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盜墓賊有3條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有些迷信,但卻很有道理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因為受到封建統治的影響,在皇帝和一些王公貴族死後都會極盡奢華的蓋一座陵墓,把自己生前沒有享受完的榮華富貴都要帶進另一個世界去享受,另外一些更加極端的都要用活人進行陪葬,讓自己死後還有人為自己服務。

在我國古代比較著名的古代墓穴有很多,其中規模最為宏大的在世界都是聲名顯赫。第一個就是世界為之震驚的秦始皇兵馬俑陵墓,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奢華的程度都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並且裡面的珍貴文物都是歷史學家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憑證,被聯合國命名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古代盜墓賊有3條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有些迷信,但卻很有道理


還有一個就是傳說中蒙古族的王者“成吉思汗”的陵墓,相傳成吉思汗的陵墓裡面蘊含的財富十分巨大,但是並沒有被人找到,不得不說成吉思汗的防盜措施做的真是好。因為普通人根本就辦不起什麼陵墓,那麼一般有陵墓的人都是身份顯赫的達官貴人,由於這樣的原因,社會上就誕生了一個新興的職業-盜墓賊。

可能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都看到過各種各樣的盜墓賊,可能感覺非常的酷炫並且很刺激。但是電視劇畢竟為的是收視率,裡面有很多的東西都不是很專業,盜墓賊有很多的規矩和規定,其實古代盜墓賊有一條不為人知的規定,雖然有些迷信,但卻很有道理。今天我們就走入盜墓賊的世界。


古代盜墓賊有3條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有些迷信,但卻很有道理


先來看看盜墓賊的歷史吧。盜墓賊這個職業已經出現很長很長的時間了,西漢禮儀制度崩壞以後,盜墓賊這個職業就開始興起了,所以就算到現在也有著盜墓賊的存在。每當時代動亂,戰爭頻發的時候,這就是盜墓賊行業最為昌盛的時候。例如,西漢末年,大臣王莽篡奪皇位,兵荒馬亂所以盜賊行業興起。

唐朝末年,群雄並起,這個時代盜墓賊也很是猖獗。而歷史上最大的盜墓賊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因為當時曹操沒有足夠的資金招募人馬,所以大臣上書告訴他進行盜墓,所以曹操所到之地所有貴族陵墓都要被洗劫一番。那麼到底古代盜墓賊都有什麼規定與規矩呢?


古代盜墓賊有3條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有些迷信,但卻很有道理


點蠟燭,一般資歷高深的盜墓賊在進入墓穴以後,都會在東南西北四個角落,插上四根蠟燭。一是,為了看墓穴內空氣的濃度還夠不夠支撐自己,二是,在盜墓賊之間有一個規定,無論墓穴裡面有多少金銀財寶,一旦這四根蠟燭有一根熄滅的話,都要把金銀財寶原封不動的歸還回去,還要恭恭敬敬的向墓穴主人扣三個響頭。

因為有著這樣的一個說法,如果蠟燭熄滅那麼就說明這個墓穴有神明守護,自然不是可以染指的。戴口罩,可能大家會比較奇怪為什麼要戴口罩。盜墓賊認為墓穴乃是極陰之地,直接吸取空氣會大大減少自己的壽命,本來盜墓就是一個折陽壽的活,在這樣的話自己沒幾年活頭了。


古代盜墓賊有3條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有些迷信,但卻很有道理


還有古人認為,如果死去的人突然吸入活人身體裡的氣,那麼很有可能會詐屍,所以必須要用口罩過濾一下。玉器絕對不能拿。墓穴裡面金銀財寶可以拿,但是墓穴裡面的玉器對於盜墓者來說絕對是大忌,絕對是不能碰的。這也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因為在古代玉佩不是所有人都能佩戴起的,如果拿出去很有可能被專門的人認出來,給自己招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二是,因為玉佩具有聚集靈的作用,古人認為,自己死後佩戴一個玉器。那麼就可以保證自己靈魂不破散,然而為什麼盜墓者不敢碰呢?


古代盜墓賊有3條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有些迷信,但卻很有道理


因為他們認為玉器裡面有逝者死去的靈魂。如果自己觸碰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黴運,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都會打進去。例如,一九八九年,楚王劉川的墓穴就被盜了,連衣服上的金絲銀線都被抽取,可是身旁的玉器和羊脂片都沒有碰。

雖然盜墓是一個很刺激的職業,但同時也是一個折陽壽的工作。並且有價值的墓穴應該交給國家進行研究,於情於理都不應該去破壞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