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交易的「道與術」

以布證道,以行證術,坐而論道。

在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落難的楊過在石壁上發現了劍魔獨孤求敗刻下的字,其中有這麼幾句: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這裡說了三把劍:紫薇軟劍、玄鐵重劍、無劍

這三把劍似乎能解釋「道與術」的問題:

「紫薇軟劍」

三十歲前,獨孤求敗用紫薇軟劍來馳騁天下,這時,他依靠的是劍,是用劍作為“器”的性狀來發揮威力。沒有這把劍,也許他的戰鬥力就會下降很多。

這時,對於劍的運用,他只達到了“器”的層面。

「玄鐵重劍」

三十歲到四十歲,他開始用玄鐵重劍。劍只是一個介質,本身並不鋒利,大巧不工。他是用本身的招數在驅動著劍,恃之橫行天下。這些招數,這些使用劍的方法,就是“術”。

這時,對於劍的運用,他已經達到了“術”的層面。

「無劍」

四十歲後,他做到了掌中無劍,心中有劍,草木竹石皆可為劍,以無劍勝有劍。他掌握的,是達到目標的“道”。這個“道”,不會因為對象(器)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方法(術)而改變。

這時,對於劍的運用,他終於達到了“道”的層面。



落筆於交易:

道是戰略性的卓識遠見,是認知高度的體現,道是一定要被參悟才能提高的事物和境界,具有抽象性、規律性和相對穩定性。道是悟的一種結果,也只能通過悟才能獲得。

術是技巧性的細緻入微,是技能精度的表象,術是方法,講究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變,是能夠被反覆學習而提高的事物和本領。術是學的一種結果,正所謂不學無術。

道是方向,是內功,是戰略;術是方法,是外功,是技術。

老子有云: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結合交易,其意思可以理解為:道是講怎麼做能成功(盈利),術是講為了成功而採取的方法(技術派、價值投資)。如果找到成功的大門,宏觀方面定好了主基調,落實於方法,可以繼續探討用什麼方法打開這扇門。相反有了方法,並未找到通往成功的法門,也就只能這樣了。

言外之:

交易界的前輩有很多,而且相應的有各有各的理論理念,作為一名交易學習者,可以深度挖掘前人的經典學習,但卻不可沉迷於交易之術中,期望學一絕招而發家致富。

學習從術開始,但卻不能止於術,要學會舉一反三,從大師的交易之術中體會交易之道,學會去其糟粕求其精華。交易之術和經書一樣,都是悟道的工具而已,不要痴迷於工具而忽略了本質。

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因而應變之術也多,佛語:風無動,火無動,人心在動。交易者容易被術所迷惑而忘道。市場多變,以術變應變,終究是變不過來的。市場雖然多變,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這裡的“宗”

就是所說的“道”。不要被各種交易之術所桎梏,學會了解市場的本質,感受交易之道,以不變應萬變。

莊子言:

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孫子兵法》曰:

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

切入的角度不同,切入的手法不同,但核心是相同的。

......

股市交易的「道與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