让美军确认了日本已经军力衰竭了。


玄坤


1944年的中国战场上,蒋介石召开了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期间谈到了45年开始,国军将可以将除东北以外的全部日寇驱逐,而其自信就来自于军统的谍报。加上当时的远征军和驻印军已经在东南亚展开攻势,只要滇缅公路重新打开,那么源源不断的美械就会不断流入国军之手。

而对于日军军力枯竭,美军在1943年就有体会,因为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已经是落日黄昏,日军已经无法阻止美军夺取瓜岛和太平洋众多岛屿,这也是美国蛙跳战术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此时美国的轰炸机已经可以够到日本本土,制空权已经基本掌握在美军手里,日军优秀的飞行员已经几乎死绝了。

所以1944年,美国确定了进攻东南亚的决策,具体就是海空军夺取菲律宾和关岛,然后空军配合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攻取缅甸等地。可以说当时唯一麻烦的就是日本陆军,因为日本陆军还拥有一战之力,不过已经比不上40年以前了。44年的时候,装备美械的国军基本可以同日军硬碰硬。

其实最先知道日本兵力不足的就是中国,39年之后日军基本无力发起大会战,一个武汉会战日军就伤亡高达二十五万,这直接导致了日军无力继续向四川境内进军。而敌后战场更是损耗严重,因为敌后战场完全就是拼消耗。可以说日军失败是很正常的,毕竟日本区区小国居然敢东西开战,而且面对的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


小司马迁论史



网上有种说法,1944年,美军攻下塞班岛,在进行战役分析时,情报部门发现被歼灭的日军两只部队的番号,日军第50师团和第135师团,这两个师团原本隶属日本关东军,驻扎中国东北,现在都被调到了万里之外的塞班岛,说明日本的军力已经枯竭,美军由此做出了判断。


不过我查了资料以后发现,这个说法可能不太靠谱,在1944年至1945年间,日本从东北调出的二十一个师团中,并没有这个所谓的50师团和135师团,而从历年驻扎东北的关东军所属师团里,也没找到这两个师团的名字。

下面附上1944年至45年关东军调出师团名单。

个人感觉,经过这么多年旷日持久的大战之后,对日本这样一个小国家的剩余军力做判断,应该并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情,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口数量等等这些,能支撑多久这样的全面战争,专业人士应该很轻易的就能计算出来,并不需要如电影般,戏剧性的从某个情节偶然发现。


人文茶客


  美军是一支历来重视情报工作的军队,尤其以科学缜密的战场情报分析著称于世,决不会仅凭一、两次战斗就草率做出结论。在这儿举一个例子。中途岛战役之前,美国海军情报局从一艘沉没的日军潜艇里打捞出JN-25通讯密码本,随后组织英国、荷兰等国专家对JN-25密钥进行了部分破解。通过监听日本海军与东京大本营方面的往来电报,美军初步断定日本海军的下一步进攻目标是代号为“AF”的某岛。在对“AF”具体位置的确定上,美军夏威夷情报站与华盛顿海军总部情报站的意见出现分歧,夏威夷情报站认为日军电文中反复出现的“AF”是指中途岛,而总部方面则认为是阿留申群岛。后来,夏威夷情报站的意见占了上风,因为从破译的日军电文中查明,日军总部命令从马绍尔群岛起飞前往轰炸珍珠港的飞机,必须做好规避来自“AF”上面的防空炮火的相关准备,从航线位置上分析,可以做出“AF”即为中途岛的判断。美军的情报工作却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由夏威夷情报站以驻中途岛美军指挥官的身份,用无线电明语方式联络珍珠港基地,发出“中途岛淡水供应紧张”的通话内容。结果不久便截获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的命令报文,内容是“AF缺乏淡水,各攻击部队要备足淡水。”由此,美军经过多方面情报信息验证分析,最终判定日军下一步的进攻目标是中途岛。

