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互聯網洪流下的寶寶樹,如何奏起母嬰行業的高山流水?

彈指一揮間,互聯網三十年的光陰從我們指間滑過。

1987年,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從北京發出,宣告了中國互聯網的開始。二十年前的1998,搜狐、網易、騰訊、新浪,這四大門戶網站先後推出,內容門戶網站時代正式開啟。再到十年前的2008,以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為代表的“BAT”時代初具規模。

如今,又一個十年過去。踩在2018年歲末的節點上,回顧過去十年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商業環境呈現一副嶄新的面貌。而這十年,同樣也是母嬰產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成立十一年之久的寶寶樹無疑是最好的見證者,透過寶寶樹從誕生到成長為母嬰社區平臺第一股的歷程,我們亦可以感受這十年互聯網的激盪風雲。

十年互聯網洪流下的寶寶樹,如何奏起母嬰行業的高山流水?

//從0到1的起點抉擇:由模仿到創新的創業【進化論】//

回顧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前二十年,C2C(copy to China)盛行,國內互聯網發展早期創業者們的創業模式都非常簡單,模仿美國硅谷成熟的商業模式,許多國內享有盛名的企業都可以在美國找到早期的模型。一時間中國的谷歌、中國的亞馬遜、中國的ICQ、中國的Airbnb、中國的Beepi等名號充斥在創投圈,似乎所有好的項目都必須從美國找到對應的模板才能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然而,互聯網需要企業賦予商業的不僅是這些硅谷成功者們的【信徒】,更需要的是層出不窮的創意與想法。於是乎,在2006年前後,一批飽經互聯網戰火洗禮的老兵開始尋找新的方向。

十年互聯網洪流下的寶寶樹,如何奏起母嬰行業的高山流水?

王懷南和邵亦波,一位雅虎前高管,一位易趣創始人,拋卻這些華麗的標籤他們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奶爸,而當他們碰到一起,一個為像向他們這樣的中國父母和寶寶提供服務的想法就此產生。

不得不說的是,和搜索、電商等大切口相比,育兒屬於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做法在當時的環境下就和馬雲做電商一般是不被外界所理解的,但事實證明,少有人走的路,價值往往最大。

從出發點來看,寶寶樹的成立初衷看起來足夠的簡單和純粹,那就是為中國的奶爸奶媽們服務。

從創始人特徵來看,不同於之前馬化騰、李彥宏等程序員出身,寶寶樹創始人最大的優勢就是都有小孩,本身就是產品的目標用戶,對育兒這件事比較上心,更懂得與用戶換位思考,更容易發掘用戶的需求和痛點。

十年互聯網洪流下的寶寶樹,如何奏起母嬰行業的高山流水?

事實也的確如此,正如寶寶樹的員工所說:“王懷南不僅僅是CEO更是產品深度用戶。”在移動互聯網進入深水區的今天,企業高喊“用戶體驗”的口號已經屢見不鮮了,但在十年前寶寶樹剛剛成立的時候,這種“需求+體驗”式的產品思路無疑是稀缺的、有價值的,這其實就是一次從0到1的拓展。

寶寶樹在剛剛成立時,深度訪談了近100位母親。也正是因為這次交流,寶寶樹確立了未來產品和服務的根基,使得產品設計可以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提高用戶體驗。

不難發現,從寶寶樹成立到後來的探索都源自一個考量——能否讓用戶體驗更好,這種有股當前極客式創業味道的“破風者”行為也打破了一直以來“C2C”式的互聯網創業規則,對於寶寶樹而言,幾年的時間不僅奠定了寶寶樹未來發展的產品格局,同時也聚集了一大群有著相同價值觀的人。

十年互聯網洪流下的寶寶樹,如何奏起母嬰行業的高山流水?

//從1到N的踏準節拍:做趨勢性力量“大水”下的“大魚”//

財經作家吳曉波《激盪十年,水大魚大》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吳曉波向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提了一個問題:“對於過往的十年,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您的答案是什麼?”周其仁沉思了一下回答了四個字“水大魚大”。

水,是“急速擴容的經濟規模和不斷升級的消費能力”;魚,則是在中國乃至世界格局中表現越來越搶眼的中國企業。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國內經歷了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進化,而寶寶樹也在這幾年裡做出了多項選擇。

“如果不是我們自己橫掃了自己,就會有別人橫掃我們。”

這是王懷南向寶寶樹傳達出的態度,並沒有留戀於過去的“沉沒成本”,讓all in 移動互聯網的口號自上而下達成了全面共識。如今的事實證明,正是得益於移動互聯網、二胎經濟以及消費升級“大水”的滋養,也成就了寶寶樹這樣的“大魚”。

2012年,寶寶樹推出了第一款手機應用,即服務於孕期到3歲孩子家庭的知識類應用“快樂孕期”,並在隨後演化成了一整套移動端產品矩陣。快樂孕期升級為寶寶樹孕育APP,小時光APP上線,構成寶寶樹在移動端的兩大流量入口。

如今我們回過頭去看那段歷史,會清楚地認識到在流量難、流量貴的大背景下,如何獲取更多高性價比的流量成為企業發展的著力點。

十年互聯網洪流下的寶寶樹,如何奏起母嬰行業的高山流水?

