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基金行业20年,一切都在变。

——馨金融

从第一家公募基金——国泰基金宣告成立算起,刚刚过去的2018年正好是中国公募基金业二十周年。

在这20年时间里,关于公募基金的一切,包括数量、规模、渠道、产品、用户习惯都在变,尤其是2013年余额宝崛起之后,新技术、新金融给行业带来的冲击,并不比银行来得小。

不过从新金融的视角来看公募基金行业,有其特殊性。

虽然这个领域受到新金融的冲击最早,但基金业本身受到的监管约束严苛,一路反而发展最为平稳。

以至于在金融行业整体监管收紧的眼下,公募基金行业受到的波及最小,而且因为按照规模收费的盈利模式,在渠道拓展、产品变革之后,成为了传统金融机构中日子过得最”滋润”的一个。

不过即便如此,基金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在不断推进中,尤其是当整个行业的重心从“交易”转移到“投资者”本身之后,行业生态正在发生变化。

今天馨金融为大家摘编了易观与中国基金报联合发布的《中国基金业金融科技发展白皮书》,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同时,大家也可以在主页面回复“基金”获得报告全文,enjoy~

馨金融/摘编

1

变化、挑战与机遇:用户走入视角中心

回溯基金行业20年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早期的规范发展和初步的互联网化之后,从2013年开始,余额宝的兴起带动了公募基金行业进入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阶段。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从基金数量和规模方面看,公募基金相较以往是强势崛起,但长远来看目前仍处于创新发展起步的初期阶段,数字化是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单纯依靠自身能力输出赢得市场的时代终结,群策群力的时代来临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创新技术推动了基金行业产品丰富化、渠道多元化、服务精准化,在机构经营方式向线上迁移的同时,经营理念逐步开始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投资者”为中心转变

但事实上,公募基金用户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本身也在变化中的群体。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从市场占比来看,2007-2014年间个人用户在用户结构中能够持续高于70%,随着市场环境发展,公募基金领域个人用户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15年开始个人用户占比却大幅下滑。个人用户的市场占比不稳定,波动性较大,投资理性低于机构用户,因此当前基金行业需要提供更深度的服务引导个人用户走向理性和成熟。

在“投资者中心”以及“产业生态协作”的背景之下,基金行业迎来三大挑战。

数据管理面临的挑战:基金公司的数据零散、源头多元、体量骤增等特点使得数据收集、整合、分析、应用的数据管理面临压力。

投研能力面临的挑战:创新发展阶段,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数据信息爆发等对舆情的实时分析、投资决策的效率与精准度、收益与风险的有效匹配等具有更高要求。

产品创新及发展路径面临的挑战:目前,货币基金占比过高、非货币基金发展缓慢,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随着技术投入、数据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同,或会面临较大差异的发展路径。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基于这三大挑战,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公募基金业最好的出口。过去一段时间,公募基金行业的各参与方都在积极完成数字化转型,通过金融科技提升产业生态件的协作效率,行业迈入深度科技赋能阶段。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2

路径、方向与效果:差异化明显

尽管数字化转型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市场参与方基于自己基因的不同,投入的方向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其中,我们熟悉的天弘基金以及工银瑞信、建信基金、招商基金等都银行系基金公司都属于“科技资源执行型”,因为科技资源丰厚,可以直接利用资源优势。

易方达、博时、南方基金等属于“整合型”,兼顾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投入;“探索型”则主要是依赖外部资源投入。

具体到落实的业务来看,并非公募基金的全业务流程都已经实现数字化,目前,智能营销和用户运营是相对成熟的方向

智能营销的成熟,一方面来自基金公司在销售渠道变迁之后,对相关业务的升级需求最为迫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态协作趋势下,专业化优势的凸显。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传统销售渠道上,基金公司难以直接触达用户,能提供的用户体验和积累的用户数据维度及量级较小,营销效率低下、营销成本较高,同时难以实现营销深度互动和效果分析。

2017年3月蚂蚁财富向基金公司开放“财富号”,随后天天基金网、京东金融等也不同程度开放自运营平台,高技术能力平台开放的开放,体现了多渠道价值协同的效应,将提升公募基金的智能营销水平。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相比于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更是当前基金公司的发力重点。这其中既有公募基金行业的既有优势,也有客观需求。

优势在于,公募基金行业在数据获取发展相对成熟,对全公司范围的数据管理开始重视,未来在深度挖掘数据的基础上必然逐渐走向全智能化运营之路。

客观要求则在于过去基金公司依靠资源、成本大量投入的粗放型业绩增长模式不在适应智能运营时代的要求,基金公司需要思考如何通过优化资源、成本实现集约化增长,尤其是当前以智能用户运营为重点阶段,实现集约增长的关键致胜因素是场景、平台、数据和技术,而这四大致胜法宝恰好构成了当前基金金融科技生态的整体“脉络”。

3

第三方平台赋能产业生态

随着基金行业生态的逐渐成熟,第三方平台正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第三方服务商正在从不同领域切入市场,为基金公司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比如,新金融巨头们可以为基金公司提供全流程的、陪伴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

蚂蚁金服除了为基金公司提供智能营销和运营服务之外,还过向基金公司、三方投研/投顾的买方服务开放AI能力、平台,形成了市场数据资源、用户数据资源、服务资源等充分流动,最大程度地释放各方优势能力的输出,形成了多方协作共赢的生态。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腾讯理财通则发挥自己的产品优势,借助会员成长体系,形成不同用户的分层管理和差异化服务。

其中,金融服务特权与增值服务特权紧密围绕“产品、灵活、专业”为服务核心,这种依托社交经验积累的会员成长服务机制对于提高用户粘性、培养深度用户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另外一些服务平台则可以从内容、社群切入交易环节,比如,起步于门户网站的天天基金网和投资社区的雪球。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除了这些互联网平台之外,传统银行渠道在基金销售、智能投顾方面也不断进步。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一些1.0版本的系统外包服务商,也在加速转型提供更多服务,比如恒生电子。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4

展望

关于公募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全面数字化、竞争格局两极分化、生态进一步开放

报告预测,2025年基金行业将进入全面数字化阶段

基金行业数字化将从用户端不断向内部管理渗透:从目前营销、运营、风控、投研、投顾等数据运用的情况以及智能化的发展现状,结合模型估算的数字化成熟度曲线可以看出,首先被数字化渗透的是用户,最后延伸到基金公司内部管理,未来围绕用户端的营销与投顾将优先得到发展。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在数字化的新机遇下,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凭借较早的金融科技布局以及渠道整合,在智能时代赢得用户、资源和信息实现弯道超车。

突出重围的基金公司在资源、信息、用户集中流动效应的影响下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大机构,造成竞争格局两极化。

而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生态也将发生变化,产业链条由上下游逻辑逐渐演化成椭圆形逻辑,多层次的服务角色在椭圆形逻辑生态下不断扩展和演化,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基金业20年,ALL IN 数字化(附报告)|馨金融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你我都该珍惜原创的价值,相信优质内容的力量。

联系我们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