  同样,在断定日本是否军力枯竭的问题上,美军也是在经过多方验证、多次推断的基础上逐步得出的结论。因为日本战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军力走向枯竭是多次战役战斗失利叠加的结果。慕什塔戈认为,美军所以能够断定日本在1944年陷入军力枯竭,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一是兵力派遣捉襟见肘。美军发现,自1937年“七‧七”事变以来,日本陆军的主要兵力一直深陷于中国战场而不能自拔,无暇顾及战略价值更为重要的太平洋战场。为了急于抽身,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豫湘桂战役。此役,日本参战兵力达41万,几乎动用了陆军的全部家底,虽致使国民党军一溃千里,并攻占146座中国城市,但终究未能打通大陆交通线,更未能阻止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而此时的日军已处于强弩之末,最初组建的17个常备师团主力丧失殆尽,已经无法抽调出更多的兵力来发动进一步攻势了。

  二是装备补充青黄不接。对处于交战状态的两支军队而言,通过观察敌方武器装备补充频率和维修周期进行分析,是判断其战力能否持续的有效方法。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仅有3个航母舰队,而日军则有6个。经中途岛一役,日军4艘重型航母尽失,仅存2艘轻型航母,日美海军实力对比发生逆转。直到1944年,日本海军始终没有新建航母加入作战序列,只能靠改装旧舰或商船来拼凑出轻型航母来维持海战,而且舰载机数量严重不足。美军由此可以推断,日本此时的军力已经走入穷途末路。

  三是作战保障难以为继。在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的瓜岛战役中,日美两军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逐次“添油”力拼消耗,最终以美军完胜而告终。美军清醒看到,担负守岛的日本最精锐的第2师团并不是败在抗登陆行动上,而是输在后勤补给上。在与美海军陆战队的正面交锋中,第2师团并不处于下风,日军运送的补给不能按时到位,而且一次补给尚不足于维持一场战斗所需,这是第2师团最终被迫撤出瓜岛的根本原因。通过这场战役,美军不难做出日本即将军力枯竭的判断。


慕什塔戈


日本军力枯竭是必然的,国力有极限而侵略野心却非常膨胀。美国军方对此有深刻分析和预测。在1944年,美军从日军的作战序列资料里经过判断分析,认为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1944年6月,美军攻克太平洋日军的绝对防御圈中的塞班岛,海军情报局在审问俘虏的过程中获悉,日军的第50师和第135师,驻守该岛,而这两个师是日本关东军序列的,现在却出现在距离其防区千里之外的塞班岛,说明了什么?

起码说明在关东军的编制内留下的只是这两个师的部分军队。海军情报局进一步分析了驻守太平洋所以岛屿的日军部队的番号,与日军的战斗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号称日本精锐的关东军已经外强中干,兵力入不敷出,其兵力早已分散到太平洋、菲律宾各个战斗激烈的战场, 接着这些情报人员又顺着这些线索往上查,发现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本部的的有些师团只剩下有名无实的空架子,大多数师团也是由老弱残兵补充,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这个情报的推断为美军高层所采纳,并且为以后美军最后在太平洋的进攻提供了依据,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上面的推断。

特约作者.一碗凉粉。



看了几个答案,都以1944年夏的塞班岛战役中,美军情报人员发现的日军两个师团番号就断定日本兵力已经枯竭了,我觉得有点可笑了。

从1942年初美军开始反攻日本起至1944年10月,除了海空军外,日本陆军主力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不大,瓜岛战役损失了第2师团;塞班岛、关岛、新几内亚战役分别损失了第43、第29、第20师团;硫磺岛和贝里琉岛战役损失的分别是一个联队;莱特岛和布干维尔岛战役损失的分别是第16师团和第6师团;损失比较大的是英帕尔战役,第15、33、31师团等部日军损失了6.5万余人。

而整个二战,日本有120多个师团被派往了海外战场,1943年下半年为了挽回太平洋颓势,关东军调往南洋支援南方军的只有二十多个师团,离日本兵源枯竭还很远,请问仅凭1944年夏的塞班岛战役发现的关东军第50师团和第135师团番号,美军是如何判断出1944年日本兵力已经枯竭的?(日本兵源不足早已经众所周知)

