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傳統電商怪圈,社交電商謀求新發展

今天的我們正處在一個社交商業時代,而社交電商就是藉助社交網站、SNS、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媒介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用戶自生內容等手段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並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融資總額超過250億元,其中拼多多、寶寶樹、微盟等社交電商公司上市引起了轟動。

深陷傳統電商怪圈,社交電商謀求新發展

但從社交電商誕生的出發點來看,它應當與傳統電商有些許差別,並且將會拋棄傳統電商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發展模式。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社交電商非但沒有跳出傳統電商發展的怪圈,反而深陷於傳統電商的泥潭裡。

因此,僅僅只是將社交電商看成是贏得資本關注的方式和方法顯然是非常不對的,我們需要在資本之外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僅僅只是依靠社交電商來進行賣貨,但是,卻不對產品進行任何的升級和改造,當社交關係鏈被消耗殆盡的時候,這種發展模式同樣會面臨困境和難題。

對於產品上下游進行深度賦能從而去改變商品的生產和供應過程,不僅可以改變商品的生產和供應,同樣可以滿足用戶的新需求。作為社交電商平臺,我們不僅可以從深度介入的過程當中來找到新的盈利方式,同樣可以滿足用戶經過互聯網洗禮之後的新需求。

微商也好、代理也好,思維越簡化越好。所有真正流行的APP都是越簡單越好、越容易越好。

深陷傳統電商怪圈,社交電商謀求新發展

社交電商新零售最重要的一點是"裂變"。前幾年微商裂變:幾十人的公司變成幾十萬人的團隊;很多公司一開始的銷售額很少,短短几個月之後,裂變的代理商人數達到幾十萬上百萬,營業額從幾萬漲至幾個億。

現在一談社交電商就談裂變,但在裂變上我們也可以發現很多環節沒做好,關鍵點是裂變是有生命的,不是投機取巧的,它本身是有生命的。

如果有好的產品,就能實現裂變,模式也會成為推動力。好的產品是基礎,好的模式則是錦上添花。有模式沒有好的產品不存在裂變。微商、直銷、電商的模式各有各的優點,要先賺錢再養平臺,還是小單匯聚,這些都要把握好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