寶寶樹的選擇是圍繞PC時代積累的用戶規模和活躍度,做移動端產品服務品類的橫向擴張,在垂直方向上精耕細作、擴張規模、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打造擁有多個堡壘的生態組合拳,而各業務之間同時也具備高度的組合聯動性,能夠實現彼此間流量的流通,這種“一站式”的眾生態組合服務矩陣也引領了母嬰服務產業的發展方向。

在運營方面,移動浪潮的衝擊下,社交的價值日趨凸顯,而寶寶樹其實從一開始就以社群、社交、社區為切點,讓天南海北的陌生媽媽們一起交流,分享彼此寶寶的成長曆程,在這一過程中,用戶與平臺之間也建立了高粘性的【強關聯】屬性。

憑藉出色的戰略定位,根據艾麗莎數據,在2013年4月,寶寶樹也成功超過美國最大母嬰社區BabyCenter,成為全球最大的母嬰平臺。

除此之外,信息大爆炸帶來了信息的冗雜,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不容易被發覺出來,於是乎,內容付費的口號逐漸響起。為此寶寶樹上線了自己的知識付費平臺,一方面強化了自身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幫用戶篩選和提供更加有價值、針對性的信息,而這也是寶寶樹能夠具備高用戶粘性的關鍵。

此後,寶寶樹通過一系列戰略合作,用來完善自身的服務體系和平臺護城河。

在戰略合作方面,今年,寶寶樹還與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資本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電商、C2M、廣告營銷、知識付費、新零售、線上線下母嬰場景等多個層面的大規模深層合作。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生態資源不同,它往往具備資源整合的組合效應,實現多渠道資源互換,而寶寶樹與復星、阿里、好未來等巨頭的戰略合作無疑是具備稀缺生態價值的新物種。

阿里巴巴湖畔大學校長曾鳴曾經說過,對於使命願景驅動的企業,有兩類典型:一個是機會導向,起步不難,挑戰在於如何繼續在浪尖領跑;一個是能夠找到想象未來,最大的困難是找不到切入點。透過寶寶樹的發展歷程,我們看到王懷南不僅找到了切入點,同時也找到了持續奔跑的“武功秘籍”,先後完成了從0到1,再從1到N的蝶變。

“用常人不具備的勇氣不停地打碎自己”,這或許也是“破風者”王懷南和他的寶寶樹一直都在堅守的東西。

十年互聯網洪流下的寶寶樹,如何奏起母嬰行業的高山流水?

//從做生意到做公益的殊途同歸:讓年輕家庭享受美好的生命旅程//

企業的任何行為活動其實都遵循著一種倫理,這種倫理其實更像是一種規律、價值觀之類的東西。不僅僅是業務上的傾斜,還包括業務以外一系列行為的一致。而對於以“讓年輕家庭享受美好的生命旅程”為自身使命的寶寶樹而言,從做生意到做公益,我們看到了它在同一文化下的知行合一。

做生意方面,寶寶樹成立的初衷本身其實就是為年輕家庭提供一站式母嬰服務,讓許多年輕媽媽少走許多彎路,更懂得如何去照顧自己的寶寶。

而在做公益方面,寶寶樹也是不遺餘力。例如與公安部的團圓系統對接關注走失兒童,還比如聯手復星基金會、《健康報》等機構合作啟動的鄉村醫生健康扶貧公益項目已正式展開。

可以說,成立十一年的寶寶樹一直在公益的道路上馳騁奔跑,一次次的公益行為其實也是一次次撬動人們內心深處感情支點的過程,運用商業邏輯來審視公益,運用公益的邏輯來服務商業,這也讓各自多了一份謙遜和審慎,也讓兩股力量進行了交融,作為全球最大的母嬰社區平臺,寶寶樹也承擔起了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

事實上,無論是商業活動還是公益行為,寶寶樹的做法其實殊途同歸,都是從家庭幸福的角度出發,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是企業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一種企業人格的“真人秀”。打造出了了有溫度的品牌形象,也讓品牌與用戶之間形成一種情感的聯繫。

十年互聯網洪流下的寶寶樹,如何奏起母嬰行業的高山流水?

//寫在最後//

一部寶寶樹的成長史,我們也看到了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十年間,中國的企業和創業者所經歷了一波波浪潮和流露出的精神面貌。對於寶寶樹而言,今年絕對是意義非凡的一年,在這成立的第十一個年頭裡,王懷南敲響了IPO的大鑼,也打響了寶寶樹下一個十年的“發令槍”,在未來,我們也期待一直緊跟時代脈搏前進的寶寶樹,可以像它們自己所希望的那樣,成為一架跨國“航空母艦”,為全球的年輕家庭提供愛的服務。

考裡松作為一家擁有新西蘭匠人精神和先進技術的企業,秉持著“安全、舒適、健康”的理念,與全球媽媽共同呵護寶寶的健康成長!

來源:互聯網江湖,科技自媒體劉志剛。圖文無關,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