而日本损失比较大的就是1944年10月至1945年7月结束的菲律宾战役,包括陆、海、空军三军共损失了50万人,这一仗的惨败日本太平洋舰队几乎损失殆尽,海上交通路线彻底被美国切断,本土也被围得水泄不通。


美军断定日本何时兵源枯竭,应该是1944年日本孤注一掷执行的“一号作战”计划,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看法吧。

自从淞沪会战后,日本逐渐战争扩大化,兵源不足早已经是个问题,为了快速解决在华问题以实施南下或者北进计划,日本几乎倾国之力发动了武汉会战,陆军由原来的24个师团直接扩增至34个师团,其中有11个师团近30万人、在海空的配合下直接参加了武汉会战,但战果未达成预期效果,而战后由于消耗国力过于严重,日本有点吃不消了。而在经过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失败后,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提出改变了对华战略,即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惑为辅”。

但自从改变对华策略后,日军发起的一系列战役几乎毫无进展,引起了大本营对冈村宁次策略的不满而被调出了前线,做了一年多的“冷板凳”。1943年东条英机老鬼已经深知深陷在华泥潭不能自拔,无论是战或者和都无法改变当前被动的局势,为了维护本土安全和继续近行持久战,日本大本营拟定了一个在华作战计划,即一是摧毁南方与西南的中美空军基地,解除对本土的威胁;二是打通亚洲大陆交通路程,以将海外的关东军、南方军、派遣军连成一体;三是集中有限兵力再次打击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

于是1944年诞生了“一号作战”计划。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日本做了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动员行动,以满足派遣军的所有作战要求,包括后勤保障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例如做出策应部队的第23军从广东出发就携带了16万吨作战物资。不仅如此,日本还从本土、关东军和南方军分别抽调部分全力支持在华派遣军,是役集结了40多万人和40多万吨作战物资,为最后的“胜利”做疯狂反扑,结果,对于缺枪少弹的国民党大军一泻千里,丢失了大量的土地。

1944年春,日本为了执行“一号作战”计划、挽回败局,日本已经倾国之力,将有限的兵力和物资全部投入到豫湘桂大会战,这也导致了日本在东北后方根据地兵力的严重空虚,做为二战无孔不入、最优秀的情报机构之一,难得此刻美国断定不出日本兵源已经枯竭?


赛门军略


战场形势自然是需要判断的,日本的战败是历史的必然,只是时间问题。美军第一次判断出法西斯要失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和日本撇清关系,在此之前美国一直向日本供应各种资源,也正是这个原因,日本选择偷袭珍珠港,趁机拿下东南亚,在1944年,美国再次判断出日本的军力已经枯竭。

那么美军是怎么看出日本兵力枯竭的呢?首先最简单的一点,日军的装备供应不上,这一点在战场上就能看出来,对方的装备补充率都是能够直接看到的,从这一点最起码能看出在一场战役中这支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军的军舰其实并没有日军的多,可是中途岛战役后,日本只剩下两个轻型航母。

从这之后,日本便没有新的军舰补充进来,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日本已经无力制造这些武器。日本已经无力打造更多的新武器,而且日本和美军作战的时候,美军每次都能胜利,胜利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日本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先不说装备,最起码的兵力日本都无法补充上去,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日本兵力不足。

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的时候开辟了太多战场,这就导致其军力分散,而且日军陆军主力大部分在中国战场,等到日军想将主力放在太平洋战场的时候他们发现,中国一直将他们牵制住完全无法抽身,日本决定迅速抽身,于是豫湘桂战役开始,日本出动所有陆军开始攻占各地,结果就是他们攻占了许多城市,但是依然没有打通交通线。

