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該如何找到用戶痛點?

如今,創業者越來越多,但創業成功的較少。除了要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項目能不能戳中用戶痛點。如果不能戳中用戶痛點,就算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也難以取得成功。

(一)什麼是用戶痛點

簡單講,用戶痛點就是讓用戶疼痛的點,對於品牌和企業而言,就是當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接受服務時候,不滿意的、會抱怨的、讓用戶感到心痛的接觸點。比如,到星巴克喝咖啡要排隊,iPhone用一天就會沒電,看貓王的全球巡演要在黃牛手中才能買到票,等等。

深層次講,用戶痛點是催生機體活動的動力和源泉。也就是說,誰能挖掘出用戶痛點,誰就等同於掌握了用戶的需求方向,從而也就可以做到料敵先機,打有準備的仗。但能否一路領先並跑到終點,還要看你的企業能否找到正確的治癒用戶痛點的方法。

創業該如何找到用戶痛點?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用戶餓了,需要一個包子,你給了他一份牛排,你覺得自己已經完全超越預期地、圓滿地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可是,如果他不喜歡吃牛排呢?

所以,我們必須瞭解的是,如果用戶此時此刻是痛的,而你發現了用戶的痛點,那麼,你所要做的便不僅是幫助用戶止疼,還要讓用戶擁有快感。

馬雲就是解決了當時中小企業的營銷痛點,才能讓阿里巴巴獲得今日的成功。蘋果也是一樣,喬布斯就是發現了用戶使用習慣的隱性痛點,進而解決它,才能取代諾基亞成為全球手機霸主。這就是痛點的由來,企業要運用“互聯網+”就必須要懂得如何戳中用戶痛點。

在做“互聯網+”之前需要考慮到3點:一是市場需求的現狀;二是用戶或是市場最大的痛點是什麼;三是發現有痛點後,要想辦法徹底解決用戶的痛點。

很多企業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想用戶的需求,每個人的想法不同,需求也不同,創業者需要的並不代表用戶會需要,創業者認為好的用戶不一定認為好。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網絡無孔不入的互聯網時代,創業者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你所想的不一定是用戶所想的。在決定要將自己的企業加上什麼的時候要做好市場調查,雲計算、大數據對市場調查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阿里巴巴在做“互聯網+”時,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想問題。用戶需要從阿里巴巴得到什麼,阿里巴巴就加上什麼。用戶需要從阿里巴巴得到國際售銷類的產品,阿里巴巴就與聯合利華合作,做互聯網+快銷;用戶希望阿里巴巴能提供更好的線下零售體驗,阿里巴巴就與蘇寧合作,做互聯網+零售。總之,阿里巴巴無論加上什麼,都是從戳中用戶痛點的角度來考慮的。

(二)創業者如何尋找用戶痛點

第一,要對自己的企業有足夠的瞭解,企業有哪些業務,優勢是什麼,最能吸引人氣的是哪一項,缺陷和不足又是什麼。知道這些,就可針對企業的優勢加大宣傳,吸引用戶的關注。

第二,企業要對自己的目標用戶群有足夠的瞭解。自己的用戶群是偏向於哪個方面的,他們總體表現出來的需求是什麼。然後再根據用戶的需求來選擇要加的行業或者是產品。這樣才能在戳中用戶痛點的基礎上完善或是擴大自己的企業體系、產品和服務。

第三,找到用戶痛點是一個需要長期觀察、不斷挖掘的過程,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找到用戶的痛點不但是一個大方向問題,同時還是一個關注細節的問題,企業要融合用戶關注的所有細節。

聚美優品就是一個善於發現用戶痛點的電商平臺,從聚美優品與寶寶樹的合作案例來看,就可以明顯看出聚美優品準確找到了用戶的痛點。聚美優品陳歐對自己的企業非常瞭解。

首先,他知道自己的平臺不可能與天貓和京東等巨頭對抗,因此就必須走小而美之路,於是,美妝就成了聚美優品的優勢。

其次,聚美優品的目標用戶是以女性用戶為主,而女性用戶大部分都會走上“媽媽”這條路,所以它在用戶精準方面有了先天的優勢。

最後,媽媽們缺少一個能買到正品母嬰產品的渠道。

這3點就是聚美優品在對用戶痛點的定位上做出與寶寶樹合作,走上互聯網+母嬰產品道路的原因。

互聯網時代並不缺乏商機,真正缺乏的是發現痛點的創業者。在創業的路上,我們不妨擦亮雙眼,挖一挖用戶的深度需求,找準痛點,下一個成功者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