日军在中国的兵力抽调不出来,这一点美军也是看在眼里的,通过这些都能够分析出日本已经军力枯竭,更何况美国参战的时候,日本已经不行了,后期的日本说白了就是强弩之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大家应该都知道日本的侵略战争到了1944年的时候攻势就已经颓废下来走下坡路了,今天我们能知道这个事情是因为历史是这样写成的,但在当时日本是牢牢的保密这个情报,但美国人最后还是发现了,那么美军是怎么知道的呢?今天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美军能够知道日军军力颓废其实也是一场意外。1944年的时候,美军发起了塞班岛战役,在这场战斗中日军损失惨重,战后美军清扫战场的时候发现日军的军队番号中出现了50师和135师的番号,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发现,美军就是从这上面推断出日军已经不行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师本来是属于在驻扎在中国东三省的关东军,要知道东三省在日军大本营的心中可是重中之重,现在这两支本应该守在东三省的部队却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塞班岛送人头,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日军国内已经无兵可派,亦无兵可征了。后来美军为了更加确定这个情报的真实性,又将日军参加太平洋战争中的所有部队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日军的确把关东军派往了太平洋各地小岛上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决定两个国家战斗胜负的情报就是在不经意间被细心的美军给发现了,如果不细心可能就会错过这个重要情报了,大家说是不是


历史十二郎


回答的先生们,先搞清楚“军力”与“

兵力”的差别好不好?知识不是能充“”出来的!

军力,不仅是兵力

兵力,通常是指兵员补充能力,专业点则包含三部分:训练有素的有战斗力的部队规模、训练能力与可训练的新兵资源。与兵力同级的术语还有战力、供给力、装备力、兵器研发能力。

这一切都统属于军力概念之内!但还不是军力的全部。因为军力还保括战争意志、战略谋划、战争指挥能力。与军力同级的概念是政治力、经济力、外交力等。

美军判断日军军力枯竭很容易

作为太平洋战区同量级的对手,虽然美日以海战为主,但因都是有航母的国家,也进行岛屿攻防战,所以是

海、空、陆、侦、谍的全面交锋,是彼此直接军力的全面较量。

发起太平洋战争时,日本虽然有健全的海空军,陆军也展现了强大的攻击力,但经过与美军一年多的战争消耗,特别是珊瑚海战役、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的装备供应、兵力生成、机动兵力已严重不足,到1944年,日军的装备无论从量到质都已严重退化,失去了攻守组织之能,名为防御的守岛战,其时已成为援兵已绝、退出已断的等毙状态,所谓的反击也成自杀式袭击,对美军的本岛轰炸已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空火力。


美日战场呈现如此状态,东亚战场上中国军队也已进入反攻状态,日军只能对城市与交通线进行防卫,机动兵力不足,对依然装备居于劣势的中国军队也形不成压制。

战场表现如此,再结合谍侦情报,美军作出日本军力枯竭的判断就轻而易举了!


巴山肖鹏


日军在1944年的时候还没有物资枯竭,只是被断了石油供给而已。美军判断日本军力资源的办法主要是靠统计货轮出入,由于日本是岛国,他们的所有物资全部靠海运输入跟产出,包括煤铁石油等等,所以只要计算下往来日本的商船货轮就可以得出判断。

早在1943年12月底,日军的所有石油供给已经完全被切断。这是因为美军在瓜岛战役后趁势反攻,重新夺回了被日军抢占的油田。从那以后,日本完全失去了石油的来源。但这时候日本从德国得到了液化煤气的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应用到日军的战机与坦克中去。这是因为中国东北跟朝韩日占区有大量的煤矿,由于苏联的对日中立使得日军可以自由的从日本海运送各种军事物资。美军此时虽然已经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制海制空权,但是受限于战机航程的问题,一直无法对日本本土发动进攻,也没法切断满伪对日本本土的物资输送。

直到1945年时候,美军攻克硫磺岛,这时候美军轰炸机就可以自由往来日本本土,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掷了大约14万吨炸弹,其中包含了珍珠港库存的4万吨燃烧弹,美军不仅炸掉了来往日本海的日本货轮还烧掉了日本本土种植的所有稻谷农作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